EN
https://www.gov.cn/

北京交出供給側改革亮眼答卷

2017-07-13 09:36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嚴格實施新增産業禁限目錄 在疏解整治中補民生短板
北京交出供給側改革亮眼答卷

軌道交通在建里程285公里,

軌道交通新增運營里程20公里,

新增公交專用道100公里,

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建設提升便民商業網點1700個……

化解煤炭産能180萬噸,

化解粗鋼産能210萬噸,

退出“僵屍企業”55戶,

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35家,

拆除清退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17家……

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22.4%,

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12%,

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1%,

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服務業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80%……

統一取消和調整了74項市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的證明事項;

全面推開“營改增”,2016年北京新增減稅175.7億元,累計減稅超過1000億元……

一邊是去産能、治違建、調結構、疏解非首都功能;

一邊是補短板、增綠地、緩擁堵、讓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

一邊是減和除,一邊是加與乘。日前,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北京市“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新聞發佈會,聚焦全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5年,北京以四則運算方式有力推進了供給側改革。

減:城六區禁限近八成新增産業

什麼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負責人説,北京堅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能力水平,按照“四個更加突出”的實踐路徑推動發展,本質上就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減”,核心是瘦身健體。治理“大城市病”,是北京市民最大的呼聲。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正在綜合施策加強人口調控,打破人口無序增長與低效供給擴張的自我循環,持續抓好大氣污染防治,紮實推進交通緩堵工作,不斷改善居住條件。

發佈會內容顯示,目前本市提前完成國家下達化解煤炭産能180萬噸的年度任務,化解粗鋼産能210萬噸,退出“僵屍企業”55戶。

同時,2016年關停退出一般製造業和污染企業335家,拆除清退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17家。嚴格實施新增産業禁限目錄,城六區禁限比例達到79%,累計不予辦理工商登記業務1.64萬件。

去庫存方面,北京庫存量持續處於低位,2016年底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3.32萬套,比年初下降39.1%。今年6月底庫存量為2.59萬套,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房市尤其是二手住房市場過熱情況,繼續貫徹落實去年“9·30”新政,今年3月17日以來打出房地産調控一系列組合拳,密集研究出臺18項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措施,包括細化限購限貸政策、遏制炒作天價“學區房”、清理整治“商改住”、嚴格産業項目管理、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和在途項目開工入市力度等,從“控”和“供”兩方面發力,嚴格嚴密精準調控。

目前,市場過熱的苗頭得到有效遏制,新房市場延續總體平穩的態勢,二手房市場已進入下行通道,購房需求明顯回落,調控效果符合預期,市場出現量縮價穩的積極變化。

加:超九成固定資産投資投向補短板

人多、功能多,北京要做減法,那在算術題中,要做的加法是什麼?

相關負責人説,北京正在重點解決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雖然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供給質量是必然要求。”他細數,本市正在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深入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改善便民服務和養老服務。

補短板方面,每年市政府固定資産投資投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領域的比重超過90%。軌道交通加快建設,在建里程285公里,新增運營里程20公里,運營總里程達到574公里,新增公交專用道100公里。同時,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6%,污水處理率達到90%,林木綠化率達到59.3%。

數據顯示,教育改革使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分別提高到94.5%、90.7%,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同時,北京在有效增加小戶型住宅供給,保障性住房新開工5.6萬套、竣工6.4萬套,完成3.9萬戶棚戶區改造任務。

在市民身邊,有1700個便民商業網點建設提升,“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建設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53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50家。

乘: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六成

説到乘法,北京要做的是全面創新。相關負責人説,北京用創新引領發展,在科技、文化、金融創新方面推動三者深度融合,並在推進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管理創新,更好地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北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活躍,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2016年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22.4%,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增長12%以上,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4.1%,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

在發佈會上,很多與會記者都注意到了高端産業發展態勢良好。北京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服務業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超過80%。文化創意産業活力不斷增強,企業總收入增長8%以上。

除:累計減稅超千億

除是什麼?是“放管服”改革。相關負責人説,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奇葩證明”問題,本市統一取消和調整了74項市政府部門要求基層開具的證明事項,涉及衛生、醫療、住房、就業、上學等多項市民日常辦事內容。

他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市級部門把那些含金量高、基層用得著的審批事項真正舍得放下去,優化政務服務環境,降低企業成本,激發微觀經濟活力,創造更加有利於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數據顯示,降成本方面,本市已經取消77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終結22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取消150項仲介服務事項,企業投資項目核準事項減少了65%。

推進公共服務類建設項目投資審批改革試點,將原來20多個審批事項簡化優化成“一會三函”4個環節,項目開工建設審批週期最短壓縮到40至50天。推行“五證合一”之後,企業登記註冊時間縮短到2至4個工作日。

在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之後,2016年北京新增減稅175.7億元,累計減稅超過1000億元。

相關負責人還説,本市正在積極落實小微企減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創業投資等稅收優惠政策。從2016年5月起兩年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由42.45%下調為41.25%,當年減輕企業負擔50億元。 (記者 耿諾)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