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全力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 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

2018-05-18 09:19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17日,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到2021年,全市將基本建成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總體架構,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為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奠定基礎。

大規模啟動5G外場測試

2010年,上海正式提出“創建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戰略,智慧城市建設序幕也由此拉開。8年來,在智慧城市建設推動下,上海的信息化應用已全面滲透民生、城管、政務等領域,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開始推動産業加快向高端發展,信息安全技術支撐和保障機制不斷完善,通信質量、網絡帶寬、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高,已基本構建起寬帶、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

在寬帶城市方面,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光纖到戶覆蓋950萬戶,已實現全市域覆蓋;千兆網絡覆蓋450萬戶;家庭寬帶用戶750萬戶,其中光纖用戶580萬戶;平均接入帶寬達116Mbps,平均下載速率達21.95Mbps,保持國內首位。

在無線城市方面,上海目前已基本實現4G網絡全市域覆蓋,4G用戶達2662萬號,佔全市移動電話號的75%,4G用戶平均下載速率達20.26Mbps,保持全國首位,並累計完成331處4G弱覆蓋區域網絡優化。

市經信委表示,圍繞到2035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總體目標,本市將以5G為引領,打造技術多樣、主體多元、模式創新的供給格局,按照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構建上海連接、上海樞紐、上海計算、上海感知四大體系。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三大運營商都在開展5G外場測試,以及匯集了華為、諾基亞貝爾等行業領先企業的城市,上海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大規模啟動外場測試,並於2019年下半年大規模啟動5G網絡建設,發放友好用戶,開展預商用。

與此同時,針對5G頻率高、站距小的特點,在本市宏站站址資源已趨於飽和的情況下,5G時代基站設備將盡可能地與路燈桿、監控桿等市政設施相融合,充分融入城市環境。

上海智慧製造優勢明顯

眾所週知,5G網絡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傳輸速度比4G網絡傳輸速度快數十倍,這意味著,隨著5G網絡的建成,上海市民可以在10秒內就下載完一部10G高清電影。“但是,其真正發力點在於為城市精細化管理和智慧産業化發展提供支持。”錢曉説,例如,加速推動智慧製造、智慧網絡汽車等新技術、新應用的落地。

目前,上海智慧製造已形成“價值鏈”相對高端、“産業鏈”較為完整、“創新鏈”協同較強、“資源鏈”相對集聚的綜合優勢。數據顯示,相比以往,上海智慧製造已將平均生産效率提升50%以上,最高提高3.8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30%左右,最高降低79.4%,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涌現出一批在智慧製造領域有世界級表現的企業。

例如,上汽通用應用基於AR/VR的數字化雙胞胎技術,實現虛擬倣真和現實生産的高效融合,可大規模反復開展物理測試驗證和調優,顯著提高項目整體質量和精確度。又例如,上海新松生産的智慧協作機器人能隨時讀懂協作工人的操作意圖,並按照最優路線設計自己協作工序,在精密、異形、小型零部件的裝配應用上,效能更高。

智慧網聯汽車既是智慧製造的産品,又是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的最高級應用領域。隨著《上海市智慧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的發佈,以及于3月1日及5月11日分別向上汽集團、蔚來汽車以及寶馬中國發放兩批共5張測試牌照,上海已成為中國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領先城市。

據統計,截至目前,上汽集團、蔚來汽車兩家車企分別開展了近40天次測試,累計測試里程超過6000公里,累計測試時長約263小時,測試過程安全可控,未發生交通碰撞事故,未對現行交通産生不利影響,總體情況良好。“隨著上路測試工作的開展,上海開始吸引更多自動駕駛企業來此落戶,如美國矽谷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圖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等。”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數據”支撐優質服務

對上海市民來説,信息化的發展還帶來了更加高質高效的政府服務,更加便民惠民的智慧生活服務。

在城市綜合管理方面,信息平臺進一步向基層拓展,全市213個街鎮基本完成了平臺建設,村居工作站覆蓋率超過50%。在環境監管方面,建設完成智慧供水中的原水安全保障監管應用,建立固定污染源統一編碼系統,並開展上海市建築工程揚塵和噪聲在線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已經初步建成全市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在城市安防方面,已推動城市安防視頻資源共享、智慧化消防、安全生産綜合管理、多災種早期預警等應用,城市應急處置機制也在逐步完善。

在醫療領域,上海已構建“1+17”的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全市500余家醫療衛生機構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3000萬份電子健康檔案的動態採集和全國1億左右就診患者的電子病歷存檔。在教育領域,以教育信息資源共享、電子書包、網上教學等應用為重點的教育信息化成果顯著。在交通領域,基本建成以道路交通綜合信息服務(智行者)、公交信息服務(上海公交)、公共停車信息服務(上海停車)等為主幹的交通信息化應用框架。

此外,電子賬單公共服務平臺、為老綜合服務信息平臺、數字博物館、圖書借閱“一卡通”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務信息化項目得到廣泛應用,一站式“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市民雲”已實現公共服務104項,實名註冊用戶超過760萬人。

然而,所有這些服務的實現都離不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大數據”的支撐,以及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目前,上海擁有大數據領域企業超過400家,認定靜安區市北高新園區和楊浦區雲計算基地為大數據産業基地和大數據創新基地,成立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促進商業數據流通、跨區域的機構合作和數據互聯、政府數據與商業數據融合應用。同時,上海在軟體和信息服務業領域,以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已迅速由概念興起到蓬勃發展應用,其佔軟體産業的比重超過20%。

市經信委表示,下一步,還將依託大數據中心,統籌推進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應用;積極探索政企數據融合創新應用,加快區域協同發展;推進智慧政府建設,努力實現“一網通辦”。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