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從“闖市場”到“換市場” 江蘇文化“走出去”何以精彩?

2018-01-29 19:0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京1月29日電 題:從“闖市場”到“換市場” 江蘇文化“走出去”何以精彩?

新華社記者蔣芳

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在美國林肯藝術中心連續商演27場,刷新票房紀錄;崑曲《牡丹亭》在英國倫敦Troxy劇場連演三天、一票難求;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3》在江蘇衛視與BBC同步播出,覆蓋海外受眾近1億人次……

近年來,江蘇省文化廳以“精彩江蘇”對外文化交流品牌為龍頭,從單打獨鬥出海“闖市場”到整合資源、集團作戰“換市場”,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不斷創新對外文化交流方式,拓寬對外交流路徑,在海外掀起一股“江蘇熱”。

“過去是自己闖市場,現在帶著資源換市場”

2016年9月,東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逝世400週年紀念活動期間,受江蘇省文化廳邀請,莎翁經典原版話劇《威尼斯商人》在南京上演。與此同時,湯顯祖經典作品《牡丹亭》在倫敦連演三天,一票難求。

2017年12月,“引進來”的“知音千古此心同——國際藝術家眼中的中國崑曲”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開幕,來自亞非歐洲十余個國家的中外藝術家描繪了他們眼中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劍橋大學菲茲威廉藝術博物館東方館館長林政晟感嘆:“借來扇中春色,畫出一段傷心,文化的對照與衝擊盡顯在色彩和構圖裏。”

無論是穿越400年時空的“湯莎會”,還是中外藝術家自出機杼的對照展,2013年以來,作為文化資源大省與文化消費大省,江蘇實施文化“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的戰略,江蘇藝術基金每年拿出超過1000萬元專設“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對外文化交流呈現一派勃勃生機。

江蘇省文化廳廳長徐耀新説,一直以來,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租場演出、出國鍍金等現象令人詬病,但也從一個角度折射出闖市場的步履維艱。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感慨地説:“過去是我們單打獨鬥出去闖市場,如今‘引進來’、‘走出去’同步交換市場,步伐更輕盈了。”

從各自為戰到品牌引領

近年來,我國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但也存在多地多部門各自為戰,市場和社會參與不足等問題,難以真正打入主流社會。江蘇省通過虛實結合、官民並舉,在海外搭建起了一批常態化運行的文化“橋頭堡”。

2016年11月,江蘇省與文化部共建海牙中國文化中心揭牌,已多次策劃覆蓋荷蘭、歐洲的文化活動;2017年8月底,中英雙語的全球崑曲數字博物館在英國劍橋大學運行,成為又一個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窗口;江蘇省演藝集團在日本、比利時、澳大利亞的三家海外分公司正式落地;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設立了江蘇文化産業(歐洲)促進中心;蘇州市在美國波特蘭市掛牌成立了首家蘇州企業“走出去”和城市外宣境外合作站點……

目前,江蘇省鎮江、南通、連雲港、泰州等城市已經與海牙中國文化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地方特色文化零敲碎打走出去難度大,且難以形成聲勢。有了海牙中國文化中心這樣的海外橋頭堡,走進歐洲將更加便利。”鎮江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説。

據統計,以“精彩江蘇”品牌戰略集聚合力,各地文化部門“一盤棋”,“金陵神韻”“天堂蘇州”“舞動漢風”等對外均以此為統領,僅2016年就有85批文化團組赴世界37個國家與地區開展了81個文化交流項目。

甩出去的是“水袖”,連接的是心靈

音樂雜技劇《猴·西遊記》創下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建立以來單一劇目演出場次最高紀錄,美國音樂劇嫁接中國雜技,傳達的是中國“平等”“公正”等揚善懲惡的價值觀主題;原創歌劇《運之河》歐洲巡演大獲成功,用歌聲與世界對話,呈現了大運河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江蘇衛視與BBC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3》,覆蓋海外受眾近1億人次,則呈現了一個飛速發展、色彩繽紛的中國……

在日益開放的當今時代,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同世界多種文明的對話和交流。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認為,優秀傳統文化在注重縱向傳承的同時,同樣需要重視橫向的對外傳播。“唯此,才能更好地讓世界感知中國,讓更多人聽到來自東方的聲音。”

記者採訪了解到,“精彩江蘇”品牌戰略在主動融入國際文化市場的同時,牢牢把握方向,一批“走出去”的文化産品深植民族文化的優秀基因。江蘇鳳凰傳媒集團以8500萬美元全資收購美國童書生産商PIL及其相關産業。鳳凰傳媒集團董事長張建康表示,此舉的意義在於建立自主可控的國際市場通道,培養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少年讀者。

“統籌國際國內兩種資源,用好文化交流、文化傳播、文化貿易三種方式,凝聚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江蘇正在以‘精彩江蘇’品牌為總攬,為可持續的推動價值觀輸出探索路徑。”徐耀新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