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林業局局長:全面提升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水平

2018-01-12 13:56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全面提升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水平
——訪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林業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各項改革不斷深化,森林面積持續增加,資源保護全面加強,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綠色産業快速發展。

如今,林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針對當前林業發展形勢、今後一個時期的總體謀劃思路,以及如何大力推進新時代林業現代化建設等焦點問題。近日,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挑戰諸多但面臨新機遇

“林業發展水平落後,生態資源總量不足,已成為我國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産品短缺的重要原因。”張建龍指出,雖説林業仍然是國家現代化建設中的短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為突出,制約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現代化進程,也無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但是,應該看到,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任務十分繁重,面臨許多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了安排部署。林業現代化既是國家現代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生態興則文明興,國家強林業必須強。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良好的生態、發達的林業。”張建龍強調,各級林業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林業發展水平離這樣的目標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必須再接再厲、埋頭苦幹、迎頭趕上,林業絕不能拖國家現代化的後腿,全體務林人應該有這樣的責任擔當和廣泛共識。要舉全行業之力,集各方面之智,堅定不移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林業改革發展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這就是新時代林業的根本任務,各級林業部門必須以此統領林業工作全局,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務求全勝。

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中,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戰略位置,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建設美麗中國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理念。

“這些重大理論創新和戰略部署將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産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對林業的影響也將是深層次、全方位的。只要抓住機遇,科學謀劃,全力推進,林業就一定能夠實現更大發展,與國家同步實現現代化。”張建龍如是説。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我們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的戰略安排。這意味著,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提前了15年,到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實現現代化。隨著國家現代化的加快,林業現代化必須提速,原定2050年的發展目標需要提前到2035年實現。

要提前實現這些目標,國家需要採取更為有力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快林業發展,儘快補上國家現代化中林業這塊短板。同時,到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美麗中國是主要標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基本特徵。

張建龍稱:“而林業在建設美麗中國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則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建設動力改革紅利“雙推”

“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表明,我國穩定解決溫飽之後,消費正在升級,人民期待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張建龍表示,13億多人對優質生態産品的巨大需求,必將産生強大的拉動力,帶動林業不斷提升生態産品生産能力。“這就像當年糧食緊缺一樣,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農業生産,以確保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生態産品不可或缺、無法替代,也不能進口,只能立足國內滿足人民需求。多年來,為改善生態狀況,提高生態産品生産能力,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支持林業改革發展。

同時,隨著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的多元化和生態産品價格形成機制的科學化,生態産品交易變現將會更加便捷可行,更多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將會進入林業,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張建龍説,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林業可以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繼續深化各項改革,進一步解決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等問題,構建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為林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好保障。

同時,隨著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善,特別是一系列帶有強制性的目標任務、考核辦法、獎懲制度的建立健全,制度的引導、規範、激勵、約束作用將不斷顯現,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行為將更加規範,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保護自然生態、推動林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提供有效抓手搭建廣闊舞臺

黨的十九大提出,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為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林業主要工作領域在農村,主要從業人員是農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可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也必將有力地推動林業現代化建設。”張建龍稱,特別是,振興鄉村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林業。

為滿足城鄉居民對綠水青山的巨大需求,就必須依靠鄉村這片廣闊天地,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能夠安居樂業,讓城鎮居民方便尋找鄉愁。而在這方面,國內外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鑒。

比如日本的生態村建設、韓國的新農村運動,都把保護生態作為振興鄉村的重要著力點,實現了鄉村振興與生態改善良性互動。

張建龍以浙江省安吉縣為例,指出他們在認真踐行“兩山”理論,積極做好山水文章,走出了一條依靠生態優勢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我們堅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必將有力地促進生態改善和林業發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説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全部脫貧。

據了解,我國60%以上的貧困人口集中在山區林區沙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難點。大多數貧困地區最突出的優勢是生態,最適合的産業是林業。

張建龍説,近幾年來,中央和地方統籌整合資金,積極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産業扶貧,有力帶動了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尤其是林業,成為扶貧開發的最大亮點之一。

在山西省,通過成立貧困人口占多數的專業合作社,從事造林綠化和森林管護經營,幫助貧困人口實現長期穩定脫貧。雲南省貢山縣選聘生態護林員2500多名,促進了全縣76.8%的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而湖南省邵陽縣,則是種植油茶65.4萬畝,年産值14.5億元,帶動3.1萬人脫貧,佔全縣脫貧人口的34.8%。寧夏等地將易地扶貧搬遷騰退的土地用於恢復生態,林草植被快速增加,生態狀況明顯好轉。

“可以預見,隨著精準扶貧力度的不斷加大,貧困地區將會獲得更多的政策、資金、技術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全面加強,林業林區生産條件將會繼續改善,生態護林員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森林資源利用方式將會更加綠色,這些都將為林業現代化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張建龍強調。

科學謀劃指導力爭實現“三目標”

如今,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國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必須針對國內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嚴峻形勢,從國家層面採取更為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全力維護國家森林生態安全。同時,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生態治理,主動貢獻中國智慧和方案,推動相關國際規則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發展,可以為國內林業發展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張建龍介紹説,根據黨的十九大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當前林業發展水平和人民對良好生態的需求等因素,必須對新時代林業發展目標進行科學謀劃,以更好地指導全國林業現代化建設。經過初步測算和論證,提出如下預期目標。

力爭到2020年,林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生態環境總體改善,生態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每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95立方米,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0%,林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到70%,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積1000萬公頃,國有林區、國有林場改革和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基本完成。

力爭到2035年,初步實現林業現代化,生態狀況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森林覆蓋率達到26%,森林蓄積量達到210億立方米,每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05立方米,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38%,林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到85%,濕地面積達到8.3億畝,75%以上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林業現代化,邁入林業發達國家行列,生態文明全面提升,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森林覆蓋率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森林蓄積量達到265億立方米,每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120立方米,鄉村綠化覆蓋率達到43%,林業科技貢獻率達到72%,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到100%,濕地生態系統質量全面提升,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全部治理。(記者 胡利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