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放管服”改革,激發湖南發展新動能

2018-01-04 10:24 來源: 湖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總投資10億元的項目,從簽約到投産僅用了150天!2017年12月初,江華貴德光電産業園正式開園,創下令人矚目的“江華速度”。

“從立項到投産,各個環節的行政審批手續都不用我們去跑,指揮部列出清單,交辦給各職能部門,實行限時辦結制,縣經開區全程代辦,縣優化辦督促落實。”投資方負責人的一席話,為“江華速度”做出最好注解。

這是湖南大力推進“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湖南以“刀刃向內”的勇氣,加大“放”的力度,強化“管”的能力,優化“服”的質量,堅定不移地將“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確保“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該服務的服務到位”,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為湖南創新開放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

敢於“放”,簡政放權力度空前

“放管服”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壯士斷腕”的政府自我革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多次批示,要求全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政策要求,推動改革落地,贏得發展先機。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要求,不斷深化改革,打造“放管服”改革湖南升級版。

下猛藥除沉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當頭炮”,“放管服”改革做足“放”字文章,簡政放權力度空前。

權力事項大幅削減。2013年以來,國務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我省全部銜接落實到位。省級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07項,下放93項,精簡率超過60%;市級行政許可事項保留在130項,精簡46%;縣級平均保留185項,精簡26%。省本級保留行政權力3722項,精簡38%,各市州本級行政權力保留在3000項左右,實現法定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權力“瘦身”的同時,各級政府大力推動管理權限下沉,省政府先後向長沙和其他13個市州下放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72項和47項,擴大縣(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260項,賦予13個省直管縣試點縣(市)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406項,編制經濟發達鎮管理體制改革賦權目錄124項。

辦事環節極大優化。分三批清理規範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仲介服務事項180項,完成進度居全國前列。壓縮報建環節,將建設項目開工前的審批簡化為立項審批、初步設計、施工圖聯審、施工許可證審批四個環節,原有63項報建審批事項減少為40項。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後置審批事項縮減至220項,前置事項僅保留33項。推進註冊資本登記、經營場所登記、企業簡易登出登記、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改革,整合20個部門30個涉企證照實行“多證合一”,激發了全社會“雙創”活力。

清理、減少各類資格證明,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辦證多、辦事難” 問題和“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現象;持續為企業減費降負,2016年全省降低企業成本720億元,2017年預計超過800億元。

政府權力的“減法”,換來了市場活力的“乘法”效應。截至2017年10月,全省市場主體總數達327.34萬戶,同比增長22%;市場主體從業人員達1339.82萬人,其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789.85萬人。

善於“管”,構建綜合有效監管新體系

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政府部門可以“卸擔子”,而是從不必要的審批中抽身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和追責。“放”和“管”,好比車的兩個輪子,把兩個輪子都做圓了、平衡了,車才能跑得好。

創新工作機制,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手段和措施,把該管的管起來。湖南堅持放管結合,構建起綜合有效的監管新體系。

2017年6月,省工商局在官網發佈一則風險提示公告,149家企業因在信息公示方面存在違規行為,被拉入“經營異常名錄”。這些進入異常名錄的企業,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工程招投標等過程中,將受到信用聯合懲戒,金融機構可能因此不受理其貸款。

這是工商部門運用信用手段實施監管的一次成功實踐。目前,湖南正在大力推進“五位一體”制度監管體系,全面建立健全行政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公眾參與多種手段並舉的監管格局。

提高“管”的能力和效率,需要有效破解“職權分散”、執法交叉、多頭管理的執法難題。湖南探索構建“一支隊伍管執法”綜合執法格局,縣級實現工商、食藥監、質監部門及執法機構三合一,邵陽、耒陽、吉首3市開展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共撤銷或整合執法機構37個,部分區域執法機構承接下放的行政執法事項達1217項,初步實現“多帽合一、聯合監管”。

在監管手段上,湖南積極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施智慧監管,推進政務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全程電子監察,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化信用監管,推進聯合懲戒,讓失信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截至2017年10月,通過查詢失信人名單,各級人民法院攔截被執行人7313人,限制被執行人22569次。

優化“服”,“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成常態

“只遞交過一次資料,跑過一次腿,沒想到工作人員這麼快就通知過來領證。”

近日,瀏陽市高坪鎮大坪柴火飯莊負責人譚日南順利拿到了食品經營許可證,對瀏陽市政務服務中心的高效服務讚不絕口。譚日南能夠快速完成業務辦理,得益於瀏陽市去年5月份全面鋪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他所辦理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新設業務被納入到“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中。

“放管服”改革有沒有效果,最終要體現在辦事效率的提升上,關鍵要看群眾和企業辦事是不是更便捷。

我省著力優化政府服務,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級版,努力讓群眾少跑腿、少煩心、多順心。

在納稅服務中,全省建立了253個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納稅人辦稅時間節省30%以上,申報材料減少30%以上,代開發票時間由原來的25分鐘縮短到5分鐘以內,群眾和企業辦事的滿意度大大增強。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已建成統一的網上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實現一網審批、一網監察。加緊建設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加快從省到村的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儘快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讓政務服務更智慧,讓群眾辦事更方便。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