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遼寧: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最後一公里”

2018-01-08 09:59 來源: 遼寧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7年,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我省悄然落地成長——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稀土鋼技術在鞍鋼、本鋼進行批量試生産;引進大連理工大學科研成果,遼寧森遠增材製造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産品填補了我國移動式激光3D打印技術的空白;中科院在遼科研院所的智慧製造創新研究院、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和特種機器人中心均在建設當中……

過去,人們常用“墻裏開花墻外香”來形容遼寧科技成果轉化的情況。聚焦科技成果轉化不暢這一痼疾,我省將2017年確定為“科技成果轉化年”,實施“成果轉化促進行動”,通過做好全過程服務,全力打通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最後一公里”,讓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在省內轉化科技成果3035項,省內轉化率達到52.1%。

“系統部署+建立體系”做好頂層設計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部署,相關部門想方設法,力圖實現重大突破。

省科技廳專門成立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赴各高新區、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調研,制定方案,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提出了“政府搭臺與市場運作”等6個結合的工作原則,明確了成果轉化7項工作指標和10項重點任務,科技成果轉化由此進入各市考核督導項目,各市全年、每季度、每月均有任務指標和工作目標。

為促進我省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實落地,省科技廳加大了相關政策的宣傳培訓力度,使廣大科技人員充分了解掌握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的優惠政策,極大激發了廣大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的積極性。同時,我省選擇16家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試點,遼寧科技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和省農科院科技成果省內轉化率達到75%以上。

與此同時,我省全面深化産學研合作,充分發揮遼寧與“兩院十校”(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的戰略合作優勢,共建技術轉移體系。其中,省科技廳與中科院瀋陽分院簽訂協議,共同推進中科院技術轉移服務對全省地市進行全覆蓋。目前,瀋陽、大連等11個城市已建立了技術轉移分中心,建立了一支近70人的專職技術轉移隊伍。截至去年11月底,中科院在遼科研院所省內轉化成果364項,合同額1.95億元,省內轉化率39.39%,較2016年度增長了11%、較2015年度增長了近20%。

此外,我省還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大力推進17家大學科技園發展。制定新的大學科技園評價方法,推動大學科技園“開放式”建園,採取校地共建、一校多園、一園多校等多元化發展方式,促進成果轉化。

“線上+線下”雙向推送精準對接

“墻裏開花墻外香”,原因有多方面,信息不暢是其中之一。

基於這種情況,省科技廳細化服務,廣泛徵集企業技術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把這些成果轉化供需信息進行“雙向推送”。一方面,把專家成果信息細分,按産業分門別類製成成果“菜單”,方便企業“點菜”;另一方面,將企業基本情況提前向相關高校科研院所推送,便於高校科研院所“備菜”。同時,精心組織“線上+線下”精準對接活動。一年來,企業對參加成果對接活動的態度,實現了“要求企業參加——企業要求參加——企業競爭參加”的可喜轉變。

按照細分産業製成的《産業科技需求情況表》和《院校科技成果彙編》,省科技廳將供需雙方信息進行了充分的互換和推送。據統計,2017年省科技廳共徵集企業技術需求1900余項、省內外院校成果5200余個,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辨別技術成本,為精準、有效對接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省科技廳在全省範圍內舉辦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110場,開展了“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地方行”、“兩院十校”系列對接、重點産業成果推介、深入重點國企對接、縣域經濟特色對接、“企業家院校行”等六大主題對接活動,組織省內外60余家院校、400余名科研人員、2000余家企業、40余家技術轉移機構參與對接活動,現場達成合作意向600余項。

同時,省科技廳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信息綜合服務平臺”,發佈科技成果、技術需求、領域專家、仲介機構、對接活動、成果轉化政策等信息,拓寬供需雙方溝通渠道,形成了“線上+線下”長效對接機制,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對接會。

此外,省科技廳引入多家科技仲介服務機構作為第三方,通過市場機制提供專利、成果定價評估、研發費用歸集等全過程服務,提升了對接活動的實效。2017年,全省登記技術合同成交額預計達396.75億元,同比增長16.42%。

“創新鏈+産業鏈”有機銜接成果轉化

為促進科技成果省內轉化,我省在細化全過程服務的同時,圍繞八大産業科技攻關的66個重點方向,運用省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特別是直接投資基金,促進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轉化。同時,通過市場化運作,社會資本也加大了投入科技成果轉化的參與度,並通過政策引導使企業積極加大創新投入,加快成果轉化。

瞄準省內院士、長江學者重大科技成果,去年,一批産業帶動力強、技術水平高、示範效應大、應用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在我省落地、轉化和産業化,有效促進了我省創新鏈和産業鏈的有機銜接。

東北大學與朝陽天馬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在朝陽縣建立了朝陽東大礦冶研究院。研究院擁有研發人員100余人。依託東大礦物加工工程學科優勢,以技術裝備一體化為核心,研究院將面向行業客戶提供礦産資源高效利用解決方案、工程建設及相關技術諮詢與服務等。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高壓輥幹法制粉系統和複雜難選鐵礦石懸浮磁化焙燒中試系統已投入使用。

東北大學王國棟院士及團隊與遼陽市政府及相關企業經對接洽談後,遼陽市政府、東北大學、遼寧華信鋼鐵集團共同簽約成立東北大學鋼鐵技術成果轉化中試基地——遼寧鋼鐵共性技術創新中心,該中心預計投資4.9億元,將建設填補國內空白的直接還原冶煉短流程一體化中試生産線,可形成年産近10萬噸直接還原鐵以及高端軸承鋼等優特鋼生産能力。

中科院金屬所張海峰研發團隊與企業合作成立的遼寧金研液態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已落戶瀋陽高新區。公司利用中科院金屬所核心技術,進行非晶合金壓鑄成型項目的開發和産業化,一年來完成合同額6000余萬元。由於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其開發的非晶複合材料産品已在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記者/王笑梅)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