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將“美麗”嵌入日常生活
——浙江致力打造“美麗經濟”

2017-08-29 14:4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杭州8月29日電 題:將“美麗”嵌入日常生活——浙江致力打造“美麗經濟”

新華社記者 裘立華

浙江擁有“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的生態資源,如果能夠把這些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多年來,浙江廣大幹部群眾把“美麗浙江”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果斷“騰籠換鳥”,勇於“鳳凰涅槃”,過去的生産資源小省,正在變成綠色資源大省。

接力“守綠”十余載,“金山銀山”成色更亮

浙江省安吉縣余村,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這裡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不以環境為代價去推動經濟增長。

余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説,“兩山理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村莊,也讓我們成為“生態農民”。

潘春林是村裏第一個貸款開辦農家樂的。“開始壓力很大,但事後發現是多餘的。12年來,我的客戶沒斷過,旺季時根本沒有房間。”

現在的余村,一年接待的遊客量超過30多萬人次,村級生態旅遊收入超過1500萬元,許多農民蓋起了漂亮的別墅。

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變的,不止余村。

翻開浙江省經濟結構圖,基於“綠水青山”的旅遊産業,2016年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環保、健康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2%和8.9%,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6.2%的平均增速。

“騰籠”的勇氣 “涅槃”的精神

來到浦江縣虞宅鄉馬嶺腳村,峰巒疊嶂,綠樹蔥蔥,重新改造的170間黃泥房錯落有致,精緻的裝修,讓人羨慕不已,被稱為浙江最美民宿之一。

而在村中心一幢民宿墻角一處石塊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污痕。村裏人説,這是當年加工水晶後的污染痕跡,特意留在這裡警示後人。

把時間指針撥回4年前。2013年,當時被稱作“水晶之鄉”的浦江,有2萬多家水晶企業,擁有全國80%的水晶産量,80%村莊有加工作坊,打磨玻璃的拋光粉隨著污水四處流淌,周邊河水顏色像牛奶一樣。

2014年初,浙江省發出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總動員令,一場上下同欲、各界參與的現代治水圖在全省鋪開……

與此同時,一套具有鮮明浙江特色的“河長制”在省內全面推行: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屬地河流生態環境管理,確保每條河流、每個河段都有“河長”。

通過“河長制”牽引,浙江“五水共治”勢如破竹,撬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治出了轉型升級新藍海。僅在浦江,570多萬平方米違法加工點被拆除,水晶企業從22000家銳減到1376家。治水倒逼浦江擺脫水晶産業依賴,電商、鄉村旅遊等新産業迅速興起,浦江經濟發展不降反升,舊貌換新顏。

數據顯示,在省、市、縣、鄉、村五級6萬多名“河長”的努力下,浙江省已關停小企業3萬多家,整治養殖場5萬多戶,消滅垃圾河6500公里,消除黑臭河超5100公里,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讓獲得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10多年來,從“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江數以萬計的村莊美化了環境,城鄉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對生活環境的關注比任何時候都高。

生態紅利,正反過來促進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

在避暑勝地莫幹山,最貴的住宿房間,不是山上的那些大賓館,而是山腳下的民宿。

民宿“西坡29號”,泥巴糊的墻,竹木做的桌椅,環保、懷舊,散發著淡淡的鄉愁。最貴的一間房由豬圈改造而成,一晚售價1580元仍一房難求。

像“西坡29號”這樣的農家樂,在莫幹山近70家,家家生意紅火。

從2007年以來,浙江生態環境質量一直位居全國省區市前列,全省森林覆蓋率超過60%,居全國第二。

“秀山麗水、瀟灑桐廬、金色平湖、幸福江山、自在舟山、夢留奉化”……從浙江這些市縣的新名片可以看出,“美麗”二字,正不斷嵌入浙江人的幸福生活,“美麗經濟”正不斷印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也正迎來令人驚嘆的生態和經濟融合發展的乘法效應。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