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2017GDP突破80萬億:
改革紅利釋放經濟增長韌性更強

2018-01-19 19:57 來源: 中國證券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生産總值為82.7萬億元,同比增長6.9%。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7年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四大宏觀指標都是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經濟活力、動力和潛力不斷釋放,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實現了平穩健康發展。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經濟有望延續穩中向好態勢。隨著改革紅利與政策效應的不斷釋放,經濟增長將表現出更強韌性。

消費潛力有效激發

政策效應持續凸顯

寧吉喆表示,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7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進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與2016年相比由負轉正,達到9.1%。中國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91%靠內需,內需裏六成是消費拉動。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中國經濟從投資驅動增長轉向依賴消費拉動的再平衡勢頭已經形成,消費成為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經濟向好支撐消費持續升級,消費升級拉動經濟繼續增長,這一良性循環已形成。”消費政策不斷完善,消費環境不斷改善,都有效地激發了消費潛力,將給未來經濟增長帶來新動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呈現出一種“水落石出”的效應。新消費和新服務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2017年經濟超預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除“三去一降一補”取得成效外,新動能也迸發活力,體現為新消費普及迅速、新製造快速發展、新服務茁壯成長。

劉向東認為,在消費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並呈現季度性增長,以及基建、房地産投資等傳統動能放緩態勢下,2018年消費將對經濟增長起到“定海神針”作用。預計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保持在10%左右,拉動GDP增長4.5個百分點左右。

政策效應持續凸顯

劉向東表示,2018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穩定,但在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滑影響下,經濟增長存在一定下行壓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李德水錶示,中國經濟處在上升動力和下行壓力博弈階段,2017年經濟增速達到6.9%來之不易。展望2018年,有些因素將成為經濟下行的力量,但這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比如環保加強、防控金融風險等。

在華泰證券(行情601688,診股)(20.570, 0.09, 0.44%)研究所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看來,2018年經濟整體下行壓力不大。他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轉型、動能切換的過程中,傳統動能仍是實體經濟邊際上重要的觀察變量。本輪地産週期當中,地産銷售同比增速已經見頂,地産投資今年有平緩下行壓力,但基建投資仍將維持穩健為經濟托底。從外需角度看,全球經濟處於弱復蘇進程中,進出口可能迎來持續修復。同時,最終消費表現穩定、在GDP中的佔比穩步提升,第三産業同比增速也明顯高於整體GDP,使得經濟增速中樞沒有很強的下行壓力。

發改委副秘書長范恒山表示,前期出臺和即將推出的重大改革與政策積極效應將不斷釋放顯現。近年來,為應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陸續出臺了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力減稅降費,實施十大消費行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自貿區試點等一系列改革重點和政策舉措。下一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防範化解風險、精準扶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推動三個變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等,還將陸續出臺一系列重大舉措,這些效應將不斷地釋放加速顯現,成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經濟增長韌性更強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經濟表現出新韌性,這種韌性並非依賴需求側刺激的政策托底,而是源於供給側改革的紅利釋放。憑藉新韌性,宏觀政策搭配有望加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新空間。2018年經濟將穩步實現長週期築底,消費升級、智慧製造和民生保障有望率先發力、漸成合力,構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程實表示,以新韌性為基礎,2018年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引導增長重心從需求側轉向供給側,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總量增速轉向民生福利,著力培育中國經濟的長期反彈空間。一方面,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將延續,保持“短期不松、長期不緊”的特徵。另一方面,宏觀審慎監管將維持強勢,金融領域“嚴監管+去杠桿”的政策基調不會放鬆,影子銀行、資管市場和地方政府債務將是長期監管重點。此外,供給側改革、環保監管長效化和“中國製造2025”將相互促進,深化過剩産能和僵屍企業的出清,引導資源流向具備技術創新、規模經濟、範圍經濟的優質企業,加速産業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

李超認為,隨著國家統計局逐漸豐富和完善對最終消費、研發支出、第三産業等方面的統計核算口徑,我國經濟增速未來可能表現出更強的韌性。寧吉喆介紹,國家統計局正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建立高質量發展的“六個體系”,即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體系、政績考核。

機構持續看好“一帶一路”投資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正穩步進入實施階段。一些券商和投資機構表示,持續看好“一帶一路”主題下的投資機遇,預計2018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直接投資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境內外金融機構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大對相關基建項目的支持力度。

基建熱點料持續

安信證券分析師蘇多永指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經濟、調整産業結構、改善投資環境、優化能源結構等剛性需求較大,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響應並有效促進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

從整個建築行業來看,“一帶一路”倡議也為中國建築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西南證券分析師顏陽春表示,過去二十多年中,中國建築企業的快速發展更多是依賴於國內市場突飛猛進的投資帶動,近年來建築行業投資下行,“拐點”似乎已經到來,建築行業急需尋找出路。“一帶一路”及周邊國家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中國建築工程企業通過在交通、電力和房建等領域的優勢將建築産能外輸。“一帶一路”拓寬了建築業的發展和投資領域,引導建築業和相關企業將業務範圍擴展到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

以鐵路工程為例,平安證券分析師黎焜指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與沿線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工程,“一帶一路”引領我國鐵路建設不斷走向海外。

金融機構發力

“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例如新疆轄區銀行業堅持“一企一策 因地制宜”,為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量身定做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支持一大批本土企業通過鏈條式轉移、集群式發展、園區化經營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産能合作。

新疆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俊壽介紹,截至2017年11月末,新疆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支持319個客戶、1304個項目,表內外融資餘額505.33億元,較年初增加15.81億元,增幅3.23%。助力中泰化學、美克化工等企業搭上國際貨運班列進入東盟市場,首趟公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貨運通道大貫通,大大縮短了烏魯木齊到太平洋的距離,降低30%的運輸費用。

崑崙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閆宏介紹,在助力“一帶一路”戰略方面,崑崙銀行響應“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號召,探索新疆地區信貸業務發展方向,探索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大疆內信貸投放,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氣化南疆”惠民工程、“疆電外送”能源項目、新能源産業項目等。截至2017年9月末,疆內累計投放公司貸款855億元,其中向新疆重大建設項目累計提供融資超600億元。創新推動産融結合特色發展,成功開闢中伊結算通道,創建“伊路通”國際品牌,有效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丁爽表示,多層級金融機構正參與“一帶一路”融資,其中亞投行已為18個“一帶一路”項目提供約28億美元的資金,絲路基金也已與15個“一帶一路”項目簽訂投資框架協議。中國的政策性銀行正牽頭為國內參與“一帶一路”的企業進行項目融資。預計“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銀行在滿足“一帶一路”項目融資需求方面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認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僅僅依靠中資金融機構自身的“發力”顯然不夠。在銀監會國際部主任範文仲看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資機構不能光唱‘獨角戲’,一定要搭平臺,拉隊伍,要帶動其他國家的隊伍一起唱。今後五年‘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非常巨大,如果光靠中資機構融資並不現實。”

去年12月15個熱點城市新房環比價格走勢平穩 樓市調控效果繼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了2017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12月份,“分類調控、因城施策”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效果繼續顯現,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價格均在平穩區間內變動,房地産市場總體繼續保持穩定。

劉建偉表示,從環比看,有4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降幅在0.2至0.3個百分點之間;北京、杭州和合肥3個城市持平。從同比看,有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降幅在0.2至3.0個百分點之間,這些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二手住宅方面,上海中原地産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二手住宅市場延續穩中有降格局。一線城市中,北京環比下跌0.4%,跌幅收窄0.1%;上海環比下跌0.1%,跌幅收窄0.2個百分點;廣州環比下跌0.4%,而深圳環比繼續上漲,漲幅達到0.4%。二線城市中同樣呈現跌幅收窄或者止跌,南京環比下跌0.2%,跌幅收窄0.3個百分點,杭州環比持平。雖然三四線城市環比有所上漲,但漲幅開始收窄。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賴勤表示,2017年以來,隨著各地紛紛出臺相應的樓市調控政策,因城施策的調控效果顯著。雖然近三個月房價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但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政策整體偏嚴厲,疊加個人房貸利率上浮為代表的信貸收緊,預計2018年1月房價增幅將繼續在合理區間。(作者 倪銘婭 實習記者 趙白執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