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郭同欣:經濟運行持續向好 債務風險可控可防

2017-09-06 19:09 來源: 新華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隨著我國經濟影響力不斷擴大,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主要國際組織紛紛上調對我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對於我國抓住重要窗口期,主動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的舉措給予肯定,持續看好我國經濟發展。但也有一些人發出不同聲音,認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債務擴張,增加投資和加大房地産建設實現的,從中長期看,隨著債務水平攀升,經濟增長將難有可持續性。因此,如何準確認識當前經濟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和面臨的債務風險問題,科學把握下一步走勢,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和探討的問題。

一、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動能轉換、推進轉型升級、創新宏觀調控共同作用的結果

近年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結構性、週期性、體制性矛盾疊加,風險挑戰增多,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動力轉換有序推進,穩中向好的勢頭明顯。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頂住壓力,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強刺激,不是靠大規模增發貨幣和擴大投資,不是靠走傳統粗放式發展的老路實現的,而是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動能轉換的成果。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效發力。2016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落實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取得突出成效。2016年,鋼鐵、煤炭産能分別退出6500萬噸以上和2.9億噸以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截至今年6月末,煤炭去産能1.11億噸,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74%,依法取締“地條鋼”基本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減少了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擴大了中高端供給和有效供給,改善了市場供求關係,適應了市場需求升級,企業經營明顯好轉,有力支撐宏觀經濟企穩。今年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2%,比上年同期加快14.3個百分點;上半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16%,同比加快14.4個百分點。二是堅持創新引領推進動能轉換。黨中央、國務院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得到激發,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新舊動能有序轉換。2014-2016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400萬戶,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0萬戶。其中,新登記企業1362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2萬戶。今年1-7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345.4萬戶,同比增長11.9%,日均新登記企業1.6萬戶。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新産業新模式新産品快速增長。今年1-7月份,國內專利申請量183萬件,同比增長8%;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3.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增速高於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17年的2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中第一位。三是深化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積極擴大內需特別是著力發揮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居民消費潛力有序釋放,消費升級勢能持續增強,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2013-2016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55%,高於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8.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遠高於資本形成和凈出口的貢獻率。投資著眼于增強發展後勁,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等領域有效投資力度加大。與此同時,産業結構加快邁向中高端,供給體系質量效率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4.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1%。1-7月份,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和11.4%,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6.2和4.6個百分點。上半年,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量佔比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四是創新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穩定運行。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持續較多的矛盾和壓力,我國政府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力度補短板、增後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保持了流動性合理適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持。在優化總量調控基礎上更加注重結構調控,創造性地提出了區間調控,強調針對形勢變化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連續8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

二、我國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債務壓力趨於減輕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發達經濟體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債務規模急劇膨脹。國際金融協會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債務總額已攀升至217萬億美元,約為全球年度經濟産出的327%。據有關機構測算,2016年末我國宏觀杠桿率達到250%左右,與國際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杠桿率處於中等水平,接近於美國,明顯低於日本、西班牙、法國、英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儘管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相比我國債務水平有所上升,但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一是我國居民和政府部門的杠桿率較低。2016年末,居民部門杠桿率在50%以下,政府部門杠桿率在40%以下,遠低於世界公認的警戒線,在全球範圍內處於較低水平。需要看到,地方政府的負債率雖然高於中央政府,但舉債日益規範,債務主要用於搞建設而不是搞福利,而且相當一部分債務已經形成了優質的資産,很多資産在運營過程中可以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二是我國的債務主要由內債組成。我國外債比例低,非金融企業外債餘額佔比僅為4%左右,出現債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小。而且我國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具備較強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三是我國儲蓄率較高。我國總儲蓄率接近50%,龐大而穩定的儲蓄資金,為企業債務融資提供了強大支撐,也有效降低了相關的債務風險。四是政府具有化解危機的成功經驗。在長期的經濟管理實踐中,政府積累了豐富應對危機的經驗,在應對2013年的“錢荒”、2015年的股市異常波動等事件中,沉著應對果斷處置,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

我國債務水平上升主要是由於非金融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杠桿率相對較高,這與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以銀行為主的融資結構佔主導等因素緊密相關。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供求關係明顯改善,企業利潤顯著增加,債務壓力趨於下降。2016年9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首次由降轉升,結束了連續54個月的同比下降。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比上年增長8.5%,扭轉了上年利潤下降的局面,今年以來工業利潤增長進一步加快。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8%,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産負債率下降0.5個百分點。到8月底,3258家上市公司所公佈的半年報顯示,75%左右的公司經營現金流呈現好轉態勢。在企業經營狀況改善的背景下,銀行資産質量逐步提高。2016年四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比三季度末下降0.02個百分點,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持續上升的局面。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保持穩定;在全部貸款中,關注類貸款佔比為3.64%,比一季度末下降0.1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39個百分點。微觀主體經營好轉有力支撐宏觀經濟運行向好,有效降低了債務風險。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2016年末我國非金融企業杠桿率為166.3%,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或持平,這是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連續19個季度上升後首次改變;我國總體杠桿率同比增幅比上季度末下降4.4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保持下降趨勢;我國信貸/GDP缺口比2016年一季度末降低4.2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下降,表明潛在債務壓力趨於減輕。鞏固和發展這一良好態勢,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對於各類債務風險問題保持高度關注,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和部署,主動有序釋放風險壓力,及時穩妥化解風險隱患,積極防範産生新的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三、我國經濟有條件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將有效防範化解債務風險

今年以來,在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作用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提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推進,財稅、金融、價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向好,促進産業優化升級,強化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堅持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推動需求結構升級轉換,以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為主,適應消費升級和長遠發展需要加大對短板領域投資,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了經濟發展的後勁;大力強化創新引領,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産品茁壯成長,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從今後一個時期看,隨著改革創新、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加快推進,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積極因素將不斷增強。一是後發優勢依然突出。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正由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後期邁進。憑藉完備的基礎産業體系和出色的配套能力,充分利用世界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前景廣闊。城鎮化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距離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能夠帶動巨大的投資消費需求。二是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雄厚。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2016年高速鐵路里程達到2.3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寬帶中國”戰略加快實施,全球最大規模的寬帶通信網絡基本建成。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數量有所下降,但勞動力質量不斷提高,人才紅利厚積薄發。我國有世界上最為豐富的人力資源,最大規模的科技人才隊伍,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超過1億人,為培育經濟發展新高地、打造新優勢奠定了深厚的智力基礎和支撐。三是改革紅利加速釋放。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對經濟發展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戰略性作用。近年來,我國以蹄疾步穩的節奏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陸續推進,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將進一步增強。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外溢正效應不斷顯現,供給質量和效率有望繼續改善,從而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新平衡。四是創業創新勢頭正盛。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集眾智、聚眾力、匯眾能,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潮涌動,新動能新産業加快成長壯大,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假以時日,異軍突起的新動能必將構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支撐。五是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我國積極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與沿線國家經貿投資快速增長,國際産能合作紮實推進,自貿區戰略加快實施,將重塑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與此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重要步伐,長江經濟帶輻射帶動作用增強,新增長極、新增長帶不斷形成,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

在這些有利因素支撐下,我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也將相應保持增長,這將為債務償還提供重要支撐,有助於在中長期形成較強的債務風險防控能力;同時,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更加規範,我國債務風險隱患問題將得到有效預防和化解。

綜合來看,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活力在改革中激發,結構在調整中優化,動能在轉換中增強,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下階段,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有效需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引導發展良好預期,堅決抑制區域性財政風險,著力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的關係,不斷夯實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促進國民經濟行穩致遠。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