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互聯網+”打開寬廣創新空間

2018-04-10 09:43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市民通過“車管到家”在線辦理業務。上海警方與郵政部門共同打造“車管到家”車駕管服務模式。市民通過“上海EMS便民通”APP中的“車管到家”服務在線申請,足不出戶即可辦理27類車駕管業務。(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幾天前,在上海某外企工作的朱先生用手機完成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稅申報工作。他向記者展示手機截屏的申報成功提示頁面:“想想前幾年,個稅申報還要買專門的信封,填表格,再寄出去。但現在支付寶裏點幾下就能申報,方便多了。”

朱先生的體驗只是上海“互聯網+稅務”服務的一小部分。在“互聯網+稅務”服務上,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將個稅申報服務納入支付寶、微信等互聯網平臺的城市。在各行各業的“互聯網+”中,上海還有各種“全國第一”:全國第一款量産的互聯網汽車、全國第一的“互聯網+泛服務業”創新實力、全國第一的政務服務App(應用軟體)數量……

2016年初,上海發佈《上海市推進“互聯網+”行動實施意見》,聚焦“互聯網+”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推動城市管理創新等三方面。兩年多過去了,“互聯網+”為上海帶來了眾多新産品、新服務、新業態、新産業,更帶來了寬廣的創新空間。

政務服務讓數據多跑路

“數據多跑路,市民少跑腿。”在上海“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中,“互聯網+政務”是重點工作之一。近年來,上海市政府先後出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上海市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作方案》等,對照國家要求,結合上海實際,提出具體工作目標和任務。去年8月,上海還成立市政務公開與“互聯網+政務服務”領導小組,將兩項工作統籌推進並成立領導小組,為省級政府層面首創。

同時,各種政務APP,以及支付寶、微信中的各種政務服務也得到進一步整合,以便市民能獲得一站式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去年初,上海市政府啟動“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實事項目,這個名叫“市民雲”的公共服務平臺旨在提供醫療衛生、交通出行、社會保障、社區生活、旅遊休閒等六大類公共服務。一年多來,“市民雲”已能提供個稅查詢、機動車違章查詢、健康檔案查詢、交通路況播報、公交車到站提醒等116項便民服務,實名註冊用戶數超過830萬人,成為匯聚上海“互聯網+政務”建設成果的“總入口”。

從企業轉型到行業升級

“上汽集團和阿裏巴巴的合作模式最能推動汽車工業發展。”阿裏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談論“上汽+阿裏”這一合作模式時,堅定看好“互聯網+製造業”的合作,認為這不僅能推動一家企業轉型,而且可以推動整個行業升級換代。

事實也證明了這點。在合作中,上汽負責輸出汽車設計、生産的製造實力,阿裏巴巴輸出底層操作系統、阿裏係大數據等技術,雙方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共同打造汽車製造業的“互聯網+”模板。於是,世界上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在2016年7月就實現了量産上市。今年春節,40萬輛次進出上海的、裝有互聯網汽車操作系統“斑馬智行”的車輛數據,形成了春節期間智慧網汽車大數據報告。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是製造業大市,也是互聯網大市,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有利於形成疊加效應、聚合效應,加快新舊發展動能和生産體系轉換。

基於此,上海在去年初發佈《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應用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指出未來三年,上海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優勢製造業、生産性服務業等兩化融合基礎較好、帶動效應較大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與汽車等六類重點産業,抓住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關鍵環節,形成産業發展新動能。

“好不好”催生新業態

當上海的製造業紛紛“+互聯網”時,服務業的“互聯網+”創新更是層出不窮。騰訊研究院曾選取零售、金融、交通物流、醫療、教育、文化娛樂、餐飲住宿、旅遊、商業服務、生活服務等十大服務行業對全國主要城市的“互聯網+”發展進行評估,發現上海在多個細分行業中得分靠前,騰訊也由此認為上海在“互聯網+泛服務業”的優勢最明顯。

之所以有這個優勢,與上海市民強大的移動消費能力不無關係。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大背景下,上海市民關注的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好”支付、“好”曬、“好”看、“好”用、“好”吃、“好”玩……市民對産品、對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一大批“互聯網+”應運而生。

業內人士認為,表面看,上海沒有騰訊、阿裏巴巴、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企業,但諸多全新的互聯網服務模式往往都是先在上海落地,再向全國推廣。比如,全國第一批共享單車出現在上海街頭,但率先在上海投放車輛的摩拜單車總部並不位於上海。摩拜單車首席執行官王曉峰解釋其中緣由:“上海既有歡迎創新的政府,也有樂於接受新事物的市民,而且非機動車道的佈局相對合理,適合新業態落地。”

在上海,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為“互聯網+”催生新業態打下了堅實基礎,活躍的投融資為新業態輸送新鮮血液,而各個産業快速發展、新業態不斷涌現則成為互聯網經濟與各個領域深度融合的標誌。(記者 任翀)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