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2018-03-14 07:2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從中國的成功經驗中尋找新路徑”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生態文明建設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在人們持續55年的造林後,變成了廣袤林海、固碳減排的“天然氧吧”,堪稱世界奇跡。2017年12月5日,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環保最高獎項“地球衛士獎”。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效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認可。圖為塞罕壩美景。新華社發

“中國目前正在建立獎懲制度,鼓勵城市改善空氣質量。”路透社日前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展給予關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生態環境狀況逐步好轉。制定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個“十條”並取得紮實成效。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重點城市重污染天數減少一半,森林面積增加1.63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近2000平方公里,綠色發展呈現可喜局面……中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國際人士紛紛予以積極評價。

“中國的生態文明進步將助推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韓國地球治理研究院院長貝一明表示,中共十九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發展大計,中國下定決心走綠色發展之路,絕不僅僅是説説而已,而是已經切實落實到行動之中。“中國推動綠色發展革命,其歷史意義將不亞於工業革命。中國的生態文明進步不僅意味著中國百姓的生活將顯著改善,而且將助推全球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

泰國瑪希隆大學社科人文學院院長勒蔡·斯恩源認為,中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採取的重大改革舉措,正在為世界確立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探尋可持續發展之路,需要將目光轉向東方,從中國的成功經驗中尋找新的路徑”。

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庫恩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對中國環保問題的跟蹤已有20年。今天的中國環境有了很大改善。中共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了國家層面的發展目標——生態文明建設被列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綠色發展同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一道,被列入指導中國下一步改革發展的新發展理念。“中國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措施很有效果。舉例來説,今天中國政府對污染企業拿出的經濟懲罰措施,能真正起到實效。”

經常去中國實地考察的日本麗澤大學客座教授三潴正道最近去了一趟青海省的日月山,那裏平均海拔超過3500米。儘管自然條件惡劣,但當地民眾植樹建設美麗中國的熱情深深感染了他。

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中國業務總監賈韋德·阿赫塔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體現了中國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理念的決心,對於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核心政策,中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北京的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地鐵線路更多了,人們的出行不僅便捷,而且環保。”比利時比中協會副主席安娜·登格魯丹伊森最近剛從北京回來,她這樣感慨説。登格魯丹伊森創辦了比利時弗拉芒語版《今日中國》雜誌,幾乎每年她都會到中國采風,對環境和生態問題格外關注。登格魯丹伊森表示,過去5年來,中國政府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核心政策當中,把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作為衡量經濟社會綜合發展的重要指標,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我相信,未來的中國將會更加美麗。”

在三潴正道看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了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出臺了多項舉措改善環境,比如通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設定了重點生態功能地區。此外,中國在環保方面的法律規範不僅針對企業,也加大了對地方政府的監管,體現了中國共産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定決心和鮮明態度,這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舉措。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中心主任胡裏奧·裏奧斯表示,中國無論是在執政理念還是在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等方面都表現出了積極明確的變化。“中國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清醒準確的認識,對解決這些問題投入了大量資源,制定了中長期規劃。這些都讓人們相信,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將在未來取得更多令人讚嘆的成就。”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展現引領作用”

“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果日新月異,令全球受益。其他國家應該積極向中國學習。”貝一明的話道出了國際人士的心聲。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舉措,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聯合國環境署經濟學家、塞內加爾環保專家蒂埃裏·德奧利維拉表示,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民眾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中國綠色發展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事實上,綠色發展孕育著未來科技與産業的變革方向,是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近年來多次到訪中國,每次都能感受到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進步,他告訴本報記者,在治理環境方面,中國政府早就付諸行動。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第二年,聯合國環境署通過了《推廣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決定草案,標誌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認同和支持。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外交與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項目主管于潔表示,今年中國兩會對如何更有效地保護環境、凈化空氣、優化生態平衡等提出新的要求。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環境保護的需要,而且是中國下一步經濟轉型的需要,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這也是中國繼續履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的積極表現,顯示了大國擔當。

胡裏奧·裏奧斯表示,近年來中國推進綠色發展的決心和力度之大,是世界各國中少有的。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推動解決全球生態問題方面一直髮揮著建設性作用,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展現引領作用。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表示,“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等理念和詞彙已被納入聯合國文件,是中國智慧對全球治理的貢獻。

德奧利維拉表示,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展示了堅定的決心,其環保經驗具有全球意義。(記者楊迅、許立群、強薇、馬菲、丁子、張志文、鄭琪、劉軍國、徐偉、任彥、姜波、李志偉、陳效衛、李曉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