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東省財政安排資金緩解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衛生人才緊缺問題

2017-08-09 10:41 來源: 南方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省財政安排資金緩解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衛生人才緊缺問題
380萬元補貼村醫

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調研彙報會,聽取省政府及有關部門關於我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彙報。

今年省財政共安排380萬元補貼乳源、連山、連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村醫,補助民族地區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每崗每年6萬元,緩解基層衛生人才緊缺的現狀。經過兩輪扶貧,3個自治縣已全面消除相對貧困村。從居民收入水平看,去年3個自治縣城鎮和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0256元和11007元,比2014年分別增長15.52%和23.46%。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娟在會上強調,要增強做好民族地區發展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根據民族地區的特點和需求,比照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並學習借鑒外省先進做法和經驗,將民族地區需要重點幫扶的問題清單厘清,重點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發展鄉村旅遊等方面加大傾斜力度,確保我省民族地區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科醫生每崗每年補助6萬元

省衛計委副主任劉冠賢介紹,今年省級財政共安排1334.8萬元專項用於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鄉鎮衛生院運行和發展,較去年增長110.27%。今後3年,省財政安排16980萬元,支持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異地搬遷新建和改擴建,使其達到二級以上醫院建設標準。2016—2018年,省財政分別投入2208萬元、2267萬元和2120萬元為連山、連南和乳源縣人民醫院購置76種關鍵設備裝備。

劉冠賢表示,從今年起,按照每個行政村2萬元標準對村衛生站醫生予以補貼,較去年翻一番。今年省財政共安排380萬元補貼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的村醫,提高少數民族地區村衛生站醫生的收入水平,穩定村衛生站醫生隊伍。

從今年起,按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2個全科特設崗位的標準,為乳源縣、連山縣和連南縣鄉鎮衛生院分別設置18個、24個和14個全科特設崗位,省財政每崗每年補助6萬元,吸引合格的全科醫生到民族地區鄉鎮衛生院工作。

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1萬餘人次

少數民族大學生資助政策在我省已實施多年。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愛軍介紹,2013年,省政府出臺了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上大學的惠民政策,對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區新考上全日制本專科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就讀期間按每生每學年1萬元的標準,資助學費、生活費和住宿費。據統計,2013—2016年累計資助少數民族大學生10012人次,共發放資助資金10012萬元。

在義務教育方面,我省全額負擔少數民族自治縣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對少數民族自治縣按100%補助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共補助資金19965萬元。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將乳源、連山、連南等3個省級試點縣補助標準提高到5元/人/天,每年投入5000萬元保障學生營養膳食。

省教育廳副廳長那佳表示,截至去年底,我省民族地區共有義務教育學校147所,在校生54772人。2018年將安排1000萬元,用於支持民族自治縣和民族鄉改善辦學條件,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省財政廳提供的資料顯示,我省切實落實山區和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對包括少數民族自治縣在內的36個縣(市、區)按提標資金總量的80%予以補助,3年來共安排3個民族自治縣638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農村教師待遇保障水平。(記者 杜瑋淦 通訊員 任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