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專家:去年空氣質量改善
“八分人努力、兩分天幫忙”

2018-02-27 21:5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高敬)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27日表示,在京津冀、長三角兩個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的貢獻中,人努力佔80%以上,天幫忙在20%以下。

在當天環保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賀克斌介紹,通過模型分析,相比2013年,2017年因為氣象條件略有轉好,可以導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下降5%,長三角地區下降7%。實際監測數據表明,這五年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下降39.6%,長三角地區下降34.3%。

2016年進行的“大氣十條”中期評估提出兩個難點:一是北京市要完成2017年PM2.5年均濃度降到60微克/立方米左右難度很大;二是冬季重污染天氣非常突出,必須下大力氣降低採暖期的重污染峰值。

對此,環保部先後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賀克斌介紹,按這兩個減排方案,北京市PM2.5濃度可以由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63微克/立方米左右。事實上,由於氣象條件更加有利,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15微克/立方米,超過預判結果。

據悉,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由約1500名科學家和一線科技工作者組成攻關隊伍,成立了28個工作組,針對“2+26”城市開展長期駐點研究、提供技術指導。

他介紹,攻關聯合中心目前第一次針對“2+26”城市建立了精確到區縣一級精細化的污染源排放清單。“2+26”城市佔全國國土面積不到3%,卻排放了全國10%以上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顆粒物。

同時,攻關聯合中心進一步確定燃煤、工業生産和機動車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重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中,燃煤排放是冬季的首要來源,對重污染期間PM2.5的貢獻可以達到30%至50%,個別城市燃煤的貢獻達到50%。

專家研究認為,秋冬季PM2.5的快速增長可概括為本地積累、區域傳輸、二次轉化三種形式。由於區域燃煤治理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氮氧化物治理的重要性凸顯出來,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減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