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城市總體規劃釋放哪些發展信號

2018-01-07 14:5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上海1月7日電 題:上海:城市總體規劃釋放哪些發展信號

新華社記者 鄭鈞天、何曦悅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近日正式對外公佈。根據規劃,上海的城市性質定為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未來,上海將努力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嚮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

何為卓越的全球城市?

如何定義“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局長徐毅松説,全球城市,一般被視為國際大都市和世界城市的高級發展階段。“全球城市一般具有輻射世界、服務全球的經濟引擎功能;具備高品質的城市宜居環境;具有全方位的國際話語權,包括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低碳生態的國際示範性等。”

“全球城市往往是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集中的所在地,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和貿易中心,區域級的交通信息樞紐和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具有獨特人文精神的城市。”在徐毅松看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上海作為國家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無疑將具有更大的全球經濟影響力。在全球城市前加上‘卓越’的定語,不僅是呼應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也體現了上海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追求和決心。”

據悉,在確定發展指標上,上海對標的是紐約、倫敦、東京等城市,從創新、人文、生態等維度體現了卓越的標準。到2035年,上海的重要發展指標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到2050年,上海的各項發展指標要全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服務長三角 上海如何做好核心城市?

規劃明確,上海要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上海與長三角城市群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一個天然的有機整體。如自然地理、人文融合、産業合作、市場共建、基礎設施的連通等,並且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上海形成了核心城市的地位,這是歷史的積澱。”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巡視員王思政説,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更多表現為城市之間的競爭和城市群的競爭。

2016年,國務院批復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上海要提升城市功能,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服務功能。

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確,長三角區域合作將進一步深入。

首先是強化創新驅動,共建內外聚合的創新網絡。王思政透露,長三角地區將充分發揮創新資源優勢,強化創新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功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持續開展科技聯合攻關。

其次是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攜手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王思政認為,“長三角城市群已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然而,我們認為其競爭力、影響力仍待進一步提升。將來,上海將促進長三角進行合理分工、錯位競爭,進行協同發展;共同互補,制定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促進公共服務深度融合,如群眾關心的社保、醫保、看病聯網等,都在緊鑼密鼓進行。”

此外,在加強生態聯合治理和共建基礎設施方面,上海將發揮主導作用。如加強環境監管聯動,提升互聯互通和能源保障水平等。

增建“科創中心”意圖何在?

規劃提出,除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外,上海的城市性質還定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

在王思政看來,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是國家戰略。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經濟增長方式已至轉型階段。“過去的發展更多是依靠要素驅動,中國要建設世界強國,一定需要有‘四梁八柱’的支撐,上海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定要率先實現和引領轉型發展,要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現階段,增加科創中心建設可謂意義重大。”

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透露,經過近些年努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績。“上海將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取得新的突破,為上海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進一步助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