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探索高寒地區礦區復綠與生態恢復 33.5平方公里礦區植被恢復好轉

2018-01-24 10: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西寧1月24日電(記者 駱曉飛、王金金)記者近日從參與高寒礦區植被恢復項目的青海大學了解到,青海省以木裏礦區為試點,修復粗放發展帶來的“環境創傷”,使33.5平方公里的礦區植被恢復好轉,在探索高寒地區礦區復綠、生態恢復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木裏礦區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境內,與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相連,是目前青海省內最大的煤礦。由於長時間、大規模的露天開採,祁連山脈局部冰川和高原的高寒草甸遭到嚴重破壞,切斷了雨水和冰川融水流入河流的通道。

從2014年至今,當地管理部門先後投入20多億元,修復粗放發展帶來的環境“創傷”。據2016年8月衛星遙感監測顯示,與2014年同期相比,木裏礦區植被恢復好轉面積達33.5平方公里,佔礦區被破壞面積的90.49%,礦區環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被破壞的植被得到有效修復,生態功能開始系統性恢復。

2015年7月青海省科技廳啟動《高寒礦區植被恢復技術集成與示範》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該項目由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和採礦企業青海聖雄礦業有限公司共同承擔,項目總投資2260萬元。據青海大學副校長李麗榮介紹,該項目在礦區通過渣山坡體穩定和高寒礦區植被恢復的土壤基質處理、草種篩選、栽培技術等方面集成試驗示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階段成果。

項目負責人青海大學農牧學院教授李希來説:“研究發現,大播量(十倍左右常規播量)+重施肥(有機肥)+禾草混播+加蓋無紡布是高寒礦區復綠取得成功的關鍵栽培技術。同時,為了鞏固高寒礦區種草復綠成果,試驗表明‘圍欄禁牧+春季追肥+補播’是一項有效植被恢復的後期管理技術。”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廣民説,通過多年對礦區復綠的研究,在礦區生態恢復前期,原生草皮的異地養護和採後回植是受損土地植被快速恢復的有效措施;土地修復過程中,基質改良是核心,採用“整平直播”的方式最有效且成本較低;對恢復過程中的受損土地嚴格禁牧與肥料補施是後期管理的重要措施。

曹廣民説:“雖然現在礦區生態恢復初見成效,逐步趨向良性恢復,但實現植被功能群的穩定性仍是任重而道遠。”行業專家認為在今後對高寒礦區生態修復加大研究、監測的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企業也應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對現有礦産開採方式由露天開採向井工開採進行轉變,保護與開發並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