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農曆時間裏體驗“文化生物鐘”

2018-02-15 12:1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題:在農曆時間裏體驗“文化生物鐘”

新華社記者 馮源

子夜鐘響,歲次戊戌,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傳統佳節春節。儘管中國改行公曆已有100餘年,但是每到春節,我們總按照農曆安排生活:“初一拜大年”“初二回娘家”“初六得呆家裏準備上班了”……

事實上,進入臘月,我們就逐漸回歸農曆。清脆的童音,報出一個個農曆紀日:“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而到春節,我們正式進入了農曆時間。

從花開花落到雄雞報曉,從北雁南飛到巨鯨洄遊,科學家將生物生命活動的週期節律性稱作“生物鐘”。它來自生物基因,切合自然節律。而在中國社會裏,每年都會啟動的農曆時間,背後也像有“生物鐘”在調節控制。

這一“生物鐘”的動力,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傳統。這一“生物鐘”的動力,維繫在代際的文化傳承。文化傳承也包括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當長輩準備年夜飯時,過年的場景就印入小輩的腦海,當父母牽著孩子出門拜年時,他們的接力棒終有一天會要交給慢慢變大的“小手”。

事實上,除了春節之外,農曆時間還有一些,如元宵、端午、中秋、重陽……這些日子西方人也許不在意,但對中國人來説卻很重要。每當此時,中國人會自我校正“文化生物鐘”,守護傳承著中華文化傳統,縱使外界滄桑巨變,內心依舊故我,而不斷推陳出新。

健康的生活需要合乎“人體生物鐘”,詩意的棲居則離不開“文化生物鐘”。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重溫先賢思想,體驗民俗民風,在互致問候中迎接新春到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