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電子政務年鑒見證“互聯網+
政務服務”優秀成果

2017-07-18 14:02 來源: 光明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電子政務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陸首群介紹《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6)》相關情況

7月13日,由電子政務理事會和中國社會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中國電子政務年鑒(2016)》(以下簡稱《年鑒》)新聞發佈會在京舉行。《年鑒》收錄了最亮麗的一批“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成果,尤其是地方轉變電子政務發展方式凸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優秀成果。

《年鑒》由電子政務理事會組編,記載了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電子政務的主要進程,是一本記錄年度國家電子政務發展歷程和見證年度電子政務發展成果的行業工具書。“2016年,電子政務為政務部門提供了多渠道便民益民惠民的平臺和工具,為中國特色的電子政務發展道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電子政務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陸首群對《年鑒》的出版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中央國家機關大力開展政務治理信息化

“中央國家機關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大力開展政務治理信息化、公共服務信息化、大數據平臺、信息安全和基礎設施等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前景。”電子政務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德銘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中央國家機關政務信息化發展情況。在核心業務信息化方面,國土資源部實施了包括全國1700個縣區接入平臺、600余萬條增量數據實時入庫的“一綱領、一主軸、若干條目”的不動産登記信息化標準體系的信息平臺。在政務信息資源建設方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基本完成了包括31個省、入庫人數9.29億、實現與全國183個業務系統對接的社會保障信息資源。在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方面,國家環境保護部等部門積極按照國務院關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組織開展了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的編制工作;國家信息中心建設的政務外網已接入地市(地、州、盟)和區縣(市、區、旗)總數分別為322個和2569個,達到96.4%和90.1%,建設的政務外網信息共享交換平臺為信息共享提供了較好的基礎。

“互聯網+”引領地方電子政務創新發展

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驅動下,地方政府積極探索“互聯網+服務創新”,電子政務在促進政府改革、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政務服務水平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電子政務理事會秘書長彭維民表示,2016年,各地方應用大數據、雲平臺等信息技術技術,深入梳理政府數據清單,加快整合政務信息資源數據,推進政務服務的應用。浙江省實現了政務大數據建設支撐政務數據整合與開放,青島市編制的《青島市政務大數據和雲計算中心總體建設方案》積極推動了政務大數據和雲計算中心建設。

“電子政務轉型實現了從管理到服務,從被動到主動,從分散到集中的一系列轉變,更加突出實效,突顯服務,在促進政府改革、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政務服務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彭維民表示,電子政務已成為地方政府創新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和為民服務的重要渠道,充分顯示出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應用,推進了各地方電子政務轉型發展邁向新高度,廣東省首創“互聯網+”小鎮,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武漢市通過建立“一號一窗一網”系統,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互聯網+”正在成為引領智慧政務的新方向。

“我國電子政務在發展方式和發展目標上的轉型在2016年基本上完成了質的改變。電子政務不僅在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上有了重大進展,也在解決民生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果。”電子政務理事會名譽理事長陸首群説。(記者 郝魁府)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