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
“三農”發生歷史性變革

2017-12-15 07:24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一號)12月14日發佈。經過近三年調查,近400萬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逐村、逐戶、逐單位入戶普查登記,全國共調查了60多萬個村、2.3億個住戶和200多萬個單位。

農業普查獲得了反映我國“三農”最新家底的基礎數據。國務院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農”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現代農業建設取得輝煌成就。

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

農業機械擁有量較快增長,逐步把農民從歷史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高強度農業生産勞動中解放了出來。

2016年年末,全國總計聯合收穫機114萬台,比2006年年末增長105.3%;排灌動力機械1431萬台,增長6.1%。三大糧食作物達到較高機械化水平,小麥機耕、機播和機收的比重分別達到94.5%、82.0%和92.2%;玉米機耕、機播和機收的比重分別為73.7%、69.9%和61.7%。2016年末全國溫室佔地面積334千公頃,我國溫室大棚佔地面積穩居世界第一。

2006年,全國糧食總産量低於10000億斤,2013年首次突破12000億斤大關,2014—2017年連續四年穩定在12000億斤以上,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

農業生産者文化素質提高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快,農業生産經營人員文化素質提高。2016年,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業生産經營人員佔比為48.4%,比2006年提高3.3個百分點;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為7.1%,提高3.0個百分點;大專及以上的為1.2%,提高1.0個百分點。

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鄉、村組織數量減少。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16年年末全國鄉鎮31925個,比2006年減少8.1%;村委會和涉農居委會596450個,減少6.4%;自然村317萬個,減少3.8%。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農村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2016年,全國開展旅遊接待的村佔全部村的比重為4.9%,比2006年提高2.7個百分點。農村電商由無到有,2016年全國超過1/4的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從事設施農業的分別有48.6萬戶和13.1萬個。大量返鄉下鄉人員在農村創業創新。據城鄉住戶調查結果,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63元,比2012年實際增長36.3%,年均實際增長8.0%。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速比城鎮居民高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差距擴大的趨勢實現逆轉。

生活方式更為綠色生態

2016年,全國有近1.1億農戶飲用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佔全部農戶比重為47.7%,比2006年提高24.6個百分點;做飯取暖使用能源由歷史上主要使用柴草和煤為主,逐漸轉變為使用電、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更為清潔的能源,生活方式更為綠色生態。2016年,使用水沖式衛生廁所的農戶有8339萬戶,佔全部農戶的比重為36.2%。(記者 張翼)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