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南為最貧縣開出治貧新“藥方”

2017-10-09 10:2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10月9日電(記者 李鵬)幾乎每5個人中就有1個貧困人口的盧氏縣是河南省最貧困的縣。今年3月以來,為了攻克這個“堅中之堅”,河南省為盧氏縣開出金融扶貧的治貧新“藥方”,目前初見成效,已幫助1萬多人脫貧。

“黃芪保肝,黨參益氣,花椒止痛。”在盧氏鑫博源花椒種植合作社的展廳,28歲的張博一邊展示産品,一邊説,“這些都是藥方上的常見藥,3年帶動100個貧困村發展1萬畝,不是問題。”

今年3月,在盧氏縣推出一系列金融扶貧措施後,因傷退伍、在外闖蕩多年的張博帶著技術和資金返鄉成立了合作社,幫助貧困戶種中藥。在1千多萬元的扶貧貸款支持下,短短數月,合作社的種植規模就發展到了1000畝。

張博的軌跡就是家鄉盧氏縣的寫照。扶貧前,森林覆蓋率超過69%的盧氏縣,守著綠水青山上的優質果、菌、藥,卻戴著貧困帽。18.9%的全省最高貧困率、6萬多的貧困人口、3萬多人需要搬遷脫貧、財政收入卻只有5個億。

為了對症下藥除窮根,河南省為盧氏縣開出了金融扶貧的新“藥方”。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盧氏縣構建起了以縣鄉村金融服務中心為主體的金融服務體系、以農村信用工程為主要內容的信用評價體系、以風險資金補償機制為核心的風險防控體系以及承載金融扶貧的産業支撐體系等四大金融扶貧體系。

記者在盧氏縣金融中心的信用信息檔案室看到,一排排的櫃子內整齊存放著全縣8萬多農戶的信用信息,打開每戶的檔案,單戶登記的可量化信息就多達144項,僅入戶採集,全縣就動員3000多人,歷時2個多月。

農戶有信用、政府有服務、風險有補償、貸款有産業,在制度的引導下,多方形成脫貧合力,良性互動。截至目前,盧氏縣已探索形成40多項金融扶貧措施,建立270多個縣鄉村金融扶貧站,帶動扶貧貸款同比增長8倍,貧困戶貸款獲得率從不足1%增長到12%。

在金融活水的澆灌下,産業良田也煥發生機。今年以來,盧氏縣新增新型經營主體658家,總數達到1041家,同比增長2.7倍。杜關鎮顯眾村的貧困戶楊四成有了信用檔案後,利用銀行5萬元扶貧貸款,種了5畝太子參,“每畝至少能賣8000元”。

楊四成的故事,不僅讓更多貧困戶看到了脫貧的希望,激發了內生動力,也為農村帶來了一股守信重諾的文明之風。據統計,金融扶貧開展以來,為了爭當信用戶,盧氏縣已有257戶農戶主動償還銀行逾期貸款1100多萬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