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經濟日報評論員:以品牌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

2018-05-11 07:4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中國經濟要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品牌建設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5月10日,我們迎來了第二個“中國品牌日”,首屆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和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也正在上海舉辦。如何擦亮自主品牌、展示中國名片,以品牌建設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品牌建設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關乎國家整體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強調要努力創建若干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個轉變”的提出,意味著我們要加快培育國際知名品牌,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質量競爭力強、品牌附加值高的拳頭産品,推動我國向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轉變,加快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企業對品牌建設的重視,一批中國産品、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實現逆襲,“打造中國品牌”的強音正在從理念變為現實。“中國航天”“中國高鐵”等大國重器享譽海內外,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成為高品質、高質量的代名詞,彰顯出“中國品牌”的世界魅力。近日發佈的“2018年全球品牌500強”報告顯示,中國上榜品牌連年攀升,10年來價值上漲近9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中國品牌實現了了不起的跨越,日益深入人心,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新時代對中國品牌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根據形勢發展變化,立足自身優勢,轉變發展理念,加強統籌協調,從質量、創新、文化等入手,傾力打造一批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水準的品牌,加快建設“品牌強國”,更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要堅持市場主導,激發企業主體的積極性。無論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應當積極作為、有所擔當。既要改掉産品質量和性能欠佳的“硬傷”,做細做精做強,不斷提升品牌的內在價值;又要進一步釋放創新動力,把創新當作“牛鼻子”來抓,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讓有競爭力的品牌脫穎而出。另一方面,要加強政策引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府要在優化品牌發展環境、搭建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品牌企業資源集聚上下功夫,通過進一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自主知識産權保護力度,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多管齊下,為中國品牌建設保駕護航。

“十年樹企業,百年樹品牌”。建設“品牌強國”任重道遠,不可能立竿見影。縱觀全球市場,任何一個享譽世界的品牌都需要幾代人胼手胝足、披荊斬棘。鑄就中國品牌同樣沒有捷徑。我們必須牢記古人“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警訓,既不能違背品牌建設的規律,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更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到最後半途而廢、有始無終。唯有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將品牌意識、工匠精神、民族品格融入現代工業生産與管理實踐,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方能打造叫得響、傳得久的“金字招牌”,展示更多有魅力、有品質的中國名片,更好為高質量發展蓄勢積能、打造堅實支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