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新聞出版廣電發展報告(2016—2017)》
公佈

2017-12-11 18:16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據報道,《北京新聞出版廣電發展報告(2016—2017)》(又名《北京傳媒藍皮書》)日前公佈。其中提到,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北京市數字閱讀率首次超過了紙質書閱讀率。早前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也顯示,2016年中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率連續8年上升。但與此同時,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其中紙質書為4.65本,高於電子書,51.6%成年國民更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

數據印證了紙質書閱讀的逐漸回暖,這當然令人欣慰。事實上,儘管數字閱讀勢頭迅猛,但現實中,喜歡“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的人也越來越多,朋友圈中也常有人曬自己正在閱讀的書。至於各地為推動全民閱讀而舉辦的各種書市、讀書會、朗誦活動等,更是成為常態景觀。這也表明,閱讀其實是人的一種天性。隨著物質生活的日漸豐裕,人們越來越多地追求精神價值的訴求。紙質書一直都在那裏,閱讀數據可能有波動,但它一直都很暖。

從接受的層面看,紙質閱讀的“儀式感”無可替代。不僅書籍本身從裝幀到排版、插圖等都帶給人愉悅感,而且閱讀活動本身也與周圍環境産生著內在默契,往往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已經與書籍一樣,成為公眾不可或缺的精神體驗。不要以為這樣的體驗無足輕重,也不要以為這可以被隨意置換,某種程度上講,這種體驗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基因,深深地積澱於人的意識深處。

明代學者歸有光深情描述自己的“項脊軒”:“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在這裡,讀書與“南閣子”,與小鳥、蘭桂、清風、明月等,早已融為一體,共同構築起一個讀書人的精神世界。而這樣的世界並非歸有光獨有,幾乎是每一個讀書人的理想願景。“閒讀半日”“圍爐讀書”“雪夜讀書”等,均是如此。

而從現實的語境看,對於當下為生計匆匆奔忙的人來説,儘管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南閣子”,然而,類似的執念與追求卻是不絕如縷,甚至魂牽夢繞。把心思放空,捧起書冊,也是走進自己內心、物我兩忘的一種方式,由此帶來的滿足感、舒適感,並不是數字閱讀所能比擬的。在這裡,書籍這種載體,也幾乎成為閱讀的本體,難以切割。

當然,強調紙質閱讀並非要把兩種方式對立起來。事實上,數字閱讀的便利性毋庸多言,這也正是近年來數字閱讀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不少人很難拿出整塊兒的時間閱讀,數字閱讀尤其是移動閱讀也就成了常態。需要注意的是,支撐數字閱讀快速增長的內生動力,恰恰是人類不竭的求知欲,而這同樣也適用於紙質閱讀。也就是説,我們更應該找到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的交匯融通之處,而不是強調差異。無論閱讀的介質如何變化,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乃至尋求更美好精神生活的訴求不會變,也不可能變。這也是我們討論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博弈的起點和歸宿。

況且,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並非零和關係,而是一種多贏。因為數字閱讀不可避免帶有碎片化、淺閱讀的特徵,往往也會引導人去閱讀紙質書籍;而紙質書籍的沉潛、蘊藉,往往也可以通過數字檢索得以加深、強化。或許,這也是當下儘管數字閱讀接觸率連續攀升之後,而紙質閱讀也開始隨之回暖的深層原因。

紙質書籍,固然是我們的所愛;同時,我們也不該排斥數字閱讀。反之亦然。這既是基於對人類理性的認知與信任,也應該成為這個社會的一種共識。只要我們依然在不懈求真、嚴肅思考,只要我們在堅硬的外部世界裏依然存有內心的柔軟,只要我們願意在快速奔跑中稍稍慢下來去體悟“月白風清”“知行合一”,那麼,就大可不必擔心不再有人讀書。(作者:胡印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