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改革調整發力,遼寧夯實經濟築底企穩之“基”

2018-01-16 15: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瀋陽1月16日電(記者 馮雷、王炳坤、汪偉)一季度GDP增長2.4%,前三季度增長2.5%,1至10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2015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過去一年裏,遼寧多項經濟指標逐漸回暖。這個省以改革、調整、創新為抓手,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工作部署,夯實經濟築底企穩之“基”,開始走出一條平滑上升的曲線。

止跌、企穩、回升

遼寧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已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且增幅有所擴大;進入11月份,這一指標繼續保持7%以上的增速。此前,遼寧省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在一季度、上半年實現GDP正增長基礎上,下半年經濟仍在走高,折射築底企穩的好勢頭。

經過30多個月的持續低迷,遼寧工業經濟也止跌向上。遼寧省工信委副主任高巍介紹,去年遼寧工業可以用“穩、升、新、優”來概括。“穩”表現在工業用電、貨物運輸等表徵性指標一直穩定上行,工業品價格指數不斷走高,大型骨幹企業支撐作用增強,工業稅收佔全省總量的半壁江山。“升”表現在工業利潤水平大幅上升,去年前3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維持高位,實現利稅同比增長19.8%,其中利潤增長69.6%。“新”表現在新産業、新技術、新模式得到發展,全省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8%,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增長較快。此外全省工業結構佈局不斷趨優,裝備製造業按照“高端化、成套化、智慧化”方向,圍繞8大重點領域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高端裝備製造佔比達18%。

除了速度回升,遼寧經濟運行質量也在向好。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6.2億元,同比提高8.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4.7%,增速提高3.5個百分點。

中央支持有力 地方調整發力

遼寧經濟由涼轉暖,既離不開中央相關政策項目的有力支撐,也得益於遼寧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工作部署,向改革、調整、創新發起衝鋒。

受經濟數據擠水分、民間投資下滑等影響,去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固定資産投資總額仍有下滑。但是一批中央項目加大投入,讓下滑勢頭大幅緩解,增強了遼寧經濟調結構、提檔次的後勁。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遼寧著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去年超額完成煤炭、鋼鐵、水泥等行業去産能任務,化解房地産庫存近千萬平方米,推動企業擴大直接融資降杠桿,以“營改增”試點、取消部分收費項目、推動電力直接交易等方式,降低企業負擔260多億元。

本鋼集團董事長陳繼壯介紹,本鋼在供給側改革中調整産品結構,由過去主要生産大路貨,到如今生産汽車、家電等高端用鋼。

遼寧省去年重點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債轉股、事業單位轉企、企業降本增效以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改革,讓一批企業漸入佳境。數據顯示,2017年前11個月,遼寧180戶省屬及各市重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607.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32.4億元,國企收入和利潤已連續11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

全面振興仍需補齊短板

經濟開始回暖,但基層幹部和專家學者也提醒,振興道路上仍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區域發展不平衡、民營經濟不充分等短板,還需要深化改革來補齊。

在遼西阜新市,縣鄉財政“分灶吃飯”改革已經推開,其改變過去縣與鄉鎮實施多年的財政收入總額分成的方式,將與經濟發展相關的部分稅種下劃至鄉鎮,並將人員工資、運轉經費交由鄉鎮自行負擔,既向基層傳導壓力,也賦予其財政和工作的自主性。阜新市常務副市長郝建軍説,遼西北、縣域經濟是發展的短板,在財力、工業基礎等方面都存在先天弱勢,“因此要想補齊短板、構建後發優勢,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改革這個‘必選項’。”

圍繞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的弱項,近年來遼寧全力構建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旨在打造適合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在遼寧朝陽北票市經濟開發區,與去年年初不少廠房剛剛開建大不相同,如今許多已建成封頂,進入到添置設備試生産階段,這個縣級市從江浙地區引入的汽摩配産業,入駐企業規模也由去年年初的80余戶增至105戶。在北票市委書記張秀軍看來,東南沿海部分産業向這裡轉移已成趨勢。“保持好這一勢頭,關鍵靠改革,靠營商環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東北深化改革還有很多任務,包括激發民間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活力,深化國企改革等。針對當前原材料價格上揚帶來的市場利好,他建議各級政府久久為功,繼續過“苦日子”發力體制機制改革和産業結構調整,培植支撐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