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優化土地供給管理

2017-12-05 07:3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土地是最基礎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要素。依據經濟社會發展態勢和資源需求變化,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開展土地供給管理,科學配置土地資源,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現實要求,也是提升國土資源治理水平和能力的具體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制度政策,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土地資源管護和供給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創新耕地保護機制、推進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構建起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新格局,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通過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支持新經濟新産業新業態用地、強化住宅用地供給調控,有效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建設用地空間佈局,有效保障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求;通過發揮政策優勢、加大土地政策向西部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力度,有力支撐西部大開發和脫貧攻堅戰略的實施;通過推進土地産權保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同時也應看到,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相比,我國土地供給管理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土地供給管理理念還未轉變到位。比如,對土地資源自然屬性、經濟屬性、生態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認識不夠全面,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觀念不強,等等。二是土地供需失衡現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土地供應與需求脫節,開發強度超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三是土地供給引導作用需要加強。土地資源管理機制在保護資源、保障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實踐中仍存在粗放利用和浪費、部分行業和産業用地成本高、農業農村發展動能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和挑戰不利於我國土地資源有效配置,不利於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因此,必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創新土地管理制度,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推動形成有效保護資源、有力保障發展、有序監管服務的新格局。

完善供給體系。以土地資源保護與利用綜合評價為基礎,著力構建有效保護、高效配置、科學調控、合法維權的土地資源管理制度,完善“批、供、用、補、查”的土地資源管理模式,構建立體化、動態化、信息化的土地供給利用監管平臺。加快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進程,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持續釋放農村集體土地要素紅利,依法保障農民土地增值收益。

優化資源配置。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圍繞“四大板塊”良性互動和“三大戰略”協調推進,統籌協調生産、生活、生態空間土地資源開發利用佈局,科學引導人口、産業合理配置和有序集聚。從土地利用計劃安排、用地結構調整、國土開發空間優化等方面,引導土地等生産要素合理配置,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優化城鄉建設用地佈局,逐步增加農村生産生活用地安排,保障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協同發展。

提升供給水平。實施差別化産業用地政策,嚴控高耗能高污染和過剩産能用地,保障新經濟新業態發展用地需求,支持盤活企業存量土地資源資産,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構建房地産用地供需平衡機制,增強房地産用地供應的精準度。完善現代農業發展用地政策,增加農業設施用地供給,支持農村新産業新業態發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提高利用效益。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推進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和複合利用。提高建設用地管理水平,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實現建設用地減量化或零增長。有序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和存量用地再開發,引導産能過剩行業和“僵屍企業”用地退出,推進建設用地多功能複合利用開發、地上地下立體綜合開發。創建和推廣節約用地新技術新模式,加強土地利用監測監管和評估分析,實行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目標考核,確保“十三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明顯下降。

強化資源儲備。探索構建地方土地資源儲備制度,對工礦廢棄土地、城鄉低效用地、灘塗潛在土地及未開發土地等進行收儲管理,提升土地供應能力,強化政府調控作用。把土地整治與現代農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流域治理、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起來,發揮土地綜合整治的多功能多效益特徵,夯實區域發展的土地資源基礎。深化耕地管護戰略研究,進一步鞏固完善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建立健全耕地管控、建設、激勵多措並舉保護新機制,著力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的特殊管護和産能建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曹衛星)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