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南陜州:地坑院裏走出的文化致富路

2018-02-22 13: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2月22日電(記者 李文哲 王林園)“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這句話説的就是河南陜州地坑院——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作為古代人們穴居方式的遺留,陜州地坑院卻衍生出獨特的民間文化,走出一條文化致富路。

“梆梆梆……”在陜州地坑院的一個庭院裏,只見民間藝人朱秀雲在案幾上平鋪一塊粗布,放上一種植物的葉莖和花瓣,用木槌敲打,幾分鐘就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案,花色樸素大方。

這是豫西農村一種傳統的印染技藝——捶草印花。“粗布清洗晾幹後,得在地裏找‘芊棒棒草’的葉子。”朱秀雲説,把這嫩葉的形狀、脈絡印在織布上後,還要再固色,一件捶草印花作品才能完成。

朱秀雲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小時候媽媽就做過這種衣服,那時候年齡太小記不清。”朱秀雲説,後來她四處尋訪老藝人,才將這種瀕臨失傳的技藝整理出來並傳給後代。

時逢春節,第二屆陜州燈會開幕,地坑院裏的遊客比往常多了許多,朱秀雲的印花作品臺前也聚集了不少遊客。“白天可以鑒民俗,晚上可以賞花燈,初一到初四,我們景區已累計接待遊客突破12萬人次。”陜州地坑院景區總經理張春紅説。

早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作為傳統的農業種植鄉鎮,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陜州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在城鎮化過程中,不少地坑院被荒廢,捶草印花、以黑色為主的剪紙、板腔音樂鑼鼓書……傳統民間技藝一度瀕臨失傳。

怎麼辦?以地坑院為載體,以傳統文化為內涵,打造龍頭景區,振興鄉村旅遊。不僅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為遺産保護提供物質保障,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享受豐富的精神食糧。

2016年5月,由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的陜州地坑院景區開業。景區內,藝人們展演民間藝術吸引了大量的遊客,也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致富,昔日耕田種地的“泥腿子”端起了“文化碗”。

在張汴鄉曲村的農家樂“陜垣人家”,70多歲的薛菊蓮正在灶前忙碌著,為遊客準備“陜州十碗席”。

薛菊蓮一家世代居住在曲村地坑院,自己的院子有上百年的歷史。借著地坑院旅遊機遇,她的孩子們籌資把院子整修了,辦起了農家樂,生意很是紅火。

據統計,截至目前,陜州區累計從事鄉村旅遊相關産業1200戶、5600余人,人均年增收8600余元。其中,陜州地坑院景區開業以來,有效帶動周邊的曲村等10余個村群眾致富,累計有820戶從事農家樂、手工剪紙、售賣土特産等,年人均實現增收1.8萬元。

陜州區委書記駱玉峰表示,將繼續依託陜州區厚重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優美的自然山水,做活全域旅遊,全面整合、深度開發地坑院、礦溫泉、崤函古道、空相寺、甘山等旅遊資源,精心打造“陜州燈會”等文化名片,持續提升陜州旅遊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