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黑龍江省農村2.8萬合作社運營活躍

2018-01-27 10:47 來源: 黑龍江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增量到重質走入理性發展
我省農村2.8萬合作社運營活躍

近年來,我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呈現出數量快速增長、規模日益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層次逐步提升的良好態勢,尤其是近兩年,省政府下發了《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的意見》,出臺了《省級農民合作社規範社評定辦法(試行)》,在依法設立、産權明晰、民主管理和盈餘分配等八個方面設立規範標準。通過規範發展,合作社的實力和運行質量顯著提升,已經成為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力軍。

記者從省農委獲悉,截至2017年12月,全省各地在各級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農民合作社已達9.6萬個,是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時的24倍,其中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社1738個;各級農業部門掌握的有正常運營活動的合作社約為2.8萬個,佔登記總數29.2%。2017年新登記數量5000多個,明顯低於前幾年年度新增數量都在1萬以上的增速,更趨於理性發展。

數量變化的同時,農民合作社的領辦主體、經營規模和發展模式都發生很大變化。

從農民自發到多元領辦。全省各地涌現了能人大戶帶頭、村組幹部領辦、龍頭企業帶動、工商資本注入、涉農組織引導等多種形式。農村種養大戶、技術能人、轉業軍人、村組幹部、農村經紀人等已成為推動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力量,其牽頭領辦創辦的合作社佔到總數的52%。

從小聯合到規模經營。截至目前,全省有現代農機合作社1359個,還有89個正在興建中;其中農機裝備規模1000萬元以上的達813個,佔合作社總數的59.8%。已入社農戶16.3萬戶,合作社自主經營耕地面積1128萬畝。現代農機合作社形成了具有一定體量和規模的現代農業建設實體,集聚了現代農業建設的人才、物質、技術和資金,在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現代農業建設人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省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做出了貢獻。

從單一種植到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目前我省農民合作社經營範圍已經覆蓋優質糧食、畜牧養殖、經濟作物等優勢主導産業。一些合作社服務內容由初始的生産技術服務為主,逐步向銷售、運輸、貯藏、加工等環節延伸,有的合作社經營活動已擴展到農業産前、産中、産後等生産經營全過程,覆蓋良種引進、農資採購、生産經營、産品加工、産品銷售、品牌建設等領域。全省農民合作社從事種植業的佔70.8%;從事養殖業佔14.6%;從事技術、信息、生資、銷售等服務的合作社佔7.8%。

從鄰里親朋合作到聯合做大做強。一些合作社輻射範圍已跨村、跨鄉、跨縣,甚至跨省,在更大範圍內開展合作,在更廣領域配置資源;聯合社發展方興未艾。目前全省各類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已發展到404家。由克山縣仁發農機合作社牽頭組建的黑龍江龍聯合作社聯合社,成員已發展到879家合作社,規模經營土地達到636萬畝。

從簡單分利到多模式利益分享機制並存。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農民合作社與成員之間利益分享機制多模式並存,主要有“生産在家,服務在社”型、“保底+分紅”型、“土地折股+一次分紅”型、“土地入社+分紅”型及“混合”型。其中,“土地入社+分紅”型因其更具有合法、合理性而越來越被合作社和廣大農民所接受。(記者 張桂英)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