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地方兩會,描繪高質量發展藍圖

2018-01-29 07:2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作為觀察區域發展的一扇窗口,地方兩會觸摸著時代脈動,承載著百姓期盼;開局之年,尤須凝聚眾智、集聚眾力,成就新作為

成立會風會紀監督組,簽訂書面承諾書,甚至每日發送短信提醒;提交5年奮鬥“成績單”,描摹未來發展“路線圖”;聚焦改革發展,“新發展理念”“三大攻堅戰”等成為高頻詞彙……近日陸續召開的各地兩會上,清新的會風、務實的建言、科學的擘畫,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觀察區域發展的重要窗口,地方兩會觸摸著時代脈動,承載著百姓期盼。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週年,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兩會積極謀劃深化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展現著新時代的新氣象。從“摒棄總量情結和速度焦慮,樹立質量指標、內涵導向”,到“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再到“生態環境是面向未來的最大競爭力,必須穿‘新鞋’、走‘綠道’”……各地兩會的好聲音,直擊區域經濟發展薄弱環節和地方治理短板,映照著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中央的重大部署,必須在各地的工作中落實。綜觀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兩組數據值得關注。一是多個省份降低GDP增速目標,比如安徽就從“8.5%左右”下調至“8%以上”;一是不少省份將社會勞動生産率列入發展指標,比如北京力爭從每人22萬元提升到22.5萬元。一降一增,擠乾的是泡沫水分,增加的是質量成色。此外,海南取消部分市縣GDP、固定資産投資等考核,把生態環境保護列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事項;浙江瞄準數字經濟,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戰略門戶;雲南打出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各地因地制宜、苦練內功,正以行動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體系。

也應看到,降低增長目標不代表不要增長,高質量發展不是不要增長。從近期各地公佈的經濟數據來看,一些地方出現GDP增速顯著下滑。其中,雖有統計口徑等因素影響,但深層次原因仍在於産業結構不合理、缺乏發展新動能。傾聽地方兩會代表委員建言獻策,一個共同的呼聲是:高質量發展要注重速度、質量、結構的統一,必須突出問題導向、結合地區實際。既努力提升傳統産業競爭力,“讓老樹發新芽”,也積極培育新經濟新業態新産業,“讓新芽成大樹”,惟其如此,才能不斷催生發展新動能,為區域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激發強大正能量。

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進一步深化改革、追求高質量發展的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如果説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體現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深度、政策精度,那麼以百姓之心為心、增進民生福祉,則凸顯著發展溫度、民生厚度。新疆提出“對工作不力、作風不實、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堅決嚴肅查處”,北京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承諾年內新增學位3萬個左右,河南政協委員提議設立“廁所銀行”,動員社會參與解決農村廁所建設資金……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各地兩會傳遞出鮮明的價值導向: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是抽象的名詞,而應轉化為具體的目標與行動。

40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一紙包乾契約,為改革揭開序幕;今天,“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仍要敢闖敢試,仍要敢走新路,再創改革開放新優勢”等聲音,在各地兩會上依然響亮。堅定目標、清晰規劃、踏實奮鬥,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始終以改革創新的姿態謀劃高質量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凝聚好各方智慧與力量,不斷激蕩新氣象、成就新作為。(桂從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