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天水活化利用古民居 古風猶存不失新氣象

2018-03-30 16:4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蘭州3月30日電 題:甘肅天水活化利用古民居 古風猶存不失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譚飛、張玉潔

甘肅省天水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眾多,僅備案的古民居就有140余處,跨越金、明、清、民國等朝代。這些古民居中的一些被活化利用,成為文化館、博物館、文創園等,既保有古風,又不失新氣象。

文化體驗廳

張氏民居是晚清翰林、教育家張世英的故居,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張世英曾在陜甘地區任知府、知州等職28年,辦學1000余所。光緒皇帝曾為其頒發“辦學爾聖”的御筆聖旨。

2010年,張氏民居改造成為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文化館設有大講堂、舞蹈室、繪畫室等,古宅成了群眾文化的場所。

幾乎每個週末,作家彭有權都會來這裡寫作,閒時也彈彈古琴。“這裡很安靜。很多在家寫不出的東西,一到這裡就思路順暢了。”

在他眼裏,能在這個古韻生動的老宅寫作是一種福分:春天,繡球開出碗口大的白花;夏天,屋內外溫差六七攝氏度,涼爽宜人;秋天,淅淅瀝瀝的雨水打在屋檐,又滴滴答答地落下;冬雪過後,地似白絨毯,讓人捨不得落腳。

“張氏民居在古巷之中,文化氣息濃厚。在這裡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氣氛協調。”秦州區文化館館長趙暉説,文化館館辦院團有7個,由200多位文藝愛好者組成,他們可免費在文化館使用場地進行排練。

“張世英曾設‘育生書院’。現在我們也有‘育生書院’,邀請高校學者、民俗研究者等進行講座,傳播傳統文化。”趙暉説。

文物展覽館

三四個人才能抱攏的百年古槐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有400餘年歷史的天水胡氏民居。胡氏民居分南北兩宅,隔街相望,分為明代名臣胡來縉、胡忻父子的宅院。

如今,胡氏民居成為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展覽館。南宅子為天水民俗博物館,有祭祖、婚慶、刺繡等展廳,還有秦腔、皮影戲等表演,集中展示了天水民俗文化。北宅子則主要展陳明清傢具、書畫等。

天水市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劉復興介紹,南宅子是中國傳統的四合院格局。但有趣的是,東西廂房僅有“半邊屋檐”。“西北雨水少,屋面修成只有一個斜坡的‘一坡水’形制,方便雨水匯進院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

微雨的三月清早,南宅子已迎來200多名“銀發族”遊客。他們三五成群,在古宅中穿梭。在天水古城復原動畫前,他們尋找著古建築位置,相互交流。

“2010年,天水民俗博物館免費向遊客開放,現年遊客量近30萬人,幾乎是不免門票時的一倍。”劉復興説。

文創孵化器

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賈家公館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為賈樂璽宅院,其孫賈纘緒曾任民國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等職。賈家公館為串聯式一進四院落的建築群,後院還有一處花園,冬日百年臘梅飄香。

2016年,天水66號文化創意園在賈家公館開園。如今,在這個集創新、創業、創投等為一體的平臺,已有60余家創客及企業入駐。

一年前,天水青年李宗良帶著文創産品“泥坯畫”入駐産業園。“一般作畫是用紙,我模倣古法,在泥坯上作畫,將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的飛天繪在上面。”李宗良説,入駐産業園後,産品銷售收入同比提升約30%。

“我們主打地域特色,依託天水文旅資源,打造可消費、可帶走、可體驗的文化。”天水66號文化創意園董事長劉曉武説。

古宅不僅是展陳空間,也成了文創的靈感來源。賈家公館有一組8個龜紋蛇形壽字圖,企業依此創作出了碟、扇等文創産品。

據悉,天水對古民居進行過3次普查,為143處古民居建立了檔案。但歷經百年風雨的古宅普遍木朽墻危,需搶救性保護。活化利用古民居,為解決歷史文化遺存保護與開發的矛盾探索出新路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