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轉換發展動能 “質”造實體經濟

2018-01-27 10:15 來源: 廣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時代更要有新作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轉換發展動力、提高質量效益正成為新時代的新命題。

落實中央精神,順應時代需求,今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打實産業底子,不斷調整優化結構,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

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廣西如何發力供給高質量,成為眾多代表委員的關注點。

培育新動能 推動産業結構優化

貴港市石卡産業園區,廣西華奧汽車製造公司整裝車間,一台臺新能源公交車從這裡下線,走向廣闊的市場。兩年前,華奧汽車落戶貴港,開創了貴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新格局,也帶來了貴港新興産業發展的新氣象。

“加快新舊動能的轉換,必須夯實實體經濟的根基。”自治區人大代表、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認為,近年來貴港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得益於緊緊抓住了做強實體經濟、完善産業體系這一關鍵舉措,“下一步,貴港還將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擴大産業規模,優化産業結構,持續提升工業發展水平。”

北部灣畔,海濱城市防城港,向海經濟風生水起,隨著金川、盛隆等冶金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柳鋼、中鋁生態鋁等大項目的落戶,冶金産業發展的集聚態勢已漸形成。

“依靠科技投入和技術創新,傳統産業也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來自防城港發改委的廖雲代表表示,防城港是未來廣西冶金産業二次創業的核心,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要“推動沿海冶金工業佈局取得突破性進展”,防城港將以此為契機,深入實施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加速産業集聚,延伸産業鏈條。

傳統産業要在二次創業中“鳳凰涅槃”,新興産業要在精心培育中“化繭成蝶”,這是我區工業關於重構與新生的轉型。在1月26日召開的自治區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自治區工信委副主任陳清表示,我區將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工業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不僅僅體現在工業産業的結構優化中,也體現在三次産業佔比的變化上。2017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對GDP的貢獻率達49.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高是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邁進的一個重要指標。”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商務廳廳長蔣連生表示,要從構建大市場體系、構建冷鏈物流體系、建立農産品追溯體系、推動物流配送體系等方面入手,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加快商貿服務業發展;要推動品牌消費、品質消費、打造廣西老字號,擴大綠色消費、體驗分享等消費新模式,滿足人民對高質量生活需求的增長趨勢。

創新驅動提質 從“製造”向“智造”轉變

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的驅動力量。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渠道增加科技研發投入,不斷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生産總值的比重。

“製造業在做好降成本‘減法’的同時,還應積極主動提升科技水平和生産效率,加快全球化步伐,實施智慧製造,做好補短板的‘加法’。”自治區人大代表、柳工集團董事長曾光安表示,過去5年,工程機械行業跌入前所未有的艱難時期,柳工始終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建立全球研發中心,面向市場需求研發全系列新産品,這讓柳工的産品、技術水平等都達到了國際頂尖水平。

搶抓機遇,培育裝配式建築新業態,廣西建工集團走出了“智慧製造”的新路子。“目前集團投資100億元在南寧、柳州、賀州、玉林4個設區市規劃建設4個裝配式建築産業園區,不僅推動了廣西建築業轉型發展,也提升了企業的質量和效益。”來自廣西建工集團的徐之明委員説。

2017年,廣西跑出了新時代“新速度”:參與研究的8個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是近十年獲國家科技獎項目數量最多的一年。

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科技廳廳長曹坤華説,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是要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要圍繞重點領域和重大産業問題,建立健全研發機構,積極開展重大科技攻關和新産品研發,提高成果轉化率,形成大企業“龍頭”帶動、中小微企業“特尖專精”的格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要加強産學研協同,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加快推進創業孵化,培育更多科技型瞪羚企業。

精準施策 厚植産業發展的土壤

機制不活,引不來投資,調不了結構,搞不好創新;好政策好部署不落地、不精準,停留在了“最後一公里”,就形不成實效。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開展‘降成本政策落實年’活動”“提高政策精準度和實效性”“實行‘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等等措施,宣示了政府為産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決心。

自治區政協委員、梧州神冠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周亞仙説,當前,企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來自生産成本的提高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當前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但相關政策還應針對企業性質、規模大小有所區別,這樣才能達到精準扶持企業的目的。”

自治區人大代表、自治區財政廳廳長關禮表示,今年我區將把財政支持的重心放在投入産出率和財政貢獻率較高的實體經濟上,深入實施工業強桂和質量強桂戰略,重點支持傳統優勢産業二次創業,集中財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全面提升實體經濟水平。同時,用好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專項資金和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事關我區産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項目實施、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性基礎研究等,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用足用好中小工業企業信貸引導資金,幫助中小企業突破“融資難、融資貴”等瓶頸問題。

近兩年來,我區連續打出了“41條”和“新28條”降成本“組合拳”“專業拳”,2017年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達510億元。

“今年,我區還將著力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關禮代表表示,要以政府收入的“減法”,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促進企業煥發生機活力。(記者 駱萬麗 王春楠 蔣予昕 實習生 張園園)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