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造全域旅遊的海南樣本

2017-09-03 09:28 來源: 海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海口逛騎樓、在瓊海遊田園、在萬寧玩沖浪、在陵水看海豚、在三亞吃海鮮……日前剛結束海南之行,四川遊客黃斌就與親朋好友分享旅遊攻略。這不是他第一次來海南,今年夏天,他趁著暑期,陪孩子在海南進行一場深度遊。從濱海到山區,從城市到鄉村,黃斌越來越厚實的旅遊攻略,折射出海南全域旅遊的快速發展。

2016年初,海南成為全國首個“全域旅遊創建省”,承擔起為全國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産業結構調整先行探索的重任。一年多來,我省以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點、線、面”相結合為方式,以促進旅遊産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産業鏈發展為基調,以實現旅遊産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為目標,全方位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基本形成了“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美景”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綠水青山、景區鄉村,都成為老百姓的“金山銀山”:今年1月-6月,我省共接待遊客3145.72萬人次,同比增長12.5%,旅遊總收入371.41億元,同比增長22.8%。

全景打造

拓寬旅遊發展空間

今年端午節小長假期間,陵水黎族自治縣本號鎮大裏地區鄉村遊接待遊客量近萬人次,村民黃牧樂所在的黎錦合作社農特産品供不應求,讓他真正感受到了“全域旅遊”的魅力。

“推進全域旅遊,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殷切囑託的具體行動,是實現‘十三五’期間‘把海南建設成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三大願景的迫切需要。”去年,就推進海南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時,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長劉賜貴強調推進全域旅遊的重要性。

一年多來,海南動作不斷:編印全域旅遊建設發展規劃、工作導則、認定標準等綱領性文件;頒布實施系列在財稅扶持、旅遊招商、項目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法規,為全面推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提供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持。

通過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確立了全省空間佈局“一張藍圖”,我省以“點、線、面”謀劃全域旅遊:以精品旅遊城市、旅遊綜合體、特色旅遊小鎮、美麗鄉村、特色街區為“點”,以旅遊公路、旅遊綠道為“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為“面”,極大拓寬了海南旅遊發展空間。

日月同輝滿天星,全省處處是景區。一幅全景打造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博鰲、潭門、福山、龍樓等結合了自然和人文稟賦的風情小鎮與各大景區交相輝映;北仍村、什寒村、中寥村等美麗鄉村成片開花,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姿。

快速推進的全域旅遊顯示出強大吸金力:在2017海南綜合招商活動中,旅遊産業招商推介會擬簽約45個旅遊産業項目,協議投資額超1700億元。

全域聯動

“旅遊+産業”取得成效

當12歲的李靜涵抱著心愛的沖浪板迫不及待地衝進大海,日月灣“戒浪·不”沖浪俱樂部負責人李靜為她豎起大拇指。

當日月灣沖浪效應帶來越來越多的遊客,“旅遊+體育”讓更多人發現了海南的另一種玩法。

全域旅遊讓城鎮和農村成了有地域特徵、民族特色、歷史記憶的景區,我省緊緊抓住這一實現旅遊産業供給能力和供給效率倍增的“乘數因子”,在多産業融合上進行了深挖:大力實施“旅遊+”,推動旅遊新業態和新産品供給質量優化升級。

“我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為抓手,落實‘國際旅遊島+’行動計劃,打造全天候、全地域旅遊目的地,讓八方來客盡享美好新海南。”省旅遊委主任孫穎表示,在推進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一業融五化”理念,不斷強化旅遊業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地位,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生態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以及國際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全域旅遊既是旅遊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旅遊業“二次創業”的機遇期、窗口期。

外地客人越來越多了,農家樂火起來了,“互聯網+”不僅應用於什寒村農産品的銷售,其觸角還慢慢延伸至什寒村的角落,遊客們在這裡甚至可以一邊學插秧,一邊玩平板電腦;咖啡屋、農家樂、房車營地、兒童遊樂園等服務業在農村不斷開花結果,“旅遊+農業”讓各類合作社和農民們把龍壽洋的土地玩出了花樣;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和41個中醫藥健康旅遊項目建設快速推進;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環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全域旅遊節慶讓遊客慕名而來……

文化、農業、體育等産業紛紛與旅遊業緊緊“相擁”,全域旅遊在實現各行業、各種要素跨界融合的同時,形成産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全民共享

旅遊發展紅利普惠百姓

對於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村民馮昌毅而言,“全域旅遊”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學術名詞,而是親身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週末,“哖嗦苗家樂”卻十分熱鬧,遊客們品嘗著五色飯,大快朵頤。“是遊客幫我脫下了‘貧帽’。”馮昌毅在苗家樂裏當幫工,從“吃低保”到“吃旅遊飯”,現在的他幹勁兒十足。

萬泉河畔竹林深,原來默默無聞的翻缸酸菜、土雞蛋成了“搶手貨”,苗繡頭帕、腰帶走出香閨,成為“伴手禮”走向全國各地。

人氣旺了,村鎮活了,農民的觀念也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得以更新,創造出不竭的內生動力。

在“好戲連臺”的全域旅遊中,獲益更多的是眾多鄉村和農民:一季度全省接待鄉村遊客299萬人次,同比增長23.7%,實現鄉村旅遊總收入9.56億元,同比增長40.2%。

新型城鎮化+旅遊扶貧的“瓊海會山鎮模式”、以開發旅遊驛站而整村脫貧的“白沙羅帥村模式”、互聯網+旅遊扶貧的“瓊中什寒村模式”……越來越多的鄉鎮在不斷創新旅遊脫貧致富模式。隨著全域旅遊概念不斷深入人心,旅遊業在拓寬發展思路、創新思維模式、激發內生動力方面發揮著全局性的作用。全域旅遊也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武器、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必由之路。(記者 趙優 通訊員 謝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