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以病人為中心到以健康為中心
陜西全面推進“醫聯體”服務

2017-08-25 10:34 來源: 陜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8月23日,記者從省政府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推動我省醫療聯合體建設科學、規範、健康發展,更好地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省政府日前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意見》。截至目前,我省已經組建57個“醫聯體”,覆蓋到600多家二級醫院和1000多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醫聯體”)是指把不同類型的醫療機構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由三級醫院牽頭,由二級醫院和若干個社區中心共同組成“醫聯體”,為老百姓提供全程的醫療服務。隨著“醫聯體”的建設和不斷完善,醫療機構之間的協作會更加緊密,“醫聯體”內會有更多的醫生下沉到基層,老百姓看病少跑腿,少花錢,還能看好病;健全了雙向轉診體系,老百姓將來都會有自己的家庭醫師團隊;在“醫聯體”內有序就診,符合轉診規範的,執行兩級醫療機構起付線差額部分,康復期下轉者,取消起付線,進一步減少了患者的看病支出,患者看病更加省錢。

目前,我省“醫聯體”建設主要有四種較為成熟的模式。一是在城市組建醫療集團。在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各醫療機構按照就近、自願原則,組建由三級公立醫院牽頭,二級醫院、社區衛生中心等參加的“醫聯體”,實行人才共享、技術支持、檢查互認、處方流動、服務銜接的管理模式。二是縣域組建醫療共同體。進一步加強縣鎮村一體化管理,形成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三是跨區域組建專科聯盟。以專科技術協作為紐帶,建立健全省級兒科、骨科、眼科、腫瘤、結核、精神心理等特色專科聯盟,形成補位發展模式,重點提升基層醫療機構重大疾病的診斷與救治。四是偏遠貧困地區發展遠程醫療協作網,完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遠程醫療系統建設。

據悉,2017年底前,我省將全面完成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任務,每個設區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緊密型“醫聯體”,西安市、寶雞市、延安市要組建2至3個緊密型“醫聯體”。到2020年,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形成較為完整的“醫聯體”政策體系和考核評價體系。使“醫聯體”成為服務、責任、利益、管理共同體,省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縣鎮醫療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實現醫療發展模式從以病人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記者 王纏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