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央企運行質量全面改善

2018-01-18 07:1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利潤總額過百億企業達四十一家
央企運行質量全面改善

2017年,中央企業交出了一份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成績單——收入效益雙快增長、創歷史新高,98家央企中利潤總額過百億元的企業達到41家,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行業企業對央企整體效益貢獻率超過40%。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在17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央企運行質量全面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特別是去産能、處置僵屍企業以及去杠桿措施的全面實施,使央企結構更優、肌體更健康。

累計處置“僵屍企業”和治理特困企業1200戶

處置“僵屍企業”、治理特困企業,是解決結構性矛盾、推動央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沈瑩介紹説,國資委于2016年啟動了“處僵治困”工作,對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做了摸底,確定了2041戶“僵屍企業”和“特困企業”,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這些企業的“處僵治困”。這些企業普遍經營困難,有的經常停産、有的持續虧損、有的資不抵債,對央企整體經營效率有很大制約。目前已累計處置“僵屍企業”和治理特困企業1200戶。同時,2017年央企提前超額完成去産能全年目標任務,共化解鋼鐵過剩産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産能2703萬噸,主動淘汰、停建、緩建煤電項目51個,煤炭資産管理平臺公司整合煤炭産能1億噸。

沈瑩表示,“處僵治困”堅持三大原則:一是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優勝劣汰出清扭虧無望、沒有生存能力的企業。二是一企一策原則,因企施策。三是多措並舉原則。從處置方式看,主要是兼併重組改造一批、強化管理提升一批、清理淘汰退出一批,堅持多兼併、少破産。國資委為此採取了清單式管理、臺賬式監測,即把每一個企業怎麼“處僵治困”都建立清單,2041戶企業都建立了臺賬,並按季度對處置進展情況進行跟蹤。

“壓減”企業戶數、減少層級是本輪央企結構調整的一大亮點。2016年,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對中央企業提出了3年要“壓減”20%的法人戶數、壓縮管理層級的要求。到2017年年底,中央企業已累計“壓減”法人8390戶,減少的比例達到16.08%,其中2017年一共“壓減”5568戶。從“壓減”的方式看,8390戶裏面有54.6%的企業進行了工商登出和破産退出,實現了市場出清;大約25%的企業在集團內和一些優勢企業進行了重組兼併;有21%的企業轉讓了控股權。從“壓減”的效果看,多數企業特別是市場出清的企業都是不盈利或虧損企業,壓減後對整體效益抵衝影響大大降低,同時減少了人員和管理費用,對效益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2018年將繼續推進“壓減”,目標是到年底“壓減”進度達到18%。

央企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國企打贏三大攻堅戰的重點。2017年,央企資産負債率穩中有降,到年末平均資産負債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沈瑩介紹,央企降0.4個百分點來之不易,主要得益於“五控三增”防範風險措施的實施。

一方面“控”,不讓風險擴延——一控行業標準,國資委確定了能夠保證企業穩健發展的合理的資産負債率控制標準,並將標準分成三大類,工業企業為70%,非工業企業為75%,科研設計企業為65%,以更加精準地控制風險。二控財務杠桿,把98家中央企業進行業務分類,將負債水平超過了警戒線、償債能力比較弱的企業納入重點管控,從開支規模、投資規模、薪酬、成本費用(招待費、管理費)等方面從嚴控制。三控投資規模,嚴禁高負債企業的非主業投資,嚴格把控一些超越財務承受能力的企業投資。四控風險業務,對各類墊資的業務嚴格管理,包括對外擔保、委託貸款、融資性貿易業務等。五控財務風險,對個別風險比較高、資金鏈比較緊張的企業,進行實時監管。

另一方面“增”,通過優化結構實現良性發展——一是增股權融資,2017年中央企業通過股票市場和産權市場融資超過3500億元,對央企資本結構有很好的優化。二是通過債轉股增加資本,目前已有17家中央企業和有關機構簽訂了債轉股的協議,債轉股的框架協議達到了5000億元,其中已經有40%的項目落地。三是通過提高效益增加資本積累,靠自己創效來增加資本。2017年中央企業的效益超過1.4萬億元,對資本積累産生了積極作用。

沈瑩透露,到2020年前中央企業的平均資産負債率將力爭再下降2個百分點。“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已全面啟動了降杠桿、減負債、控風險工作,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記者 白天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