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聞辦就當前經濟形勢舉行新聞發佈會

2017-07-27 15:17 來源: 中國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新辦就當前經濟形勢舉行新聞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7月27日(星期四)下午3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和發展改革委、統計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當前經濟形勢,並答記者問。

【主持人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進入7月份以來,國務院新聞辦已經連續召開好幾場新聞發佈會,發佈最新的經濟數據並進行解讀。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經濟形勢,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先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王志軍先生;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叢亮先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中國的經濟形勢,並回答大家的提問。

下面先請楊偉民先生做介紹。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楊偉民】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大家知道,最近中央政治局專門召開會議,研究上半年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新聞稿已經發佈了,下面我主要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就上半年經濟形勢怎麼看和下半年經濟工作怎麼幹介紹一點情況。

一、對上半年經濟形勢怎麼看。

總的判斷是,上半年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結構調整深化。

為什麼説經濟穩中向好?一是經濟運行比較平穩,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都在合理區間,甚至好于預期。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了6.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個百分點。這也是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值。二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財政收入增長了9.8%,規上工業利潤增長22%。三是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鄉新增就業735萬人,同比多增18萬人。物價水平總體保持穩定,CPI同比上漲1.4%,與一季度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以後實際增長7.3%,繼續高於經濟增長的速度。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生態保護、環境治理等都取得一些新進展。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 中國網 宗超 攝

為什麼説結構調整深化?從三方面結構來看:一是從需求結構看,消費、投資、出口實現了比較均衡的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貢獻率為63.4%。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8.6%,特別是民間投資增長7.2%,比上年同期加快4.4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長19.6%,其中出口增長15%,進口增長25.7%,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經常項目保持順差,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二是從産業結構看,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工業結構有所優化,特別是過剩産能繼續得到化解,創新驅動的效應開始顯現,適應消費升級和技術進步的行業增長都比較快,高技術産業增長13.1%,裝備製造業增長11.5%,快於工業、快於整個GDP的增長。同時産業組織結構也在改善,競爭性産業集中度在提高,大中小企業分工在深化。房地産市場調控效果開始初步顯現。三是從區域結構看,區域協同聯動效應開始顯現,“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深入實施,成效明顯。從東中西來看,東部地區向好的態勢更加鞏固,中西部地區發展的空間在拓展,東北地區也出現了築底回升的跡象。

上半年之所以會取得這樣比較好的成就,關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解決了大家對經濟形勢怎麼看的認識問題,提出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框架,同時堅持穩中求進的思想方法。上半年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再次證明,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做作出的重大調整,是完全正確的,是符合實際的。

怎麼看經濟形勢,有一個思想方法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要有辯證思維,眼光要長遠。就是説,看經濟形勢既要看當前,也要看長遠;既要看指標,也要看預期;既要看到成就,同時也要看到問題。從中長期和預期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出現積極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供求關係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企業的預期和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步好轉,經濟發展動力在增強。這些不僅對中國經濟的增長,也對全球經濟的復蘇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新的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行為正在發生變化。這種理念的變化是一種更深刻的變化,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將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走向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新的更高形態。我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是光明的,不會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中國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的過關期,結構調整的這道關並沒有過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處在深化的階段,這將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過程。雖然上半年經濟穩中向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有些是長期存在的,比如實體經濟的循環不暢問題仍然比較嚴重,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任務還比較艱巨,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也在加大。此外,區域、産業、企業走勢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加劇。再加上中國經濟已經和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儘管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也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二、下半年經濟工作怎麼幹。

中央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是中國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穩是主基調,就是説要在保持大局穩定的前提下謀進。但是穩中求進不是無所作為,不是強力維穩、機械求穩,而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有所作為、奮發有為。在有所作為的同時要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這三個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既要防止盲目躍進、大幹快上,也要防止畏首畏尾、無所作為,既要防止“太過”,也要避免“不及”。穩中求進,是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基調,今年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這兩個方面有所進取,取得新的成效。

下半年經濟工作要繼續按照去年中央經濟會議的部署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做到“三個確保”,即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得到深化,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這三個確保是非常重要的目標。

針對當前形勢和長遠發展需要,在做好全面工作的同時,中央強調下半年要著力做好六方面的工作:第一,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第二,積極穩妥化解累積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第三,深入紮實整治金融亂象。第四,切實穩定房地産市場。第五,穩定外資和民間投資。第六,高度重視做好民生工作。

以上就是我做的一個簡單介紹,下面我和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以及財辦的同志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發佈會 中國網 宗超 攝

【主持人 襲艷春】

感謝楊偉民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攝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叢亮司長,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了觸底回升的跡象,包括生産、價格、效益等指標都明顯回暖。有一種觀點認為,這些向好的局面還是依靠房地産的開發和基建投資來拉動的。我想問一下您怎麼看這個問題?謝謝。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 叢亮】

剛才楊主任已經對整個經濟形勢做了比較詳細的評價,剛才楊主任已經講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確立了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判斷,並且堅持以新發展理念來引領新常態,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在這些政策的綜合作用下,特別是幾年以來累積效應的作用下,去年下半年以來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這些積極的變化是在結構優化的前提下實現的,因為我們沒有像西方國家搞大水漫灌的強刺激,而是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振興實體經濟,更多是靠加快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的轉換來促進發展,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

具體來看,有以下幾方面:一,整個産業結構現在持續優化。服務業持續較快發展,這不僅要從當前來看、從上半年來看,我們還可以把時間拉長一點,比如2013年—2016年,整個服務業的增加值年均增長是8%,比GDP的增速高0.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2012年服務業貢獻是44.9%,到2016年達到了58.2%。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增長7.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59.1%。從佔比來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在2013年是46.7%,2016年是51.6%,比2012年提高了6.3個點,今年上半年提高到54.1%。整個服務業的貢獻,如果從年度來看,特別是從季度來看,可能變化不大。但是從長期來看,近五年來看,這個變化是很明顯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叢亮 中國網 宗超 攝

二,第二産業穩中提質。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包括”中國製造2025“的加快推進,還有”互聯網+“行動、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傳統産業的改造提升步伐是加快的,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這“四新”不斷涌現。整個經濟,特別是工業經濟,保持了穩定增長。從工業內部結構來看,傳統産業,特別是從去産能的角度來説,很多傳統産業的低效或者無效供給逐漸被去除,高水平的或者是有效供給在市場上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整個市場的供求關係出現了比較積極的、實質性的變化。比如2016年煤炭去産能2.9億噸,今年以來又去了1.11億噸,整個煤炭市場的過剩狀況有明顯緩解。再就是鋼鐵,2016年鋼鐵去産能是6500萬噸,今年以來超過了4000萬噸,還有1億多噸的地條鋼也通過安全標準、環保標準等禁止生産,這樣整個鋼鐵行業的供求關係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增長也比傳統産業要快,比如裝備製造業,2016年的比重是32.9%,比2012年提高了4.7個百分點,高技術産業的比重是12.4%,比2012年提高了3個百分點。所以,整個供求關係,傳統産業的改造和提升,新産業的發展,都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特別是綠色發展取得了一些成效,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2016年單位GDP的能耗比2012年下降了17.9%,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持續減少。在這期間,經濟總量是持續擴大的。

在産業結構優化的同時,需求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消費成為主力。目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上半年是63.4%,消費的主力軍作用,或者是基礎性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投資中生態環保、教育、水利、創新,包括技術改造方面的投資,都是兩位數增長。所以整個經濟結構,無論是産業結構還是需求結構,都發生了很多積極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帶有趨勢性的。我們把時間拉長以後會發現,這個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 中國網 宗超 攝

【鳳凰衛視記者】

最近説的一個比較多的提法,就是關於“灰犀牛”。中國官方媒體首次提到“灰犀牛”的現象,而且提出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時候,既要防“黑天鵝”也要防“灰犀牛”,外媒也多次報道,希望中國應該關注“灰犀牛”的現象,請問對這個問題如何評價理解?謝謝。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 王志軍】

我先解釋一下“黑天鵝”和“灰犀牛”各代表什麼意思:黑天鵝主要是指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或問題。“灰犀牛”,大家知道犀牛的個體很大,一般指問題很大,也早有預兆,但是視而不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結果導致了後果嚴重的問題或事件。黨中央非常重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始終要求守住底線,特別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黑天鵝”和“灰犀牛”這兩類事件都有可能衝擊金融風險的底線。但是像我剛才介紹的,“黑天鵝”和“灰犀牛”是兩類不同性質的事件,所以在應對和防範這兩類事件的辦法和思路上是有所不同的。

對於“黑天鵝”事件,因為是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所以對這類事件主要是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敏感性,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運行的基礎尚不牢固的情況下,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要加強跟蹤監測分析,加強預警預測,及時發現一些經濟運行中的趨勢性和苗頭性問題,未雨綢繆,制定好預案,防患于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王志軍 中國網 宗超 攝

對於“灰犀牛”事件,因為問題已經存在了,也有徵兆,所以對這類問題要增加危機意識,要堅持問題導向。對存在的“灰犀牛”風險隱患,如影子銀行、房地産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要摸清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和影響程度,突出重點,採取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決。謝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我們注意到在今天上午統計局發佈了上半年的工業利潤數據的情況,6月份同比增長了19.1%,增速比5月份快了2.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出現好轉能否説明我國實體經濟確實在好轉?對於下半年經濟走勢怎麼判斷,工業利潤的走勢怎麼判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 邢志宏】

今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業領域的供求關係繼續改善,工業品價格穩步回升,工業的企業經營狀況出現了明顯改善。今天上午已經發佈了6月份的數據,從6月份的企業效益來看,繼續保持了積極的變化。主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利潤增長繼續加快。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增長了19.1%,增速比5月份加快了2.4個百分點,比4月份加快了5.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在加快。1—6月,整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 中國網 宗超

第二,利潤率同比繼續提升。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利潤率是6.35%,同比提高了0.29個百分點,延續了上升的態勢。

第三,利潤結構進一步改善。從二季度開始,工業利潤增長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上遊行業在新增利潤中的佔比在逐步下降,而中下游的行業和高技術産業的利潤佔比在不斷提升。6月份,整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新增利潤當中,裝備製造業的份額已經達到了40.7%,比5月份提高了11.3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利潤佔比達到了19.3%,比5月份提高了0.6個百分點。採礦業是典型的上遊行業,利潤佔比比5月份下降了13.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下降。

工業企業利潤出現積極的變化,我想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場需求穩中向好,産品銷售繼續加快。6月份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13.7%,比上個月加快了0.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一直保持著兩位數增長,同時産成品的週轉也在加快。6月份工業企業的産成品週轉天數是13.7天,比5月份減少了0.8天。如果看價格的情況,現在在二季度工業行業當中,34個行業的價格是在上漲的,價格是綜合反映供需關係靈敏的信號,反映出市場需求在逐步擴大,這是工業企業效益能夠保持較快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減稅降費,降成本的效應持續顯現。去年以來,國家一直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通過大力推行減費降稅,同時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的成本,各個地方採取了不少措施,這些措施都在企業當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體現。6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18元。

三是轉型升級、優化供給,增強了工業企業的營利能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持續推動下,工業企業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採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在裝備、工藝、技術等方面加強改造提升,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也優化了整個的供給質量體系。我們看到,上半年不僅是新興的産業保持了比較好的發展勢頭,傳統的産業通過改造提升,經營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我們以紡織服裝行業為例,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傳統産業,今年上半年紡織服裝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2%,增幅比上年全年提高了9.6個百分點。在整個工業41個行業大類當中,38個行業的利潤在增加,可以説上面這三方面是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改善的主要原因。謝謝。

【日本經濟新聞記者】

上半年中國市場的利率上升,房地産貸款利率也上升,這些利率的上升對中國經濟下半年的走勢會有哪些影響?謝謝。

【王志軍】

在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共同作用下,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了穩健增長。剛才楊主任已經介紹了,下半年經濟政策仍然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健性,要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所以,對下半年有可能出現的利率變化的影響,我們仍然是通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預調和微調,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和流動性基本穩定來合理引導利率水平。

我相信,通過貨幣政策的操作,可以抵消利率變化的影響,使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健康增長。謝謝。

【英國金融時報記者】

剛剛提出控制系統性風險是個很重要的目的,請再進一步解釋一下系統性風險指的是什麼風險,出現什麼樣的情況概率是最高的,比如什麼樣的行業會産生這樣的風險,系統性風險具體指的是什麼,謝謝。

【楊偉民】

所謂系統性風險,就是會影響整個經濟和社會大局的風險,當然系統性風險是由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小的風險所引致的,並不是一個領域的系統性風險。比如説次貸危機,看起來不是一個系統性的風險,但是由於次貸危機最後引發了美國的金融危機,最後又引發全球的金融危機,最後導致的結果是一種系統性的風險。

我們現在説的防止系統性風險,是從各個領域一些小的風險點去預防,比如同業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國有企業個別的債務違約問題、杠桿率比較高的問題。對這些風險要早識別、早發現、早處置,化未來的大震為今天的小震,一點一點去處理,不要讓其最後引發大的系統性風險,對中國經濟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傷害。所以,寧可現在犧牲一點其他方面的要求,但也要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關係。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要做好去杠桿工作,因為這是風險的源頭。去杠桿的方向是不能變的,當然,去杠桿是一個長期過程,各行業、各領域的杠桿率不一樣,是有重點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的是要把國有企業去杠桿作為重中之重。如果國有企業去杠桿了,企業部門的杠桿肯定要下降,整個國民經濟的杠桿率也會下降,這就是從源頭上進行防治。不能為了保增長,任憑杠桿率繼續回升。上半年經濟保持了穩中向好的態勢,同時前幾年宏觀杠桿率過快上升的勢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表明,去杠桿和穩增長這兩者並不是魚與熊掌的關係,兩者是可以兼得的。我們既保持了經濟穩中向好,同時杠桿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謝謝。

【中國國際電視臺CJTN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於就業的,根據今年的經濟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良好,我們知道現在國家去産能的勢頭不減,並且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創歷史新高。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就業形勢良好?謝謝。

【邢志宏】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經濟領域出現了更多的積極變化,其中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就是一個突出的亮點,為什麼就業形勢能夠持續向好,我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雙創的效應。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之下,市場活力、社會創造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很多新的企業大量涌現,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新的工作、新的崗位。我們看到相關部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新登記註冊企業達到了291萬家,同比增長了11.1%,日均新登記企業數量達到了1.6萬家,新的産業、新的業態、新的商業模式茁壯成長,為就業提供了新的領域。國家統計局根據相關數據進行過測算,在去年全國新增的就業當中,新動能貢獻率達到了70%左右。

二、經濟增長的效應。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在經濟增速換擋的過程中,經濟的增量並沒有縮小,反而是在穩步擴大。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量達到了2.3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還多增了2000多億。如果設想我們的勞動生産率比較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增量的擴大就意味著新增的就業規模也在穩步擴大。

三,結構調整的效應。我們國家2013年服務業佔比超過了第二産業,到2015年服務業佔比超過了50%,佔據了半壁江山。可以説,中國經濟進入了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相比製造業而言,服務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吸納就業能力比較強,有很多的行業是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服務業比重的持續上升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經濟增長當中的就業彈性在不斷提高。我們也進行過測算,2012年—2016年,我國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吸納的非農就業達到170萬人,數量要比2009-2011年增加30萬人,這是結構調整的一個積極效應。

四、政策效應。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面對就業壓力,始終堅持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實施了積極的就業政策。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有一些産業去産能帶來職工的安置和分流問題,同時今年的大學生畢業人數又空前高,針對這些重點群體國家都採取了積極措施。比如去年中央財政拿出1000億專項獎補資金,用於去産能行業的職工安置。對大學生推出了就業創業的行動計劃,這些政策措施有效穩定了就業,鞏固了我國就業持續向好的態勢。

上面這四個效應共同作用下,我國就業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

現在全國的經濟正在穩定增長,但與此同時,不同地區也看到了一種分化的現象。比如説甘肅、海南、天津,他們二季度的經濟增長比第一季度慢了1個百分點。您如何來解釋這一現象?政策制定者如何採取措施來解決這種區域分化的問題?謝謝。

【叢亮】

由於發展階段、要素稟賦等的差異,不同地區表現不盡相同。您提到的,甘肅、海南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我個人理解,他們更重要的不是經濟增速,而是怎麼把環境和生態保護好。比如,海南屬於熱帶雨林地區的一個海島,它的生態環境在中國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這種生態環境的保護可能是我們更需要關注的。比如甘肅,祁連山是中國的中華水塔,如果祁連山受到了污染,我們整個的黃河和長江的來水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説,對於這些地區來説,更重要的可能是它的保護和整個環境的整治,而不是經濟增長。謝謝。

【楊偉民】

我補充一下,因為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比較大,各地區的自然地理狀況差異很大的國家,像青海、西藏的自然環境和東部地區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中國在區域發展方面的政策上有一個叫主體功能區,就是説一些地區主要是進行開發,搞工業化和城市化,有一些地區主要是保持農産品主産區的地位,作為農産品主産區,並不要大規模搞工業化和城市化。還有一些地區的主體功能是保護生態環境。

剛才您講到的海南,應該保護好自身的生態環境,作為全中國人的“後花園”,所以它經濟增長速度比別的地方放緩一點是正常的,恰恰是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新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取得的結果,我們覺得這種效果是好的。甘肅除了生態環境本身的問題以外,甘肅的自然條件也確實存在和東部地區沒法比的因素,甘肅礦業佔的比例相對比較高,剛才統計局講到礦業的利潤在下降,所以礦業佔比比較高的地區,經濟增長的速度達不到,或者比全國稍微低一點,我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所以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僅僅要求各地區一定要和全國持平,關鍵是要看是不是按照綠色發展的理念,是不是執行了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去推動發展,這是我們評價一個地區以後增長理念上的變化,這也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以後,大家的認識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作為區域經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注意到,近年來東北地區的經濟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剛才楊偉民副主任提到,今年以來東北的情況有所好轉,而且開始築底回升。能不能從區域發展的角度,談一談中國上半年經濟的發展。另外,東北地區的經濟築底回升是否是可持續性的?謝謝。

【叢亮】

剛才説到區域之間發展的要素稟賦和區位條件是不一樣的,發展的表現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保持了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勢頭。如果把中國經濟的版圖比作一條龍,今年以來作為龍頭的東部地區“抬頭”的勢頭更加有力。中西部整體穩中向好,前期下滑較多的東北地區築底回升的跡象增多。

“龍頭”東部地區佔中國經濟比重超過50%,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上半年佔全國工業總量前五位的江蘇、廣東、山東、河南和浙江,工業增加值增速都超過全國的平均水平,可以説整個中國經濟的“大盤”是穩的。特別是東部地區轉型升級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在全國的引領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有的省,像浙江,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超過50%,有的省,比如江蘇,3D打印、工業機器人等産品增速保持70%以上。特別是有些城市轉型升級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比如深圳,人均GDP已經超過了25000美元,已經遠遠垮過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深圳的增長率上半年仍然接近9%,達到8.8%,特別是增長質量和效益都非常好,技術含量也非常高。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充分説明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和潛力都是非常巨大的。

再來看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整個的指標也是快於全國的,有比較明顯的後發優勢,這兩年承接了東部地區的産業轉移包括技術轉移,工業速度相對來説也是比較快的。特別是很多省市通過提質增效升級來增強發展後勁,比如山西、陜西在強化去産能之後,包括處置僵屍企業之後,整個企業效益的利潤增長了30%,比全國的速度要快得多。還有的省,比如湖南,鼓勵裝備製造業和軟體産業對接,裝備製造業增速比整個工業增速要快出1倍多。有的省,比如安徽,戰略新興産業增速超過了20%,中西部地區這種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

還有東北,近年來經濟增長壓力確實比較大,但是今年以來,企穩的跡象是增多的。上半年東北地區的工業增長是1%,去年全年下降3.1%,投資整個降幅在明顯收窄。同時,一些重點行業的效益明顯好轉,像前幾年石化、石油製品,包括煤炭等全面虧損,現在整個的效益是明顯改善的。

與此同時,三大戰略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也在加快實施,成效比較顯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也在穩步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整個生態環境的修復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總的來看,區域協調和協同發展也有非常明顯的進展,新的增長極和增長帶在加快形成,前期有問題的地區的問題也在逐步緩解或者有明顯好轉。謝謝。

【華爾街日報記者】

我有一個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剛才專家談到了在煤炭行業的産能削減得較快,我們注意到,上半年由於煤炭産能的削減,煤價上升,煤炭企業大概營利了1千個億。由於煤價的上升,煤電行業的成本也在上升,上半年煤電企業的虧損將近達到1千個億。作為決策層來説,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一個行業的去産能可能會對另外一些行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你們有沒有關注到?或者以後繼續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時候,會不會採取一些措施,儘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謝謝。

【楊偉民】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們注意到了這樣一種現象,煤和電這兩個行業,無論是否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直都存在著這樣一個關係,因為是上遊和下游的關係,煤炭價格如果漲,煤電利潤可能就要下來一些,至少在中國長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過去在計劃經濟下的時候,有計劃經濟的問題,後來實行市場化以後,在市場化經濟下也同樣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現在煤炭價格回升確實是比較快的,因素也是比較複雜的,在這個過程中,下一步可能需要對前一個階段去産能的做法做一些微調,因為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強調,要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産能的牛鼻子,更多要通過處置那些僵屍企業來達到化解過剩産能的目的,然後釋放它佔用的信貸、工人等要素資源,轉移到其他的領域當中去。

在今後的去産能過程中,要更多利用處置僵屍企業的辦法,更多要通過市場化和法制化的辦法去産能,減少用行政命令的辦法去産能。去産能的目的是要通過改革來校正要素配置的扭曲,具體的指標當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供給側後面那兩個字—改革,通過改革去建立比較正常的市場秩序和上下游之間的關係,但這需要一個過程。矛盾會在今後化解過剩産能、處置僵屍企業的過程中逐步緩解。謝謝。

【主持人 襲艷春】

再次感謝幾位發佈人,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還會邀請其他的經濟部門出席國新辦的發佈會,繼續給大家介紹中國的經濟形勢,請大家關注國新發佈APP上的採訪通知。謝謝大家。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