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告別漫山“大苞米” “闖”出春耕新“氣”質
——吉林糧食主産區春耕一線觀察

2018-03-29 15:50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3月29日電 題:告別漫山“大苞米” “闖”出春耕新“氣”質——吉林糧食主産區春耕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褚曉亮、郭翔

吉林省玉米産量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最多時約有70%的耕地種玉米、80%的糧食是玉米、農民人均純收入57%來自玉米……3年前,這個玉米大省調減籽粒玉米之初,農民曾發出“誰能告訴我種啥”之問。

吉林的幹部、農民用兩年多的實踐“闖”出結構調整新路,玉米種植“一柱擎天”正在改變。今年春耕,吉林農民調結構的勇氣更足、底氣更厚、士氣更高。

倒逼出的“勇氣”

玉米曾被吉林農民稱為“鐵桿莊稼”,因為此前的政策性托市收購,價格穩定上漲,銷路不愁,不適合種玉米的地區也投入了玉米的“懷抱”,不少吉林農民患上“玉米依賴症”。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後,價格下降,吉林農民當年因此人均減少收入約900多元。

玉米“躺著賺錢”時代終結,市場倒逼吉林必須調結構,但選擇“邁哪只腳”是艱難的。“村裏丘陵地多,過去種玉米易旱、産量低,政府引導我們調結構,開始真不知道種啥。”伊通縣景臺鎮五台子村農民宋海娜説。

綜合施策增勇氣。“我們通過給農民每畝340元的調結構獎補,提供技術指導,幫著跑市場,農民的觀念已經從種玉米依靠國家托底轉變為主動闖市場。”伊通縣農業局副局長宋文福説。

吉林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金融服務、宣傳發動等方式,已累計調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550多萬畝,進一步調優了種植結構、品種結構和區域佈局。

宋海娜在當地政府引導下發展適合丘陵地區種植的中草藥項目,去年她牽頭成立合作社,帶動46名村民種植1300多畝板藍根、柴胡等,效益是玉米的2倍多,“不用引導,我們今年也繼續擴大中草藥面積。”

闖出來的“底氣”

農安縣高家店鎮農民張志寶盤算著今年擴大毛蔥種植,“去年種了50畝毛蔥,還留了一手,種了50畝玉米來‘托底’,但一看毛蔥效益比玉米高出四五倍,今年都改成種毛蔥”。農安縣通過發展毛蔥、大蒜和辣椒的“三辣”特色産業促進調結構,2017年“三辣”種植面積較上年增長40%多。

調結構調出了效益。乾安縣地處吉林西部,氣候乾旱但適宜種植優質黃小米。乾安近兩年調結構的重點放在做大加工企業和種植基地,發展以黃小米為主的特色雜糧雜豆。去年,乾安雜糧雜豆種植農戶有2萬多戶,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其中,黃小米麵積有20萬畝,畝均效益是玉米的兩倍,僅雜糧雜豆一項,乾安農民去年人均增收1500元。

吉林今年提出鞏固提升種植業結構調整,確保全省籽粒玉米調減面積保持在550萬畝以上,同時努力擴大調減規模,進一步提升調結構的質量和效益。

上臺階的“士氣”

由減數量到強質量。吉林各地的種植業結構調整已從注重做籽粒玉米麵積的“減法”變為做強質量、增效益的“乘法”導向,以調結構為契機做強地域特色優質農産品,逐步形成規模、品牌效益。

流轉經營1000畝土地的伊通縣金輝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孫彥輝今年打算再搞一些“旱改水”,讓水稻與玉米麵積持平,“有灌溉條件的都改水田了,每畝地效益能比玉米高出五六百元。”

孫彥輝種的水稻效益好、不愁賣,得益於近年來吉林省持續打響“吉林大米”品牌,去年這個品牌帶來的“溢價”就讓吉林農民綜合增收約10億元。吉林省農委農業處處長鄔曉東表示,吉林去年調減籽粒玉米麵積200多萬畝,其中新增水稻面積50萬畝。

吉林為更高水平地落實調結構,結合地域實際,為東、中、西和城市郊區精準“開方”。東部有序推進退耕還林、退糧還特,積極發展人參、中藥材、林蛙、食用菌和休閒旅遊、生態養生産業;中部立足優勢玉米、水稻産業帶,構建玉米、水稻主糧型種植業結構;西部調減耗水、耗肥量大作物,因地制宜發展雜糧雜豆、油料及飼料作物。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