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開建

2017-12-24 20: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合肥12月24日電(記者 馬姝瑞、劉美子)12月24日,面向一系列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的我國首個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建設。

大氣環境污染監測先進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由國家發改委批准成立,是目前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程實驗室,也是我國環境工程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四大研究領域中環境領域建設內容。

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將落戶合肥市蜀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建設期3年,目前團隊固定成員100余位。在現有研發和試驗條件基礎上,將建設大氣環境自動在線監測設備、大氣環境遙感監測設備、大氣環境監測設備檢測等實驗平臺。

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旨在構建“天、空、地”立體大氣環境監測系統,為我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供關鍵技術和設備,提升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的研製水平,形成國際一流的環境監測設備高技術成果輻射基地,促進和帶動環境監測儀器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未來3年,大氣環境監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將突破大氣氧化性、大氣超細顆粒物、灰霾關鍵氣態前體物、激光雷達大氣探測、機載/星載遙感等少於10項高靈敏度監測、探測關鍵技術,形成大氣環境監測成套設備不少於6套,實現設備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不少於1000小時。主編或參與編制標準規範不少於6項,申請發明專利不少於20項,為推進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裝備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