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華社評論員:中國力量鑄就重建奇跡——寫在汶川地震十週年之際

2018-05-11 15: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中國力量鑄就重建奇跡——寫在汶川地震十週年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災難的記憶裏,有刻骨銘心的悲慟和感動,也有不屈不撓的抗爭與奮鬥。十年彈指一揮間。當被大地震摧毀的汶川以嶄新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目睹廢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跡,我們愈發堅定了從災難走向輝煌的必勝信念。

走進今日汶川,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很難想象,這片土地曾經遭受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的強烈地震。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10萬同胞罹難或失蹤。從與死亡競速的生命救援,到實施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科學重建,十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災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四川39個重災縣(市、區)地區生産總值是震前的3.2倍,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震前的2.8倍和3.7倍。恢復重建的纍纍碩果,告慰災難中逝去的生命,見證創造奇跡的中國力量。

這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制度力量。地震發生後,黨中央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迅速組織各方面力量資源投入災區。無論是72小時內調集14.6萬陸海空和武警部隊官兵馳援災區,還是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無論是出臺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災區特殊支持,還是組織18個對口支援兄弟省(市)參與恢復重建,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成為戰勝災難、恢復重建的根本保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災後恢復重建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展現了中國共産黨的堅強有力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和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定能應對前進路上各種風險挑戰,鑄就復興征程上的更多奇跡。

這是自力更生、重建家園的奮鬥力量。地震崩山毀屋,卻摧不垮災區人民的鬥志。擦去眼淚、擼起袖子,黨員幹部扛起搶險救災重任;不等不靠、苦幹實幹,災區群眾迸發重建家園的幹勁。重建不是簡單恢復老樣子,而是新起點上的再發展。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災區幹部群眾以重建為契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趟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從痛下決心搬離污染企業,打造被聯合國譽為“災後重建的燈塔”的生態旅遊小鎮,到探索農旅、文旅業融合發展,推動節能環保綠色新産業發展的轉型之路,災區經濟社會發展欣欣向榮深刻昭示,只要團結奮鬥真抓實幹,就能把家園建設得更加美好。

這是同舟共濟、無私奉獻的精神力量。血濃于水,心連著心。災難襲來,從企業家到拾荒者,從工人農民到青年學子,從港澳臺同胞到海外華人,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匯成勠力同心救災重建的愛心洪流。捨己救人的英勇事跡,甘於奉獻的志願行動,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凝結形成了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給滿目瘡痍的災區注入恢復重建的強大精神動力。據統計,受災地區累計接受志願者報名118萬餘人,有組織派遣志願者18萬餘人。救災英雄和志願者以奮不顧身書寫大愛,以無私奉獻傳遞溫暖,畫出守望相助的最大同心圓,凝聚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磅薄力量。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十載不懈努力,寫下汶川恢復重建精彩篇章;百年接力奮鬥,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開拓奮進,共同建設更加美麗的新家園,共同創造無愧於新時代的新業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