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刀刃向內攻堅克難 徵管體制改革持續加力——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兩週年綜述

2018-01-03 09:32 來源: 稅務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確保稅制改革有序推進,科學高效的稅收徵管體制必不可少。2015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並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動稅收徵管體制改革走向縱深。

兩年來,全國稅務系統聚焦《方案》目標,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歷次會議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關於稅收改革的有關明確要求,扭住關鍵,狠抓落實,將《方案》確定的6個方面31類改革事項,細化分解為96項具體改革措施,狠抓工作落實,《方案》確定的主要改革任務已基本到位,更加有效地發揮了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

改革擔當勇挑千鈞重擔

“改革要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制約經濟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改起,讓全社會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成果……”這是黨中央規劃的改革路徑,也是深化稅收徵管體制改革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就是要發揮國稅、地稅各自優勢,著力解決現行稅收徵管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進一步增強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

改革的推進,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稅務總局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擰緊責任螺絲”的重要指示精神,專門成立《方案》督促落實領導小組,稅務總局機關18個司局和5個綜合改革試點省稅務局為成員單位,建立周謀劃、月小結制度,全力推進《方案》貫徹落實,推動改革向縱深挺進。

“我們把徵管體制改革放到與組織收入等重要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列為‘一號落實任務、一號考核內容、一號督辦事項’,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全力以赴確保改革取得實效。”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指出,徵管體制改革既是順應納稅人期盼的民心工程,又是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制度建設,更是推進稅收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

緊盯改革謀佈局。稅務總局黨組統籌謀劃,分步推進,將改革任務細化分解為96項具體舉措,逐項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和任務書,統籌推進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深化徵管體制改革的步步推進,既有來自刀刃向內的內生動力,也有來自協調推進的改革合力。稅務總局積極推動各地將《方案》貫徹落實納入地方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盤子,正確處理好條與塊、內與外的關係,爭取改革最大公約數。

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紛紛成立以分管省(區、市)領導為組長的《方案》落實領導小組,所有省(區、市)均以黨委和政府名義印發了《方案》實施意見,各地稅收保障辦法陸續出臺……稅收共治的合力迅速轉化為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

握指成拳,系統上下齊力推進。運用系統思維統籌謀劃是推動改革深化、實現階段性目標的科學方法,也是稅收改革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的基本規律。

根據《方案》有序實施的要求,稅務總局綜合考慮確定了“5+7+N”的試點格局。“5”即選擇上海、江蘇等5個省市作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7”即選擇北京、廣東等7個省市作為專項改革試點單位,“N”即鼓勵其他地區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先行先試。

“5+7+N”的試點格局,充分激發了基層改革活力,系統集成了191個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樣本,稅務總局先後選樹了2個綜合改革試點單位、3個專項改革試點單位和11個示範改革項目,對各地試點推行的跨區域稅收合作、“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等40多個改革試點項目實施全國推廣,並將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上升為制度成果。

從頂層設計抓謀劃到上下聯動齊推進,全國稅務系統跑出了改革的“加速度”。截至目前,《方案》各項改革任務基本按時限要求落實到位,各方反映積極良好,改革蹄疾步穩向縱深挺進。

知難而進敢觸深碰硬

兩年來,稅務總局黨組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朝著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聚焦發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往實處做、往細處落和往深處拓,把握改革方向,突出改革重點,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啃下了不少改革前進路上的“硬骨頭”。

——國稅、地稅合作持續優化。國稅、地稅是兩個稅收執法服務部門,管理的稅種不同,管理方式也各有側重,但對納稅人來説,都是按稅法規定繳稅,如何整合優化管理資源,破解職能交叉問題,最大程度方便納稅人,成為改革的必答題。

抓住關鍵,對症下藥。稅務總局以“職能交叉”為突破口,圍繞《方案》提出的“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部署要求,發佈實施《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合作工作規範》,推動國稅、地稅合作在服務聯合、徵管互助和協同稽查等8個方面有序開展。目前,國地稅合作實現全面升級,合作事項已達到60個,推動國稅、地稅在更高層次、更深領域謀求共贏。

互設辦稅窗口、共建辦稅服務廳、共駐政務服務中心……截至目前,全國聯合辦稅服務廳已近9000個,佔全部辦稅服務廳的7成,努力實現讓納稅人“走進一道門、來到一個窗、辦好兩家事”。

執法適度整合,增強改革的綜合效應。2017年6月,稅務總局出臺了《國稅、地稅聯合稽查工作辦法》,從選案、檢查、審理和執行等環節建立“一攬子”稽查合作機制,推動聯合稽查規範化、常態化,取得了明顯成效。以廣東省稅務機關為例,通過實行國稅、地稅聯合進戶稽查,選案準確率提升至98%,節省一半以上的調查取證工作量和辦案時間。

信息共享,是國稅、地稅合作的重要基礎。稅務總局大力推進信息共享整合力度,先後發佈《國稅、地稅涉稅信息採集共用管理辦法》和《在全國開展國稅、地稅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信息共享的實施標準、主要內容和相關要求,列出信息共享清單。各地國稅局、地稅局通過搭建共享平臺,暢通傳輸渠道,努力實現涉稅信息“一次採集、雙方共用”,提高了辦稅效率,降低了辦稅成本。

一步一步推進,一層一層突破。全國稅務系統堅持把國地稅合作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主陣地和試金石,在深化合作中推進改革,在推進改革中深化合作。

——稅收制度改革有序推進。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作為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在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面推開。

全國稅務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精益求精、鍥而不捨的工匠精神,確保改革落細落小落到實處。據統計,2016年5月~2017年9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共減稅10639億元,有效減輕了納稅人負擔,拉長産業鏈條、擴大稅基成效明顯。

OECD發佈的《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經濟展望2018》研究報告認為,營改增作為近幾十年來中國最重大的稅制改革,帶動了中國製造業升級、服務業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營造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作為另一項重要稅制改革,全面推行資源稅從價計徵,建立稅收與資源價格直接挂鉤的機制,是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

從2017年12月1日起,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由河北省擴大至北京、天津等9個省區市。回顧過去一年多來在河北省實施的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工作,稅務總局財産和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表示:“改革不僅節水成效明顯,還成功探索出‘稅務徵管、水利核量、自主申報、信息共享’的水資源稅共治模式,更好地形成稅收共治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作為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第一部單行稅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稅法,于2018年1月1日實施。為組織實施好這部新稅法,稅務總局與環保部、財政部研究細化配套政策、強化技術支撐、夯實徵管基礎,全面做好開徵準備工作,助力實現人民群眾對“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好期待。

——稅收徵管方式科學轉變。隨著納稅人特別是自然人數量不斷增加和企業經營多元化、跨區域、國際化的新趨勢,傳統稅收徵管方式針對性、有效性不強的問題逐步顯現,轉變稅收徵管方式刻不容緩。

“《方案》的公佈實施,標誌著新型稅收徵管模式的構建基本完成。”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介紹,稅務總局積極探索建立以“實名辦稅+分類分級+信用積分+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閉環管理機制,有效提高了徵管效能。

構建科學嚴密的稅收徵管體系,分級分類管理是基礎。2016年6月,稅務總局出臺了《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對納稅人進行科學分類、對涉稅事項進行合理分級,通過差異化管理提高整體稅收徵管效能。稅務總局還將1062戶企業集團的風險管理層級提升至稅務總局,提升對大企業集團的稅收服務管理水平。

隨著“互聯網+稅務”的深入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金稅三期工程作為實踐“互聯網+稅收”的載體,為創新徵管模式提供了堅實基礎。自2016年10月金稅三期工程在全國統一上線以來,取得超過預期的成效,在為納稅人提供高效、優質、多元化涉稅業務辦理服務,助推稅收改革,提高徵管效能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按照《方案》關於“優化稅務組織體系”等方面改革要求,2017年11月~12月,稅務總局設立駐北京、廣州和重慶3個特派員辦事處,承擔對工作範圍內國稅地稅機關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情況的督查、稅收執法合規性檢查、財務內審和跨區域涉稅大案要案稽查等任務,推進稅收管理服務集約化、高效化。

——稅收共治大格局逐步形成。“以營造良好稅收工作環境為重點,統籌稅務部門與涉稅各方力量,構建稅收共治格局,形成全社會協稅護稅、綜合治稅的強大合力。”《方案》將協同共治作為重要基本原則之一。

稅務部門全力打造“黨政領導、稅務主責、部門合作、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稅收共治格局,不斷擴大稅收治理“朋友圈”,實現減輕納稅人負擔和基層工作量的“雙贏”目標。

會同司法部推進稅務系統公職律師、稅收普法教育示範基地建設等工作;積極推動最高人民法院開展涉稅審判專業化建設;與教育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強青少年學生稅法宣傳教育的通知》,把稅法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稅收共治領域部門協作成果豐碩。

稅收誠信作為“信用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稅收共治的重要領域。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中央文明辦、中國人民銀行等29個部門簽署了《關於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實施聯合激勵措施的合作備忘錄》,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實施41項守信聯合激勵措施。

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步步難行。聯合銀監會開展“稅銀互動”支持小微企業發展,2015年8月~2017年9月,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向守信企業發放貸款51萬筆,涉及小微企業貸款金額達5700多億元,“銀稅互動”由納稅信用A級企業延伸至B級企業,實現縣級區域全覆蓋。稅務總局圍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34個部門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28項聯合懲戒措施,有效震懾了涉稅違法犯罪行為。

精耕細作增強改革獲得感

如何評價改革成效?習近平總書記給出評價標準:“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因此,納稅人“獲得感”成為檢驗徵管體制改革成效的首要標準。第三方納稅人滿意度調查顯示,2017年國稅、地稅滿意度綜合得分比2016年同口徑分別提高了5.49分、2.04分。

——便民春風為服務增質效。按照《方案》提出的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要求,稅務總局將“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作為打響落實《方案》的“當頭炮”。

2016年,持續細化完善首問責任、限時辦結、預約辦稅等服務,納稅人滿意度持續提升;2017年,以“提升·創響”為主題的便民辦稅春風如約而至,推出提速降負、創新服務等5類20項46條便民辦稅措施,不斷提升納稅人滿意度、獲得感……

吉林天利稅務師事務所所長賈新宇坦言,省內通辦不僅讓企業辦稅省時、省力,對仲介機構更是利好,仲介機構能夠實現異地代理、異地服務,在更大的空間範圍內發揮知識信息優勢,提高偏遠地區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財務核算水平。

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最大限度規範稅務人。稅務總局出臺《納稅服務規範》並持續升級至2.3版,累計推出26類90項便民舉措,各地累計推出2萬多項服務措施,隨後制定稅收徵管、出口退稅規範等11個工作規範,將整個稅收工作逐步納入規範化軌道。

——“放管服”改革為辦稅減負擔。李克強總理指出,既要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又要善於做加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真正做到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方案》中“降低徵納成本,提高徵管效率,增強稅法遵從度和納稅人滿意度”的改革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精耕細作,讓辦稅的時間越花越少。2017年,國家稅務總局發佈《壓縮辦稅時間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實施方案》,在5省市開展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試點;推廣應用增值稅納稅申報“一表集成”輔助系統,實現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大部分申報數據“零錄入”……

全面推行同城通辦、全省通辦甚至全國通辦,讓辦稅之路越走越近。目前,納稅人可在同城任一辦稅服務廳辦理稅務登記等7類53個涉稅事項,在省內可異地辦理申報納稅等4類21個涉稅事項,跨省經營企業可異地辦理申報納稅等4類15個事項……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納稅人帶來了全新的辦稅新體驗。“如今,稅收業務省內哪兒都能辦,不再來回跑,降低了我們的辦稅成本和負擔。”湖北華爍科技公司財務部部長馬麗説。

2017年,稅務總局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優化稅收環境的若干意見》,從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切實創新監管方式等5個方面推出30條改革措施,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集成式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截至2017年10月底,第一批出臺的14項細化措施已提前完成,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第二批擬出臺的32項細化措施正在有序制定中。

世界銀行近日發佈的《2018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比上年上升1位,納稅時間指標上升32位。

——減稅降負為企業注活力。減稅是涵養稅源、普惠民生的重要舉措。稅務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減稅降負決策部署,助力企業成長壯大。

受益於多次加碼的優惠政策,“小微”企業腳下的創業路越走越寬。6萬元,10萬元,20萬元,30萬元,50萬元,2012年起,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適用範圍的應納稅所得額先後5次擴圍,5年中為小型微利企業減免所得稅近700億元。

“僅上半年就減免了6萬多元的稅款,減稅幅度達到60%!這個政策‘紅包’讓我們真心感受到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廣東凱琪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為稅收優惠政策真心點讚。

“針對創業者不熟悉稅收知識的難點,稅務部門打造了方便企業自行查詢稅收優惠政策的‘一本通’。”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羅天舒介紹,稅務部門專門發佈了《“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指引》,全方位解讀稅收優惠政策,方便納稅人享受政策紅利,有力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熱情。

——服務國家戰略助經濟全面發展。稅務總局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將《方案》落實工作融入改革發展大局。

2016年5月,作為G20杭州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稅務總局成功承辦了第十屆稅收徵管論壇(FTA)大會,展現了中國稅務部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成果,被參會各方譽為“FTA最成功的一次大會”。

為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全面發展,稅務部門積極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建立國別稅收信息研究機制,覆蓋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走出去”企業重點投資國家共95個,發佈59份國別投資稅收指南,為納稅人提示境外涉稅風險;加大稅收談簽力度,與“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的54個簽署雙邊稅收協定,為企業消除雙重徵稅;發佈《“走出去”稅收指引》,對“走出去”企業涉及的83個稅收事項進行詳細解讀,降低“走出去”企業稅收風險。

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方面,稅務總局分別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制定20條措施全面助推發展,對京津冀範圍內和長江經濟帶12省(市)內辦理遷移的納稅人,實現資質互認、信息共享,有效降低納稅人跨區域遷移成本,促進國家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為此,稅務部門先後從稅收徵管一體化、減免稅政策清單化、發票管理電子化等方面制定20條服務管理措施支持上海自貿區發展,制定支持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10項納稅服務和稅收徵管創新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鼓勵創業創新。

持續發力將徵管改革推向縱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督察是抓落實的重要手段,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抓改革落實擺到重要位置,投入更多精力抓督察問效。

改革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近年來,徵管改革舉措出臺的數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抓落實的任務之重、壓力之大也同樣前所未有。

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稅務總局黨組積極開展全方位的督察,既抓正面典型,總結鮮活經驗,又深入查找問題,彌補工作短板,推進改革落細落小。

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為,保證改革“含金量”。2016年,稅務總局共分5個批次組織30個督察組,對各地改革試點落實情況和改革推進情況進行明察暗訪,覆蓋所有省份。2017年,先後4次組織24個督察組重點對24個省份國稅局、地稅局開展實地督察,既總結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又通報各地問題和不足,推動改革工作紮實深入開展。

納稅人的感受是檢驗督察實效的“試金石”。“以前,我們對資源綜合利用稅收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借助稅務部門的實地督察,輔導完善相關資料,使我們享受到了140多萬元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煙台東方蛋白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高波説。

績效管理——稅務系統推動改革落實的另一利器。2017年,稅務系統績效管理已升級至5.0版,將《方案》每年需落實的事項全部納入績效考評,確保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任務到崗、責任到人,進一步加大了考評結果運用力度,將績效成績與幹部任用、評先評優和公務員年度考核挂鉤,與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相結合,有效發揮了績效管理“抓班子、促落實、提質效”的積極作用。

“我們對《方案》中的各項改革任務實行全覆蓋考評,通過制定稅收戰略規劃及按年度計劃分解考評指標,形成了‘戰略—目標—執行—考評—改進’的抓落實閉循環機制。”據稅務總局績效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嚴格考評,稅務系統各層級、各部門和各崗位逐項明確具體工作任務,保障了改革任務的高效完成。

國家行政學院政府績效評估中心開展的第三方評估顯示,經全國13.5萬名稅務幹部不記名受訪,72.5%的幹部認為“績效管理顯著發揮了指揮棒作用,成為各級黨組抓班子的有效手段”。荷蘭國際財政文獻局專家評價,中國稅務部門把現代化管理與大數據理念運用到績效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是非常先進和超前的。

改革永無止境,發展更上層樓。稅務部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要求,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聚焦改革目標,強化改革責任,細化改革措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