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特稿:民族團結花開長盛 美麗新疆煥發新顏——海外人士積極評價五年來新疆發展

2017-10-11 13: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特稿:民族團結花開長盛 美麗新疆煥發新顏——海外人士積極評價五年來新疆發展

新華社記者

中國西北部,有一片廣袤而美麗的土地——新疆。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地區,也是絲綢之路的通衢之地。今天,這裡民族團結花開長盛,古老土地煥發新顏。多位到訪新疆的外國人士認為,民族團結是新疆發展進步的基石,五年來,新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一個民族團結的新疆一定會長治久安,一定會更加繁榮富裕、文明進步。

民族團結 發展基石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基石。

印度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德巴西什·喬杜裏曾于2007年和2014年訪問新疆,這兩次經歷讓他“親眼目睹了高質量的公路、生態環保的垃圾處理系統以及正在進行的基礎設施建設”。他認為,“中國推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團結各民族人民,讓少數民族參與到經濟改革中,有利於社會穩定發展”。

在新疆進行過十余天採訪的伊朗記者哈姆杜拉·埃瑪迪·黑達利認為,新疆各族人民和平友好共處為世界多民族國家樹立了民族團結的典範。

多次到訪新疆的巴基斯坦巴中商業投資促進委員會會長阿馬努拉·汗也對當地多民族和睦共處、多元文化和諧共存印象深刻。他説,新疆民族團結,社會發展迅速,“每次去新疆都有新發現和新體會,不僅看到新建的高速公路、高樓大廈、産業園區、機場以及高鐵等,還看到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

“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傳統習俗都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傳承,”他讚嘆,“在喀什,當地政府專門建立了一個民族樂器村和一個博物館,用於技師製作民族樂器以及展示當地音樂歌舞”,這些利於民族團結的舉措“令人振奮”。

改善民生 安居樂業

穩疆安疆,利民為本。1978年至2016年,新疆地區生産總值由39.07億元增長至9617.23億元,人均生産總值由313元增長至40427元,分別增長約246倍和129倍。

“在中央政府動員和政策支持下,許多東部地區的優秀企業紛紛開展‘對口援疆’,到新疆設廠或成立分支機構,讓當地民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汗依然記得他到喀什進行考察時的情景,“在深圳産業園區內,多家電子産品製造和紡織品加工等企業井然有序,分佈在不同車間的3000多名當地工人正在緊張生産。産業園區的設立使當地變得繁忙起來,為當地發展增添了活力”。

因為援疆支持,如今,天山南北各族居民住上了安居富民房、走上了柏油路、喝上了自來水……

曾走進新疆的巴基斯坦媒體人蘇爾坦·馬哈穆德·哈裏説,中國獨特的對口援疆政策讓人印象深刻,對巴基斯坦發展內陸地區也有借鑒意義。“一個東部地區援助一個西部地區而不索取任何回報的做法,就像一個家庭兄弟之間互幫互助、互相扶持,而我也看到這種政策是很有成效的。”

“新疆的發展著眼於民生,著眼于長遠利益”。多年來關注新疆發展的俄羅斯東方學家奧列格·雅科夫列夫説,五年來,新疆社會經濟各項指標快速增長,城市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服務日趨完善,現代工業化體系逐漸形成,産業多元化進程紮實邁進。

絲路核心 煥發新顏

新疆,位於絲綢之路核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目前在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歷史上,在絲綢之路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駝隊,現如今已被飛馳而過的列車和卡車取代。“一帶一路”建設使新疆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奔馳在西出鐵軌上的多個中歐班列,都選擇途經新疆由阿拉山口口岸前往中亞和歐洲。

雅科夫列夫認為,在過去五年中,新疆的發展思路明確,步履堅實。“在中歐班列的基礎上,推進新疆物流中心、貨物分撥中心、陸路交通港建設,依託‘一帶一路’建設,將新疆打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和對外開放的窗口地區。”他説,這些都將是新疆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在不久的將來,新疆將成為新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之一的中巴經濟走廊,就是以新疆喀什為起點。2016年10月底,一支由50輛卡車組成的聯合貿易車隊從喀什出發,全程跨越3000余公里,最終抵達走廊最南端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來自中國的貨物從這裡起航遠洋。

對於新疆未來的發展前景,汗非常樂觀。他説,“‘一帶一路’建設將為新疆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由於受到中央政府關注和支持,同時又是中國通往中亞的門戶和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新疆必將獲得更快的發展。”(參與記者:胡曉明、季偉、張繼業)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