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生態環境部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進展

2018-03-29 21:13 來源: 生態環境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生態環境部2018年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實錄

3月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佈會。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主任洪亞雄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進展,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佈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佈會。

從去年開始,原環境保護部建立了例行新聞發佈制度。一年多來,例行新聞發佈工作得到新聞界朋友們的大力支持,我們深表感謝!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新聞發佈工作,根據李幹傑部長指示,我們將繼續施行例行新聞發佈制度,希望得到大家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

為加強環境監管,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科學決策支持,國務院決定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今天的發佈會,我們邀請到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洪亞雄主任,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先通報幾項重點工作情況。

一、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7省(市)公開移交案件問責情況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于2016年11月至12月組織對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7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並於2017年4月完成督察反饋,同步移交91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

7省(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均責成紀檢監察部門牽頭,對移交的責任追究問題全面開展核查,嚴格立案審查,紮實開展問責工作。為發揮警示教育震懾作用,回應社會關切,經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協調,7省(市)于3月29日統一對外公開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經匯總7省(市)問責結果,主要情況如下:

從問責人數情況看,7省(市)共問責1048人,其中省部級幹部3人(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廳級幹部159人(正廳級幹部56人),處級幹部464人(正處級幹部246人)。7省(市)在問責過程中,注重追究領導責任、管理責任和監督責任,尤其強化了領導責任。

從具體問責情形看,7省(市)被問責人員中,誡勉211人,黨紀政務處分777人,組織處理49人次,通報問責22人,移送司法機關10人,組織審查1人,其他處理10人。總體看,7省(市)在問責工作中認真細緻,實事求是,堅持嚴肅問責、權責一致、終身追責原則,為不斷強化地方黨委政府環境保護責任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問責人員分佈看,7省(市)被問責人員中,地方黨委36人,地方政府209人,地方黨委和政府所屬部門644人,國有企業107人,其他有關部門、事業單位人員52人。被問責人員基本涵蓋環境保護工作的相關方面,體現了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

從上述移交問題分析,涉及環境保護工作部署推進不力、監督檢查不到位等不作為、慢作為問題佔比約40%;涉及違規決策、違法審批等亂作為問題佔比約30%;涉及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推諉扯皮,導致失職失責問題佔比約25%,其他有關問題佔比約5%。

3月2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總結和下一步工作考慮的報告》。會議高度肯定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取得的顯著成效,明確要求要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重點,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發展。

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會議精神,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一是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開展第一輪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二是再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三是針對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些關鍵領域,每年組織機動式、點穴式環境保護專項督察。四是建立中央和省兩級督察體系,不斷完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生態環境部等七部委聯合啟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科學院和國家海洋局聯合啟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這是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後,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開展的一個重要專項行動。

這次專項行動在“綠盾2017”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將檢查對象擴展到了所有46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84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主要內容包括對“綠盾2017”專項行動問題整改進行“回頭看”,堅決查處自然保護區內新增違法違規問題,重點檢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嚴格督辦自然保護區問題排查整治工作等四方面,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追責問責,落實管理責任,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發現的問題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充分發揮震懾、警示和教育作用。

依照時間進度,2018年3月底和5月底前,生態環境部分別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最新遙感監測問題清單,各省(區、市)制定本省(區、市)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全面啟動相關工作。7月底前,各省(區、市)將本省(區、市)專項行動結果同時報送生態環境部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8月至9月,七部門將聯合組成巡查組,對各地自然保護區問題排查整治工作進行巡查督辦,檢查各地政府和保護區管理機構專項工作實施情況。對查處和整改問題不力、或仍存在較大問題的自然保護區所在市縣級人民政府及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關主管部門進行公開約談或重點督辦,督促其整改。年底前,七部門編制本次專項行動總結報告,向國務院報告,並向全社會通報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及結果。

專項行動要求各地公佈舉報電話和信箱,公開徵集問題線索,鼓勵公眾積極舉報涉及自然保護區的違法違規行為,定期向社會公開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努力營造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3月27日,七部委聯合召開了部署視頻會。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表示,持續深入開展綠盾專項行動,給自然保護區來一個大掃除,保護好自然保護區的“天生麗質”,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三、9個國控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受到噴淋干擾,多名責任人受到嚴肅處理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部對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自動監測站點(以下簡稱國控站點)組織檢查時,發現9個國控站點受到噴淋干擾。現通報如下:

2017年11月26日,雲南省紅河州污水處理廠國控站點被霧炮車噴淋干擾。經調查,紅河州蒙自市環衛部門霧炮車噴霧作業時,干擾了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2017年11月27日,江西省吉安市紅聲器材廠國控站點被霧炮車噴淋干擾。經調查,長沙玉誠環境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吉安分公司實施噴霧降塵時,干擾了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2017年12月6日至7日,湖南省邵陽市一中、市化工廠國控站點被霧炮車噴淋干擾。經調查,邵陽市城管局使用霧炮車實施噴霧作業時,干擾了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2018年1月15日,有7人擅自進入湖南省常德市白鶴山國控站點採樣平臺。經調查,其中有2人隔著柵欄用水瓢向採樣頭灑水。

2017年12月4日至8日,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政府、農科院國控站點被霧炮車噴淋干擾。經調查,徐州市鼓樓區城管局、徐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使用霧炮車進行噴淋降塵時,干擾了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2017年12月7日,湖北省襄陽市航空路國控站點被霧炮車噴淋干擾。經調查,襄陽市襄州區城管局使用霧炮車噴霧抑塵作業時,干擾了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2017年12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監測站國控站點所在樓頂有自動噴淋裝置正對綠植和周圍噴水。經調查,玉林市環境保護局使用自動噴淋系統澆灌周圍綠植時,干擾了辦公樓頂國控站點正常監測。

我部分別責成上述省(區)環境保護部門嚴肅查處。目前,各地已對相關責任人員分別給予免職、行政降級、行政記過、警告、誡勉談話和辭退等嚴肅處理,並在當地主流媒體公開曝光。我部將持續開展環境監測質量隨機檢查,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劉友賓:下面,請洪亞雄主任介紹情況。​​​​​​​

洪亞雄: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出席生態環境部組建以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首先,我謹代表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感謝!借此機會,我就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開展情況作簡要介紹。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是在我國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下決心去産能、調結構,補齊生態環境突出短板,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大背景下,依法進行的一次重大國情調查。同時,也是全面摸清建設美麗中國生態環境家底的一次實際行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污染源普查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體學習時,就引用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數據,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污染源普查的高度重視。國務院專門成立了由各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協調領導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辦自2017年3月正式組建以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部黨組的決策部署,全面開展工作。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按照工作的總體安排,2017年主要是做前期準備工作。包括:

(一)編制普查方案。在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評估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成果應用的基礎上,編制完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2017年9月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二)做好各項準備。一是開展各類污染源産排污核算方法研究。二是獲取全國污染源基本單位名錄庫信息。三是組建普查諮詢委員會、普查技術專家組。四是初步完成普查技術規定和報表制度等編制工作。五是印發普查工作要點、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選聘及管理工作指導意見等文件。

(三)組織清查與試點。編制《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清查技術規定》;確定17個地區(市和縣),正式啟動試點工作。

(四)督促地方加快進度。在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等省級普查辦全部成立的基礎上,推進市縣兩級落實機構、人員、辦公條件和經費等。

(五)加強宣傳報道。與中宣部聯合印發加強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宣傳工作的文件,推動各界關注、支持和參與。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8年主要完成普查入戶調查。包括:

(一)指導各級試點。試點工作開展後,將進一步完善普查技術規定、報表制度、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等,並指導各省(區、市)開展試點。

(二)組織清查建庫。各級普查機構劃分普查小區,組織開展實地排查,建立基本單位名錄庫。

(三)開展入戶調查。督促各地開展入戶調查,採集有關數據。

(四)組織審核與匯總。督促各級普查機構按要求開展數據質量審核和匯總工作,上級普查機構要加強對下級普查數據質量的抽樣審核。

(五)進行質量核查。逐級開展質量核查,重點為普查對象覆蓋是否全面,抽樣樣本是否科學、具有代表性。

(六)加強工作督辦。定期調度各地普查機構清查建庫、入戶調查等情況。

(七)建立污染源檔案。地市級以上普查機構分別建立工業、規模化畜禽養殖、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等各類污染源檔案信息。

(八)開展宣傳培訓。加強新聞發佈,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完成全國普查管理骨幹和技術人員師資培訓。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進展的基本情況就介紹這些。下面,我願意接受新聞界朋友的提問。​​​​

光明日報:請問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整體工作思路是什麼?基於什麼樣的考慮確定這樣的思路?最終會有怎樣的成果産出?

洪亞雄:謝謝。依據國務院《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和工作部署,全國污染源普查目前開展了兩次,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于2007年-2009年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在2017年-2019年期間開展。為什麼要污染源普查,污染源普查的目的是為環境管理服務。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開展時候,當時的環境管理是以總量控制為中心,所以普查要把總量控制幾項主要污染物的環境家底情況摸清楚是非常重要的。應該説,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較好達到了這個目的。

經過了10年,環境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污染物排放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階段,環境管理的重點在環境質量的改善,所以我們這次普查整體的邏輯思路是服務於這個管理需求。污染源普查要查什麼?首先就要對環境質量進行一個深刻分析,確定影響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大家知道,無論是水環境,還是大氣環境,表達環境質量的指標非常多,如果對每個污染物都進行普查,那麼工作量會非常大。所以,污染源普查必定要聚焦到影響水、大氣等要素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同時,有一些指標在環境中非常敏感,比如説某些重金屬污染物,一旦出現就有可能超標,所以也要考慮。因此最後確定的普查的污染物是影響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和敏感污染物。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根據這些污染物,再去找這些污染物的排放源,將其確定為普查調查對象。

第三步,根據這些污染源,調查它們的基本信息和活動水平。基本信息包括:在什麼地方,生産什麼東西,需要什麼原料等。活動水平包括:生産了多少産品,消耗了多少原料,排放了多少污染物,採用了什麼樣的治理手段。

根據基本信息和活動水平,我們再來核算它的污染物的排放量,由這個污染物的排放量再回頭看能不能説清楚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這樣,我們就形成了污染源普查的邏輯思路,也就是:由環境質量確認污染物,由污染物追溯污染源,由污染源來調查它的基本信息和活動水平,由基本信息和活動水平核算它的排放量。有了排放量的集合,再建立他們與區域環境質量的關聯,形成閉合循環,這是一個整體思路。

普查達到的成果,必須圍繞服務環境管理這一目標,以下的幾個成果是必須的:

第一個成果是通過普查最終獲得一套可以反映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物排放源的基本信息、活動水平和排放水平數據。這是第一個成果。

第二個成果就是形成一套可以動態更新的污染源名錄庫,並通過數字地圖予以表達。污染源普查跟其他普查不太一樣,其他普查比如説經濟普查、人口普查,把調查對象的數量搞清楚非常重要,但是污染源普查除了要搞清楚數量指標外,還要了解污染物排放去向和排放方式,最後管理還是要溯到源上去,因此這個源在什麼地方是很重要的。第一項成果和第二項成果都要在一張圖上予以表達,這一張圖是數字地圖。在我們軟體系統準備階段,就要圍繞能在這一張圖上去表達來設計。將來匯總以後,對於任何一個區域(省、市或縣),點擊這張圖的對應區域,它的源全部可以表達出來:在什麼地方、生産什麼、排放什麼。如果圍繞某些要素,比如説水、大氣等,區域環境質量出現問題,那麼可以在這張圖上可以篩選出這個區域裏面的影響水質或大氣環境質量的污染源。這是第二個成果。

第三個成果就是形成一套科學的污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污染源普查不同於其他普查,經濟普查也好,農業普查也好,人口普查也好,大都是實物量的加和。但是污染源普查所需要的污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都必須是計算出來的。比如排到水中的氨氮、化學需氧量,排到空氣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這些指標都必須通過一套科學的核算方法進行核算才能獲得。所以,有一套科學的污染物産生量和排放量核算方法,是這次污染源普查的第三個重要成果。

還有一些成果可以通過二次開發獲取。比如根據企業生産原料和産品,可以篩選環境風險源,確定風險等級。這樣的二次開發有很多,包括建立環境統計平臺等,但這次普查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上述三個。謝謝。​​​​

澎湃新聞:普查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請問這些普查員都是什麼人?從什麼地方來?對他們有什麼具體要求?

洪亞雄:謝謝。我們這次污染源普查確實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除了管理人員以外,還包括普查員、普查指導員和第三方機構等。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大概用了57萬名普查員,因為這一次工作量比第一次大,初步估計普查員數量大約需要60萬名左右。這些普查員怎麼篩選,我們考慮普查工作實際需要,以及當前環保工作基礎,現在全國有比較多的環保網格員,或者是環保管理員,他們對自己負責區域裏面的污染源狀況比較清楚,讓他們參與有利於摸清各個網格(普查小區)的污染源狀況,所以我們期望將他們作為普查員優先選取的對象。這是利用網格員開展普查的第一個優勢。第二個優勢是,網格員隊伍相對穩定,能夠為今後普查數據更新提供直接支持。剛才在回答第一個問題中關於成果時,我們期望有一個能動態更新的污染源名錄庫的成果。但是污染源普查工作只有三年時間,三年結束以後這個臨時機構就要撤銷。這個機構就沒有了,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名錄庫動態更新呢?那就要依靠這些網格員,繼續從事污染源的清理工作。我們在採集軟體設計中就要提出這樣一個要求,留出這樣的接口,就是當網格員發現新的污染源,可以馬上通過一定的程序將其增補入名錄庫。我們大家想一想,全國這麼多的網格(普查小區),如果每個網格員都能發動起來的話,就能夠隨時把新出現的污染源及時整理上報。為此,我們期望這些人參加到普查工作之中。

第二個力量,期望能有高中以上文化,特別是大中專生,他們能進入到普查隊伍裏面來。我們分析了一下,這也是可能的。據統計,現在在校大中專生大概有3700萬,有1%的參與進來,也有30多萬(37萬),再加上網格員,基本上能滿足60萬的要求。這些人有什麼好處呢?剛才講這次污染源普查要採用先進的手段,使用先進的工具。這次現場採集要用手持移動終端,就是PDA。普查可能要用國內一些先進的PDA産品。這些大中專生群體是善於使用這種工具的。如果這兩方面充分結合起來,基本上能滿足普查員的要求。

至於對普查員的具體要求,我想幹好普查工作需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有專業知識,要求他們還是要懂得一定的環境專業知識。第二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把這些專業知識用到工作上去。第三要有責任心,有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但是不想幹好,沒有責任心,那麼這個普查員也不稱職。所以責任心很重要。

我們期望能選聘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來做污染源普查工作,謝謝。​​​​

​路透社:在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時候發現了590萬個污染源,您預測在第二次普查中污染源的數量會有什麼變化?普查是否能反映出中國環境質量改善情況?還有您剛才説可能會用一些手持移動終端,或其他類似産品服務普查工作,那是不是意味著60萬人人手一台?

洪亞雄:謝謝。你記得非常清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確實是592萬家的污染源,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對象和範圍,跟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有所區別。所以在污染源的各個門類裏面,數量不盡相同,但是總量要比第一次普查多。

首先説工業源,根據初步篩選結果,工業源大概是740萬家左右,農業源大概是100萬家左右,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調查對象加起來大約是50萬個。綜合來看,大致有900萬個源需要入戶調查。這些數據都要在清查中予以確認。所以這次普查從數量上來説,要比第一次普查多得多,尤其對工業源要求全覆蓋,所以這個量增加非常大。

第二,污染源普查數據真實反映環境質量狀況,這是我們的工作要求。在污染源普查初步設計時,剛才跟大家報告了,最後的排放量要用第三方校核,方法有很多。比如從微觀來説,企業的排放與生産經營狀況和治理水平是不是相一致,如果從微觀上相一致,再從中觀層面來説,這個污染物排放量與所在區域裏面社會經濟活動水平是不是相一致,如果社會經濟活動很活躍,排放量又很少,這個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核查校驗。

第三,要看這個污染物排放數據與環境質量有沒有一個很好的耦合關係。如果匯總起來的排放量很低,環境質量很差,就説明排放量和環境質量指標之間耦合關係不好。所以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力求這次污染源普查數據能夠真實可靠,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支持。

關於手持移動終端(PDA),國家統計局在開展經濟普查和農業普查時進行了應用。這次普查根據我們的整體設計方案需要進行採購,具體數量根據我們普查員數量和入戶調查時間確定。

手持移動終端不是每個普查員人手一個,是按照普查小區分配。因為每個普查小區,去普查的普查員不是一個,一般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應該來説是一個普查小組有一個手持移動終端。需要多少臺呢?要根據工作量,因為普查經費保障是分級保障,信息化建設是按照“兩級部署、五級應用”的方式來佈置的,這次主要是地方採購招標。最終有多少,目前還沒有一個確數,但是有一個估數,大概30萬台左右。謝謝。

新京報: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相比第一次有什麼難點,針對這些難點有何對策?尤其是在國務院機構改革後,生態環境部職能得以強化,在這個前提下,跟第一次普查相比,這次普查有什麼不同?普查結果有什麼意義和用途?

洪亞雄:謝謝。從前年12月底的時候,部黨組讓我擔任普查辦主任,我就在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去年做了一年的工作,正如你所説,普查工作我總結了這麼幾個字,就是普查工作事情多、事情雜、事情難。對這次新聞發佈會,我還是稍微準備了一下,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如果有記者問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難點在哪,我該如何回答。我思考了很長時間,發現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它的難點太多,貫穿整個工作的始終,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的難點。我剛才很簡單的説的一句話,裏面就包括了很多的工作和難度在那裏,比如説圍繞環境質量確定要普查的污染物,這件事情就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對全國的環境質量進行深入的分析,才能確定這次污染源普查的污染物是哪一些,然後就是由這些污染物來如何確定污染源,工作過程中我們想了好多辦法,最後找到比較可行的方法。許多事情都是在具體工作推進當中去發現問題,發現難點,然後在具體實踐中探索出較好的方法來解決。當前工作進行到清查階段,我們已經把我們的數據下發到地方去清查,現在地方正在開展清查,這個階段也將會陸續出現一些難點。正在進行的試點,也會不斷發現問題和難點。下一步入戶調查,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樣的難點,現在還不知道。總之,普查工作就是不斷發現難點並不斷解決難點的過程。普查辦為了要解決這些問題,建立了一個全國污染源普查大群,在這個大群裏面大家都可以提問,提完問題以後我們收集,收集完了以後能回答的就在群裏面回答,不能回答的下來研究,研究完了以後再去告訴大家如何去幹。所以這些問題和難點是一個一個的發現,一個一個的克服。

關於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區別,應該來説,在普查對象、普查範圍、普查工作方法、普查結果成果上都有一些差別。剛才已經介紹了一下成果裏面除了有一套數外,還有一個可以用數字地圖進行表達一張圖和一套科學的核算方法。應該來説跟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還是有比較多的區別,謝謝。

中國青年報:您談到獲得了700多萬家污染源數據,包不包括散亂污企業?另外,我發現,統計局等部門每年會有一些污染物數據的統計,另外在“十二五”、“十三五”等時間節點上,也會有一些減排數據的公佈,如果這些數據跟普查數據有較大出入怎麼辦?

洪亞雄:謝謝。問題提的非常好,污染源普查我們説要全覆蓋,就像人口普查一樣,戶籍人口都有登記,關鍵的是那些非戶籍人口怎麼辦,也要查清楚。污染源普查也是一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都有登記了,稅務部門都有登記了,這些企業都比較好辦,都是正規的,都有法人代表。最怕的就是那些散亂污,散亂污的這些企業往往他的排放沒有經過治理,是正規企業排放的十幾倍甚至幾十倍,所以把這些散亂污企業搞清楚,也是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力圖要做的一件事情,怎麼解決呢?

剛才已經講了這次污染源普查匯集了各個部門數據,這些數據拿來了以後,通過清洗比對,會發現一些行業比如律師事務所或會計師事務所,是不排污的,要將這類對象篩選掉,清洗完之後有將近740萬家的數據。下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通過清查進行摸排。我們已經把我們初步清洗的數據根據地區代碼下發到各省,各省再把這個數據下發給市和縣,由他們進行摸排,主要做兩件事,一是去粗存真,二是查漏補缺。所謂去粗存真,就是清查名單下去後,對於有些企業死掉了,有些企業不生産了,把這些企業剔除,留下來這些就是2017年在生産的。所謂查漏補缺,就是把不在名單中的企業加上來。這就是為什麼希望那些網格員來參加的原因,因為他們對所屬小區的情況非常清楚,對於清單裏面沒有的,而又實際存在的企業按程序補進來,清查軟體裏面都留有接口,把去粗存真的接口、查漏補缺的接口都留下了。清查目的就是期望這些散亂污企業都能夠補充進來。

你問部門數據與普查數據有沒有矛盾,我覺得像工商總局、稅務總局、質檢總局等等這些部門提供的數據裏面沒有排放的數據,所以不存在與排放數據相矛盾的地方。但是有這樣的問題,這個數據裏面你有的我沒有,我有的你沒有,我們的態度是兼收並蓄,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數據拿過來,是因為要做並集。最後拿過來數據是各個部門數據的一個並集,在這個基礎上去篩查污染源的名錄。

關於普查數據跟統計部門的排放數據以及與 “十二五”、“十三五”減排數據是否有矛盾。首先説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沒有一個專門環境方面的統計隊伍,統計部門公佈的排放數據都來自於日常環境統計,數據來源相同,所以不存在矛盾。“十二五”和“十三五”減排數和普查也沒有矛盾,因為口徑不同。減排是基於我們過去已經掌握的情況,減排任務和減排量是實實在在,是一家一家累加出來的。這次普查增加了調查範圍和內容,調查口徑不同,通過這次普查,把新的污染源找出來了,然後再去納入到環境管理去,這個之間是不矛盾的。謝謝。

中央電視臺:生態環境部組建後,新部門職能相比過去有哪些變化?下一步還將有哪些機關內部調整的變化?

劉友賓:關於生態環境部的職責問題,李幹傑部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已經向大家做了很好的解釋和説明。從環境保護部到生態環境部,變化的不僅僅是名稱,這是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對建設美麗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把原來分散的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職責統一起來,整合了環境保護部原有全部職責和其他6個部門相關職責,很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方面存在的職責交叉重復、監管者和所有者沒有很好分開等突出問題。正如李部長在記者會上所概括的,實現了“五個打通”,即打通了地上和地下,打通了岸上和水裏,打通了陸地和海洋,打通了城市和農村,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還進一步增強了監管方面的四大職能:一是制定生態環境政策、規劃和標準;二是監測和評估生態環境變化狀況;三是對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執法檢查,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污染排放監管與行政執法職責;四是對地方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進行督察和問責。這四大職能既包括污染防治,也包括生態保護,可以説,監管領域進一步擴展了,監管職能進一步增強了。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配合做好生態環境部“三定”方案擬訂工作,保證新老機構平穩過渡,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幹勁不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隊伍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落實力,確保儘快實現新機構高效運行,切實擔負起中央賦予的新使命、新職責和新任務。​​​​

第一財經日報: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中指出,借助購買第三方服務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借助第三方力量進行普查工作有什麼意義?如何保障第三方服務的可靠性、專業性?

洪亞雄:謝謝。污染源普查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著怎麼樣提高普查數據質量,這件事情李幹傑部長非常重視。李幹傑部長是去年5月30號到環保部擔任部長,6月9號就視察普查辦,對普查工作提了三點要求:第一個是普查成果要科學實用;第二個是普查的數據要真實有效;第三個是要充分利用第三方力量做好數據核查。

李幹傑部長第一次到普查辦就提了這樣的要求,為什麼要提這樣的要求?我剛才跟大家報告時就説過,污染源普查不同於任何普查,每個數據都要科學計算,這個計算過程是需要一定技術水平的,是代表專業水平的。舉一個例子,餐飲業廚師炒菜,你要問他炒了幾個菜,他很明白,但是你問他倒的洗鍋水裏排了多少COD,他肯定不知道,很多企業主都是處於這樣的一個狀態,你問他生産了多少産品,他很清楚,你問他排了多少COD,多少二氧化硫他不知道,因為污染物排放核算的專業性是非常強的。

這就要求我們,第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但是這個核算方法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大家知道市縣一級的力量是相對比較薄弱的,將專業素質比較高、對核算方法比較了解的隊伍,作為我們的第三方力量幫助地方做好普查工作主要是基於專業技術要求這樣一個考慮。

再者,圍繞著怎麼樣提高普查數據質量,對於微觀來説,這些企業的排放量由第三方來幫助核算,對中觀來説,普查數據上來以後,這個數據到底科不科學,準不準確,真不真實,誰來説話,我們期望建立一個第三方隊伍,對於這些市級、省級的最後匯總的數據,能不能反映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能不能反映他們區域環境質量,需要有一個高專業水平的隊伍來做。

基於這樣的考慮,這次引入第三方的要求很高,總體要求還是剛才説的,有專業水平、有專業能力、有責任心想把它幹好的,讓這些第三方進來。關於這些,我們有專門的相關文件予以規範,這個文件可以去查閱。謝謝。​​​​

北京晚報: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通知》,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為普查前期準備階段。能否介紹一下前期準備階段具體做了哪些工作?

洪亞雄:謝謝。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非常多,總結來講兩個方面,一個是管理方面,一個是技術方面。管理方面,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到經濟社會方方面面,從組織層面來説,沒有一個得力的組織機構很難推進這樣一項工作。所以從管理層面上來説,第一件事情要成立機構,機構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領導機構,國務院非常重視,國務院成立了由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國務院副總理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具體協調這項工作。省、市、縣都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有相關的部門參加,因為這不是環保部門一家單打獨鬥能幹成的,必須也有相關部門來參加。所以要求省、市、縣都要成立領導機構。

同時還要成立工作機構,工作機構從國家層面來説,就是我們普查辦。各個省、市、縣也要成立工作機構,成立機構落實人員,落實辦公條件,落實經費,這是前期工作的管理方面的要求。同時準備工作裏面有非常多的技術要求,比如説,剛才講了污染物的確定是前期工作,污染源的篩選及清查也是前期工作的。包括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出臺一些清查工作等等相關的技術規定,都是在前期技術方面的工作。還有污染源確定了以後,怎麼樣組織入戶調查,這裡面就有普查員的選定管理等。還包括普查軟體開發相關的一些工作。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方法,是技術工作當中的工作量最大的,也是普查經費使用過程當中體量比較大的一個方面。因為涉及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每一個行業,每一個産品它的排放量都得要確定一套科學的核算方法,這項工作我們也是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再一個就是報表制度的確定也是前期工作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這一年大量的就是這方面的工作,都是非常雜的一些事情。

正好趁這個機會,有這麼多的媒體朋友,我想拜託大家,幫助我們普查辦做一個宣傳,宣傳什麼呢?去年我們到地方去調研檢查前期工作情況,不是很樂觀。我用兩句話來形容它,一個是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有的準備工作準備的比較早,但是最後那些準備工作起步早的,後面工作我們去檢查時都落後了,二個是上面熱下面冷,尤其是市一級和縣一級,準備工作薄弱。我們分析了這個情況,造成這種情況不是説市一級的政府不重視,不是説市政府主管市長不重視,不是説縣一級的縣長不重視,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他們不知道我們這項工作,污染源普查這項工作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儘管它很重要,但由於專業性極強、技術性極強的,主管市長、主管縣長很多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拜託在座的報刊雜誌、電臺、電視臺的朋友,拜託你們給我們做一個宣傳,讓地方各級政府、各部門能了解我們污染源普查工作,能重視我們這個污染源普查工作,拜託大家,謝謝。​​​​

​中新社:剛才您講到大約有900多萬個源的入戶調查,這是包括各類普查對象嗎?怎麼保證普查數據的真實和準確,會不會有一些單位或者個人為了避免處罰人為降低污染源數量或填報虛假信息?

洪亞雄:首先説這個900萬家是我們估算的,但是從結構上面來説跟第一次普查有點不大一樣,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裏面的工業源是150多萬家,但是生活源,移動源比較多。我們這次生活源、移動源加在一起是50萬家,差在什麼地方呢?我們認為象餐飲業等,了解它的排放量是很重要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宏觀測算獲得。所以在這方面入戶調查數量少了。這次工業源是將近740萬家,第一次是150多萬家。所以數量上面有這樣一個差別。

關於質量方面你這個提問非常好。質量是我們在污染源普查初步設計過程當中就關注、就重視的,我們反復分析從哪方面來抓。國家統計法對數據質量有八個字要求“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李幹傑部長對普查數據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是普查結果要科學實用,數據真實有效。我們反復分析國家統計法、幹傑部長要求和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統計法裏面那個及時這兩個字可以不要,為什麼呢?我們于2017年初就開始進行普查前期準備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及時的反映。其他的三條我們反復分析,最後確定這次普查的質量要求是六個字“全面、真實、一致”。全面,體現在兩個方面,就是反映環境質量的污染物必須全面,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必須全面,真實,也是兩個方面,就是對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必須是科學的;其次對污染源調查的數據必須要真實。一致,也是兩個方面,就是與經濟社會的活動水平一致,與區域環境質量一致,這個是我們對環境質量、對這次污染源數據調查質量的一個總體要求。

怎麼樣保證。首先從技術上保證,剛才講了像清查的、試點的、核算方法的,我們要花大力氣,要保證它的科學性。同時我們在管理方面,提出全員控制、全過程控制,全員控制要求我們要對這些污染源普查技術工作人員做大量的培訓,我們設計了很多培訓班,但這個培訓班60多萬人不可能全部都培訓到,國家層面側重於對省裏面的培訓,省再對市縣培訓,要讓他們具備做污染源普查的業務素質,這是全員控制。全過程控制,在普查每一個過程,想現在進行的清查,我們馬上就要下去了,對地方的清查要去抽查,你的清查數準不準,我們有一定比例抽查,來判定清查的質量。下一步入戶調查,我們也要進行現場抽查、現場核查,進行全過程管理,強化每一個過程的管理。

最後就是結果管理,所有的數上來以後,我們也要通過第三方進行抽查核查,尤其是對匯總的數,也要抽查。就是想通過這樣一些措施來保證普查工作質量,這個質量就是污染源數據質量,是貫徹我們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必須緊緊抓住這條主線,質量不好、不科學、不真實,普查工作是白做的。謝謝。

界面新聞: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環保志願者雷萍因對廣東茂名信宜市茂源石場的污染調查,而被當地公安機關拘留,引發輿論廣泛關注。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

劉友賓:環保社會組織和環保志願者是生態環境事業的同盟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許多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事業,舉報環境違法行為,依法維護公眾環境權益,是政府力量的有效補充。

原環境保護部每兩年組織一次“綠色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其中有不少先進人物來自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隊伍,這些人有理想、有情懷,事跡令人感動。

總體上看,中國的環保社會組織還處在培育、發展階段,專業化水平還不太高,力量還不夠強大。我們認為,對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關心和支持。同時,環保社會組織和志願者也要依法依規開展活動,堅持實事求是,建設性地促進環境問題解決。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就是希望推動社會各界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攜手行動,從我做起,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封面新聞:普查數據準確性是衡量普查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請問,在保證普查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數據獲取的及時性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

洪亞雄:謝謝。大家都關心我們數據的質量,非常好!剛才提的這個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我們採取的有如下措施。

污染源普查的數據,都是算出來的,核算方法的科學性,這是非常重要的。當前我們在核算方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這次核算方法初步考量主要有三種方法,它們組成了我們的核算方法體系。

第一個,就是法律認可的監測數據,比如説在線監測、監督性監測,這都是法律認可的數據。我們可以利用監測數據來核定排放量。

第二個,沒有監測數據,我們就要用物料衡算的方法來核算,什麼叫物料衡算呢?簡單來説,工業生産當中進去了多少物料必須出來多少,物料是平衡的,它進入了多少,沒出來,去哪了,必定是排放了。比如説石油化工當中你進去多少的油,你出來了多少成品,少了,哪去了呢?有可能那些低組分通過閥門等跑掉了,所以像這樣的,有一些適合用物料衡算的,我們採用物料衡算的方法。既沒有監測數據,也沒有適合物料衡算的,那我們就採用産排污系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通過科學的抽樣,歸納出産排污系數,由産排污系數核定他們的排放量。像這一類的企業特別多,每一個都去監測,那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用産排污系數法來核定。

以上這些組成一整套的核算方法體系,這個核算方法體系的科學性是數據質量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再一個要強調的就是,我們現場調查數據不準的話,我這個數據也不準。所以要加強入戶調查的質量管理,這就要求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有高水平的現場工作,普查員是具體做現場工作,普查指導員是要在普查員的工作基礎上,要指導他們,監督他們,在數據採集的時候,提高數據質量。通過這些措施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謝謝。

另外。關於有人拒報,瞞報等怎麼辦。我們這次污染源普查是依法進行的一項調查,按照有關法律要求,污染源普查對象有義務接受污染源普查的機構和普查人員進行的調查。應該如實按時填報污染源普查報表,而且不能拒絕、推諉、阻撓調查,不得虛報、瞞報和拒報,不得轉移、隱匿、偽造、篡改原始材料。按照法律的要求如果有這些違法行為的話,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新華社:為期一年的強化督查即將結束,這是一件創新性工作,成效明顯,但也有輿論擔憂:這種抽調五六千人的大規模督查,恐怕難以持久,請問下一步強化督查還有哪些部署和考慮?

劉友賓: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較多的力量投入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一年來,在社會各界以及新聞媒體朋友們的大力支持下,這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成效是明顯的,效果是顯著的。

強化督查是落實新《環境保護法》的具體實踐,公眾稱新環保法是“史上最嚴”,幹傑部長在今年的兩會記者會上講, 這個法不虛此名。這一年的強化督查讓這部法律真正展示了威力,産生了效率,取得了效果。

強化督查是在過去工作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改進的新的環境執法長效機制,絕不是短期行為,絕不是一年之後我們就鳴鑼收兵了。我們認為強化督查至少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突出執法重點,在區域上突出京津冀及周邊這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在時間段上聚焦秋冬季這個特殊時段,在行業上緊盯涉氣“散亂污”企業。

第二個特點是更加注重執法效率,通過異地執法,交叉執法,優化執法方式,調整執法策略,有效避免了地方保護主義,讓環境執法人員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同時強化督查還採用網格化的手段,增強執法的科學性,讓環境執法目標更加清楚,更加有效。

第三個特點是切實傳導壓力,這就是幹傑部長概括的強化督查的“五步法”: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這五步環環相扣,織成了一張非常嚴密的執法網絡體系,讓任何環境違法行為都很難逃脫這個法網,不僅發現問題,而且要嚴肅追責問責,咬定青山不放鬆,讓發現的問題切實得到解決。應該説這些經驗、這些做法、這些探索是有益的,而且這些經驗也是完全可以複製,可以推廣的。

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今年將繼續推廣使用強化督查積累的這些經驗。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方案,今年將全面啟動七大專項行動,作為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標誌性工程。這七大專項行動,除了我剛才已經跟大家介紹的,已經啟動的“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以外,還包括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落實《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及城鎮和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這六項,共是七大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攻堅戰。

今年這七大專項行動將集中人力、物力,力量會更強,方法會更加有效,要求也會更加嚴格,目標也會更加精準。當然我特別想解釋一下,我們所謂的配強力量、增加人員,是指優化執法方式,全國環境執法力量還是那些力量,通過不同的組合、發揮更好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更高期待和要求。​​​​

每日經濟新聞:按照通知,今年底將完成普查全面入戶調查。我們注意到,各地已陸續發佈了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啟動普查工作。請問,普查工作中,各級政府、各部門如何分工?對於各地的普查工作如何加強統籌協調?

洪亞雄:謝謝。按照普查方案,今年的年底要完成入戶調查,入戶調查我們是從7月底、8月初開始,8、9、10、11這幾個月要進行入戶調查,時間非常緊,我們現在所有的工作都是按照這樣的一個工作安排,一環扣一環的開展。

這項工作正如你所説,它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它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污染源普查我們是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原則來開展的。從國家的層面來説,國務院的16個部門都加入了領導小組,我們要求各個地方,因為各個地方有可能機構設置不一樣,可能參加的部門稍微多一點,但是各有關部門必須要參加。

再一個就是地方政府,因為污染源普查是屬地責任,縣一級以上的政府必須要擔負起來污染源普查的這份責任。至於説部門的分工,因為從國家這個層面來説,我們部門的分工配合的都非常好,前一階段我們前期準備的過程當中,跟相關部門配合的時候,協調的時候都是比較順利。我們希望地方各級政府、各個部門也要相互配合,把這項工作做好。

總的來説,這項工作不是環保部門單打獨鬥的事情,各個部門、各級政府都得要擔負起來自己的責任。至於説部門分工,在國務院辦公廳發了普查方案後,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發了一個文,這個文裏面對各個部門分工都有明確的要求,大家可以去看看,因為比較多,大家可以去查查這個文。各個地方的政府、各個部門要比照這樣一個分工,確定他們的各個部門的責任。

因為這是最後一個問題,回答完以後,我想談一點感想,污染源普查工作比較難也比較重要,所以我想借用兩句朱熹的詩表達下我對污染源普查的感想。

第一句詩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要源乾淨了,源管住了,我們的環境就乾淨了,説明我們污染源普查是一項非常重要工作。

第二句詩是“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是説外部環境好了,事情的推動就非常順利。我們污染源普查工作也是這樣,當前外部環境非常好,黨中央、國務院對污染源普查工作是高度的重視,各個部門、各級地方政府對我們這項工作積極的支持。還有社會各方積極地參與,包括媒體界的朋友,都是積極地參與這件事情。所以,我相信有這麼好的環境,污染源普查工作一定能夠順利地開展。

借這個機會,我再拜託一下我們的媒體朋友,因為污染源普查是涉及到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所以宣傳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拜託大家幫助我們大力宣傳,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宣傳。第一,宣傳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現在好多地方政府可能還沒有充分重視這件事情,請大家幫我們多多宣傳。第二,解讀污染源普查技術方案。好多技術方面的事情,需要各級普查人員懂得、明白。第三,及時報道污染源普查工作過程當中的好人好事,謝謝大家。

劉友賓: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