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寧夏:率先實現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

2017-10-04 14: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銀川10月4日電(記者艾福梅)走進青磚青瓦的一排房子裏,農民舍雙喜和吳三俊正在象棋棋盤上對弈,觀棋的村民不時指點一二,甚至親自上陣“落子”。

“我們家的玉米已經收完了,所以來村部過過棋癮。”50歲的舍雙喜告訴記者,以前下棋都得去別的村民家裏,現在村裏有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一應俱全,大家都愛來。

舍雙喜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人。紅寺堡區是全國最大的異地生態移民扶貧集中區,安置著寧南山區8縣移民23萬人,下轄64個行政村、5個城鎮社區。

玉池村的村民都從固原市涇源縣搬遷而來,他們的收入主要來自黃牛養殖,種植枸杞、黃花菜、玉米以及勞務輸出。去年,村民人均收入5300多元。

今年6月,村裏的招商引資項目——寧夏弘德福利製衣有限公司正式投産,已吸納村裏30多個閒散勞動力。新修的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就在製衣廠的旁邊。

“之前我們沒有文化娛樂場所,村民娛樂、看書沒處去,現在不管是健身還是娛樂都有了地方,特別好。”玉池村黨支部書記姚建偉説。

2016年9月系統部署,今年3月開工建設,9月底全面驗收,寧夏用一年時間打了一場“攻堅戰”,606個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高標準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實現了貧困地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達標、全覆蓋。

據了解,一年來,寧夏整合各方資金3億多元,每個村都按“七個一”標準配套建成一個文化活動廣場、一個文化活動室、一個簡易戲臺、一個圖書閱覽室、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廣播影視器材及一套體育健身設施。

除這些村莊外,寧夏一些縣(區)政府還“自我加壓”,把其餘村莊也納入標準建設範圍,紅寺堡區就是其中一個。

據了解,紅寺堡區僅有25個村位列606個村的名單中,但當地黨委、政府克服財政壓力,整合各類資金2400多萬元,在64個行政村全部按照“七個一”標準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紅寺堡區區委書記丁建成説,紅寺堡是移民地區,老百姓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習慣也不同,要實現村民融合,一定要加大文化方面的投入,組織文化活動,讓他們對移居地産生認同感,形成歸屬感,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管得好、能致富”的目標。

為更好地利用新建的文化陣地,寧夏採取“聘”“招”結合的方式為每個項目村配備文化專員,招募文藝骨幹駐村組織文化活動。同時規定,圖書閱覽室每天免費開放,每月組織開展1次以上農村小戲、歌舞表演,每季度舉辦1期板報、開展1次以上群眾性體育活動等。

“陣地解決了老百姓去處問題,要讓農村文化活動豐富起來,還要在每個村組建不同文藝團隊,培養文化領頭人,通過他們組織活動帶動所有人參與,真正增強貧困地區群眾的文化獲得感。”紅寺堡區文化體育旅遊局局長張耀忠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黃林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