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聯合國官員:中國科技創新實踐為全球樹立了榜樣

2017-10-27 07:5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中國科技創新實踐為全球樹立了榜樣
——訪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委員會主席王瑞軍

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成果頻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這些在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不僅成為閃亮的“中國名片”,也為解決人類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聯合國科技促進發展委員會主席王瑞軍近日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中國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國際合作,中國的創新實踐産生了強大的外溢性、示範性,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樹立了全球榜樣。

王瑞軍表示,中國在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一些重要措施,如把落實發展議程與制定實施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相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於經濟發展、創建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等,尤其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做法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2017年4月2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決議,並將每年4月21日指定為世界創意和創新日。

近年來,中國涌現出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今年7月份發佈的《中國國際科技合作現狀報告》顯示,從2006年到2015年,中國國際科研合作中心度由全球第10位提升到第7位,中國在全球科研合作的規模由位於加拿大之後的全球第6位,超越法國提升到全球第4位。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稱,中國已經從以前的科技模倣者轉變為創新者,在金融、生物和智慧機器人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將擔負起全球科技領導角色。

王瑞軍稱,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深入和知識經濟不斷發展,國際科技合作越來越普遍,中國科技創新國際合作取得了積極成果。截至2017年初,中國已經與158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科技合作關係,簽訂了111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組織,向全球71個駐外使領館派駐了146名科技外交官。2001年至2015年,中國累計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了近萬名科技人員。向周邊發展中國家派出“國際科技特派員”,幫助提高這些國家科技創新能力。截至“十二五”末期,已建立了包括國際創新園、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內的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49家。

王瑞軍指出,中國還積極推動科技創新成為多邊機制的優先議題,推動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作為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東道主,中國推動把發展置於二十國集團議程的突出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為全球樹立了榜樣。2017年9月4日在中國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發佈了《廈門宣言》,重申致力於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一致強調加強國際發展合作,在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

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為國際社會提供了有益經驗,王瑞軍説,中國注重從源頭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動力,比如在石漠化、高寒退化草地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獲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此外,中國注重培育和發展生物産業、健康産業、環保産業、海洋産業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果。生物産業規模突破3.5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20%;海洋産業規模突破6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7%。(記者 朱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