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與消費為中國經濟添動力

2017-07-24 08:1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國正在推動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銷量實際上在世界範圍位列第一。圖為電動汽車充電樁。(資料圖片)

近日,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為中國贏來一片點讚聲。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超過外媒預期。外媒紛紛指出,出口增加和內需旺盛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兩駕馬車。中國經濟表現凸顯中國經濟彈性,給全球經濟帶來穩定性。摩根斯坦利亞洲部主席斯坦利·洛奇則堅信,“技術進步與生機勃勃的消費群體,將推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更迅猛的增長期”。

“投資故事”變“消費故事”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中國經濟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6.9%,高於去年同期的6.7%。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

國際輿論一向關注中國經濟轉型進展情況。正如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所説,中國經濟未來能否保持向好勢頭,取決於能否實現從依賴房地産投資等舊有增長方式向現代化、開放型經濟轉型。最新的中國經濟數據讓世界紛紛點讚。

據埃菲社報道稱,分産業看,第一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6.4%,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7.7%。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朝著以內需和服務業為基礎的增長模式轉型。路透社報道稱,中國經濟今年第二季度繼續保持強勁動能,這主要得益於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的發力。報道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邢志宏的話指出,今年以來,消費增長穩健,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穩居“三駕馬車”之首,同時外需明顯回穩向好,上半年出口增長了15%,“所以現在是內外需求聯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格局在進一步改善”。

韓國SBS電視臺稱,從上半年的增長表現看,“出口增加和內需旺盛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兩駕馬車”,這為中國經濟增長“播下火種”。《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指出,中國擴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內需表現堅挺,出口也有所擴大。

彭博社稱,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凸顯中國經濟的彈性,雖然決策者努力抑制過度和投機性的信貸,而且中國房地産投資也處在降溫期間,但中國經濟活動依然保持了強勁增長。報道引述野村證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的話稱:“這表明北京的金融去杠桿政策是及時的,中國決策者小心謹慎地選取目標而不使其對實體經濟産生太多的溢出效應。雖然財政刺激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推動器。令人鼓舞的是隨著零售額增加,中國經濟出現了更多的再平衡跡象。”

正如荷蘭國際集團安銀銀行的經濟學家依瑞斯所説:“中國經濟增長非常強勁。這更像是一個消費故事而不再是投資故事。”

“中國是全球經濟穩定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一向是世界關注的焦點。正如英國廣播公司稱,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受到全球投資者密切關注。

英國《金融時報》稱,受中國經濟數據提振,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了0.5%,銅價上漲1%,鋅價上漲2.1%。在歐美股市,資源股大幅上漲。

“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穩定器”,德國財經網報道稱,目前國際政治和經濟處於不穩定中,尤其是美國新總統特朗普上臺創導的“美國優先”政策讓各國擔心。中國經濟繼續穩步推進,不僅給國內企業信心,同時也給全球經濟帶來穩定性。

“中國經濟繁榮促進世界貿易,”德國《經濟新聞報》稱,由於美國保護主義抬頭,中國經濟在全球貿易中的作用不斷上升。尤其是“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歐亞未來經濟一個新的發動機。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引述澳聯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克萊格的話稱:“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數據對全球來説都是鼓舞人心的,而且將繼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他説,“中國經濟強勁增長讓澳大利亞受益很大。”

對於中國在經濟轉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外媒不吝讚美之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研究報告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中國首要的經濟政策議題,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它指導著政府從去産能到去企業債務杠桿的一系列努力,改革的目標在於使國民經濟擺脫對刺激措施的依賴,通過釋放潛在生産力推動經濟增長。路透社報道則引用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上半年公佈的宏觀經濟成績單大大超過市場預期,包括投資、消費、外貿等等,顯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在顯現。

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備受外界關注。彭博社網站報道,中國將設立一個國務院下屬委員會,負責監管金融穩定和發展。報道引用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的話表示,中國領導人的講話顯示,中國政府渴望防止金融系統發生可能造成失穩的震動,“央行和新設立的委員會的工作重點將是穩定住銀行系統內的不良貸款,對影子銀行業風險以及與規模不斷擴大的公司債務有關的風險實施管控”。報道稱,自亞洲金融危機後推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這一機制以來,該會議在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日程表中一直佔據著獨特地位,該會議旨在鼓勵更加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展示“新氣象”

德國《經濟新聞報》稱,儘管中國經濟增長仍需要鋼鐵、房地産的拉動,但別忘了中國經濟的新氣象,尤其是互聯網經濟:在阿裏巴巴的網購平臺,商品銷售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3.4%。中國民眾從經濟增長中獲得的紅利也不斷增加。民眾購買力上升,中國內需不斷增加。這是經濟轉型的成功例證之一。

在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近日播出的一期節目中,摩根斯坦利亞洲部主席斯坦利·洛奇説:“從電子商務到醫療研究,中國掀起的創新浪潮真的令人驚嘆。”洛奇相信,中國經濟比西方認為的更加有活力,而且,技術進步與生機勃勃的消費群體將推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迎來更迅猛的增長期。“在電子商務的推動下,中國經濟在向消費模式轉型中取得了卓越的進步。中國的電子商務在總消費中所佔份額是美國該數據的兩倍還多,而且,這一差距還在加大。”洛奇説,在過去近40年的時間裏,中國遭受了無數質疑,事實證明中國經濟依然穩步前進。中國還將繼續證明,所謂“中國經濟崩潰論”、中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等説法均是無稽之談。

當然,仍然有外媒表達了一定的擔憂。不過,整體而言,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依然信心滿滿。

《紐約時報》報道指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仍然是許多熟悉的行業:快速興建公寓樓;強勢的零售銷售額,尤其是線上零售額;對基礎建設持續的大額投資,包括修建新高速路和高鐵線路。報道指出,許多新的基建項目都稀疏地散落在西部沙漠地區,這些地區短期的經濟效用可能有限,但是習近平主席有著戰略遠景:利用“一帶一路”將中國經濟與亞洲、中東以及歐洲和東非的大部分地區的經濟連接起來。

路透社報道稱,分析人士認為,房地産投資大概率放緩,金融去杠桿效應逐步顯現,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下半年經濟。但是,“中國第二季度強勁的GDP增長為深入改革鋪平了道路。”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速雖然可能有所調整,但調整幅度是有限的,更有可能出現“前高後穩”的情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中國對於2017年設定的GDP增速目標是6.5%左右。鋻於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已經達到6.9%,中國政府對於下半年的經濟增速要求可能放低,這為實施經濟改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報道認為,雖然來自金融系統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分析家認為,穩定依然是中國經濟當前發展的關鍵詞。7月14日,由於穩定的經濟發展前景,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確認對中國的A+信用評級。(記者 張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