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人工智慧觸手可及 科技應用遍地開花——記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

2018-04-24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數字福建館。記者 薛志偉 攝

▲ 由百度公司和金龍客車合作生産的“阿波龍”無人駕駛汽車。記者 杜銘 攝

▶ 京東展示的傾轉旋翼無人機。記者 薛志偉 攝

▲ 依圖科技展區,觀眾嘗試“刷臉”取款。記者 陳靜 攝

作為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重頭戲”,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4月22日下午起對公眾開放,68歲的福州退休市民孫如海第一時間走進展館,仔仔細細地逛了一大圈:“技術這麼先進,咱們老百姓什麼時候能用上啊?”類似這樣的問題在展會上屢見不鮮。

“我們的技術已經在23個省份應用……”“1000多座寫字樓都有我們的設備……”“我們的安防系統每天都有‘戰果’……”展臺上各家企業工作人員的回答清楚地展現出這樣的現實:科技成果並非僅僅停留于概念,而是和現實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數字中國”也在從概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高科技需要‘落地’,為人們帶來便利才有意義。”曠視科技副總裁謝憶楠的話代表了參展商們的心聲。

“刷臉”走天下

騰訊展區中的逗號智慧商店門口人頭攢動。經過簡單的手機註冊,人們可以直接“刷臉”進店,然後將商品放在收銀臺上,收銀臺會自動識別商品的種類和價格。伸出大拇指比個手勢,就能確認付款完成購物。“整個過程不需要使用手機,20秒內就可以完成。這給零售業的變革提供了更多想象。”逗號零售有限公司人工智慧項目組工程師葉靈告訴記者。

在依圖科技展區中,大屏幕上顯示著根據人臉識別跟蹤的觀眾們在展區中的運動軌跡。“這樣的技術也應用在安防領域。有公安系統利用它抓住了在逃十幾年的通緝犯。肉眼很難認出一個人十幾年後的樣子,但是機器可以。”依圖科技CEO朱瓏告訴記者,他們的人臉識別系統已經在多個地區應用。

“我們不僅能識別人臉,也能靠一個人的髮型、是否戴眼鏡、上裝和下裝的樣式和顏色,甚至是否揹包拿傘等十幾項特徵來定位一個人。”謝憶楠在介紹曠視科技的“跨攝像頭追蹤系統”時告訴記者,“因為目前公安部門的攝像頭通常安裝高度是2.8米到3.5米,很難直接識別人臉,於是特徵追蹤就更加重要,你同樣可以在上萬個攝像頭拍攝的視頻中讓機器找到一個人,硬體限制不應該阻擋高科技發揮作用”。

“數字公民”成為現實

“你好,小智!我的身份證丟了怎麼辦?”財政部文化司副司長馬駿在展會現場興致勃勃地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製的機器人“小智”開起了玩笑。“小智”機器人迅速用它的“大眼睛”掃描,一下就認出了馬駿的身份並用語音播報出來。

解決“證明我是我”的電子身份認證是本次展會的又一看點。負責承建“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的北京中盾安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國偉介紹説:“傳統的網上身份認證方法是通過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並不能證明使用者本人真實持有居民身份證;很多線下的現場業務辦理必須驗證居民身份。個人可開通身份證網上功能,通過‘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平臺,就可以解決這一痛點。”

在數字福建館,“數字公民”應用同樣解決了身份認證問題。用戶只要在手機上下載“數字公民”APP,在生成自己的專屬身份二維碼後,用這個二維碼就可以“證明我是我”。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顧劍華告訴記者,“數字公民就是把原來實體的信息轉到手機APP上,用數字化的方式做身份識別。未來人們坐火車飛機,住酒店,去圖書館借書都不用帶證和卡,只要出示二維碼就可以了”。

在身份識別完成之後,相應服務也就延伸出來。在螞蟻金服展區,信用手機回收服務引得諸多觀眾駐足,用戶將舊手機放至回收設備,人工智慧系統會自動評估舊手機價格。“這就需要先識別你是誰,然後判斷你的信用狀況,由此判斷舊手機是不是屬於你的,如果用戶的信用評估良好,並確認回收,可立刻在支付寶中收到回收款項。”螞蟻金服副總裁彭翼捷表示。

“政務大腦”更聰明

物聯網産生海量數據,而對海量數據的集納和分析則正在産生智慧應用。“我們已經在多個城市展開用大數據技術助力城市水務管理的工作。”廣東奧格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陳順清向記者介紹了智慧水務的解決方案。在廣西南寧市,他們利用市電子政務網絡平臺,綜合運用物聯網在線監測技術、建模分析技術等,建成了一個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慧化城市防澇預警監控系統。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監控設備的部署成本大大降低,數據採集更全面,解決“城市看海”“水體黑臭”等問題也更加精準。

在中國聯通展區,“水”同樣成為智慧政務服務的切入點,現場展示了智慧河長平臺。現場工作人員樊英告訴記者:“這一項目匯集了各相關部門與河流管理相關數據,通過數據的整合來改變河流管理的碎片化問題。數據還能産生智慧,包括水質自動評價、水生態健康評估、水污染趨勢預測、岸線動態變化智慧分析等,都能夠為決策提供參考。”

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展區,智慧法院的發展同樣讓人驚喜。“司法大數據系統匯聚了全國法院1.4億件案件數據,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法院案件信息資源庫。”北京華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程師宋琳琳説,基於集中匯聚的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司法大數據系統能開展審判態勢分析,面向司法管理、審判執行等各類需求,形成熱點週報、態勢月報和專題研究立體化框架,服務於國家和社會治理。(記者 陳靜 曹紅艷 杜銘 李丹丹)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