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確保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內
基本無違法建設

2018-02-24 09:28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月23日上午,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促進首都生態文明與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市領導張工、隋振江、盧彥、楊斌就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水環境治理和綠化、大氣污染治理和交通擁堵治理等工作進行部署。其中提到,今年要持續推進以拆違為重點的整治工作,全市拆除違法建設建築面積4000萬平方米,確保新生違建“零增長”,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範圍內基本無違法建設。

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1400個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工説,今年本市將持續推進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大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製造業企業調整退出力度,2018年疏解退出500家。疏解提升市場159個、物流中心17個,實現三環內區域性專業市場疏解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啟動北京聯合大學新校區規劃選址,抓緊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等新校區建設;實現天壇醫院新院區運行及老院區騰退,紮實推進北京口腔醫院整體遷建和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二期等項目建設。

聚焦功能提升增強獲得感是今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重點任務之一。大力“留白增綠”,把拆違騰退土地作為增加城市綠色空間的重要抓手,實施拆后土地還綠1600公頃。加快建設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溫榆河濕地公園等一批大尺度公園。加快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全市建設提升基本便民商業網點1400個,加快建設集蔬菜零售、早餐、社區超市、末端配送、美容美發、洗染、家政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綜合體。加強城市規劃設計,統籌好街區疏解整治與“留白增綠”、見縫插綠、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和商業便民設施、人居環境改善等規劃設計,加強城市修補和生態重塑。

完成核心區615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務

副市長隋振江説,今年將繼續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嚴格落實街巷設計導則,統籌拆違和開墻打洞等難點工作,完成核心區615條背街小巷整治提升任務,推進中心城區及通州區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繼續推進架空線整治,完成核心區主次幹道通信、電力、路燈、電車架空線入地,三環路內主次幹道通信架空線入地,實施支路衚同架空線規範梳理或入地。繼續開展廣告牌匾專項治理,做到拆設同步、穩步推進。力爭三年內分批解決建成區無燈道路問題,有序開展長安街、二環路等景觀照明改造提升。

今年還將大力推進垃圾分類,全市垃圾分類示範片區覆蓋率要達到30%。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探索農村地區垃圾分類有效模式,加快推進門頭溝、懷柔、延慶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區創建工作。加快推進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實現每日新增焚燒處理能力7150噸、餐廚垃圾處理能力710噸,年新增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能力100萬噸,全市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8%。大力實施廁所革命,重點實施街巷衚同、城鄉結合部、農村等平房區公廁改造升級,全面完成全年580座各類公廁服務品質提升任務。

全面完成非建成區8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

副市長盧彥表示,今年,本市將深化落實河長制,全力打好碧水攻堅戰,全面完成非建成區8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完成新建污水收集管線420公里、再生水管線100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線225公里;加快開工建設垡頭、五里坨等10座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和新建再生水廠工程。

今年還將持續增加城鄉總體綠量,全面啟動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全年新增造林綠化面積23萬畝,新增城市綠地600公頃。城市建成區重點建設城市森林5處、小微綠地21處,建設城市休閒公園10處,林蔭大道、景觀大街35條,新增健康綠道100公里。平原地區圍繞新機場、冬奧會、世園會周邊等重點區域,實施大尺度森林濕地建設9.95萬畝。全面啟動淺山區造林綠化三年行動計劃,完成造林綠化8.7萬畝。

全面加快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建設,實施綠化面積6.05萬畝。同時圍繞京津保中心區過渡帶、張承生態涵養區等重點區域,恢復和新增濕地2200公頃。繼續營造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10萬畝。

完成PM2.5精細化來源解析精準施策

“要緊抓重型柴油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難點,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力爭PM2.5濃度繼續下降。”副市長楊斌表示,今年抓好工程治理,重點是退出500家一般製造業企業、動態清零“散亂污”企業;實施以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為重點的企業環保技改工程;完成45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基本實現全市平原地區“無煤化”,並向淺山區延伸。完成PM2.5精細化來源解析,更具針對性,更加精準施策。以街鄉鎮為單元,實現PM2.5、粗顆粒物自動監測的“全覆蓋”,並試點監測二氧化氮、揮發性有機物,服務街鄉鎮精細化治污。

交通擁堵治理方面,今年本市將啟動地面停車規劃編制,推進地下空間分層建設公共停車場試點;啟動核心區靜態交通秩序專項治理,組建靜態停車秩序管理專業隊伍,實現15分鐘巡查頻率,有效整治違法行為。設置以“人的出行”為核心的綜合交通指數、停車、交通秩序等評價指標,試點開展區級和街道層面的交通綜合治理效果評價,將交通治理的重心進一步下沉至各區、街鄉。同時還要提升智慧交通水平,繼續實施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主幹道路信號燈綠波工程,優化調整100處路口及聯絡線關鍵節點信號燈配時,在重點擁堵路口探索實施反溢流信號燈控制系統,開展路口可變導向車道建設。加快構建連續安全的自行車和步行網絡體系,完成900公里自行車道治理,通過GPS、電子圍欄管理規範共享自行車停車秩序,完善人行步道系統。(記者 徐飛鵬 武紅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