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下放“辦事權”激發基層組織活力
——多地探索農村治理體系新機制

2018-02-07 15:3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2月7日電 題:下放“辦事權”激發基層組織活力——多地探索農村治理體系新機制

新華社記者宋曉東、姜剛、侯文坤

不用出村,2分鐘就辦完了二孩生育證手續,26歲的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賈曼曼不禁感慨,“現在辦事可真方便!”。賈曼曼享受到的方便源自小崗村便民服務中心。隨著當地農村治理改革的推進,“辦事權”下放,140多項行政手續能在村便民服務中心辦理,不僅方便了群眾辦事,也激發了基層組織活力。

近年來,我國鄉村治理能力不斷強化提升,但農民辦事麻煩、費時費力,農民與村級組織間互動性減弱等問題依然存在,農村治理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記者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多地採訪發現,下放“辦事權”,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辦事,成為不少地區探索農村治理的突破口,不僅方便了群眾,增加了百姓對村級組織的黏性,也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安徽小崗村便民服務中心成立於2013年,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並及時回復,審批事項承諾時間比法定時間提速50%以上,代辦事項資料齊全的在2個工作日內上報,能當場辦理的服務事項實行即辦制。目前,便民服務中心已進駐事項140余項,日平均辦理辦結各類村民事項8件以上,絕大多數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政事項都能在服務中心辦結。

走進武漢市黃陂區祁家灣街道李橋村的便民服務中心,雖然地方不大,但儼然是一個門類齊全的“政務服務大廳”,勞動保障、社會救助、農業服務、計生、黨群服務等幾個窗口分類有序,基本囊括了村民日常需辦理的事項。“群眾動動嘴,幹部來動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李橋村黨支部書記李全鋒説。黃陂區通過向鄉鎮、村一級簡政放權,實現了服務下沉,打通了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群眾在家門口辦得了事、辦得成事,解決了農村群眾辦事難、辦事貴、辦事煩的問題,村委會的職能也實現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下放“辦事權”不僅引導幹部工作方式和工作思維發生改變,也搭建起了一個社會治理的新平臺。為了更好地推進“辦事權”下放,河南省鄧州市搭建了一個覆蓋各個行政職能部門信息資源的“農村大數據”網絡,對全市626個村(社區)、6125個網格進行人口數據採集,共採集人口數據174萬多條、各類社會組織信息2252條、社會部件信息21.6萬條,實現了市、鄉、村三級聯網,這成為基層政府服務群眾的一個新平臺。

去年7月,鄧州市將升學報名系統接入大數據平臺後,全市所有中小學入學報名、招生都在平臺上陽光進行,解決了入學難、“走後門”的問題。根據規劃,未來鄧州市還將利用這一大數據系統,提供農産品銷售、醫療救助等各項服務,農村大數據系統將成為嵌入群眾生産生活的新平臺,政府開展基層治理的新渠道。“農村大數據系統平臺的建立,不僅為基層治理創新搭建了平臺,也成為未來為群眾提供經濟發展、生活服務的重要載體。”鄧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有印説。

鄧州市委書記吳剛表示,下放“辦事權”既深化了簡政放權改革,也優化了基層政府服務能力,切實滿足了群眾的辦事需求,激發了基層組織活力,密切了幹群關係,夯實了基層堡壘,是農村治理體系建設的積極探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