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能源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2018-05-20 07:1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放在首位的是“柴”。從燒柴到燒煤,再到燒油燒氣,老百姓的能源也在不斷升級。“打開閥門就能生火,乾淨方便還安全,誰還願意重新支起煤爐。”北京市順義區居民張南説。能源升級的背後,除了我國能源企業立足自身加快發展外,也離不開能源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能源領域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能源領域政策溝通深化。5年來,我國已與有關國家建立56個雙邊能源合作機制,參與29個多邊能源合作機制,簽署了100多份合作協議。

——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和復線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項目順利落地。

——能源貿易暢通水平提升。2017年,我國從俄羅斯、沙特、安哥拉、伊拉克、伊朗等國進口原油4.2億噸,同比增長10.1%;從土庫曼斯坦、澳大利亞、卡塔爾、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進口天然氣94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1%;從印尼、澳大利亞、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凈進口煤炭2.5億噸,同比增長3.2%。

即便有如此大體量的能源國際合作,我國的油氣供應依然較為緊張。比如去年底的氣荒,一些地區的百姓起居受到影響。受氣荒影響的還有企業。“煤改氣後,同樣的産能,2017年比2014年成本降了600余萬元。但用氣波動、季節性緊張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産穩定性。”浙江一家豆製品企業生産負責人説。

改革開放40年來,雖然能源産量大幅提升,但由於經濟總量的飛速躍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對能源需求的增長遠遠超過了能源生産的增長,已經很難完全靠自身解決能源供給。而且在今天,開放合作是全球經濟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要解決我國目前的能源供給,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同時,深化能源全球合作是必然選擇。

這一選擇也是我國的能源稟賦所決定的。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理事長張紹強説:“在我國化石能源已探明儲量中,煤炭佔94%以上,石油和天然氣僅佔6%左右。”煤炭為主的能源稟賦最大的弊端就是環境壓力。“天然氣是綠色清潔的低碳能源,推進‘煤改氣’是大方向。”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認為。因此,在全球油氣比重日益提高的今天,應當加強能源領域的對外合作,逐步調整和優化我國能源結構。

如何深化能源領域的對外合作?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有關負責人説:“我們有必要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不斷拓寬能源資源進口渠道。”從全球角度看,各國能源資源稟賦和産能、技術、裝備發展等方面具有互補性,我國加強與世界各國的能源合作,使各國能夠優勢互補,實現互利共贏,我國能源行業對外開放也帶動了全球經濟和能源發展。

如何確保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認為,一方面要在立足國內的前提條件下加強國際合作,首先還是要挖掘國內增儲、穩産乃至上産的空間;另一方面,要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去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與國內産量之比由2012年的0.4:1擴大到0.6:1。2017年我國已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液化天然氣(LNG)進口國,僅次於日本。隨著LNG接收站的加快建設,我國液化天然氣從最早單一依靠澳大利亞進口,如今來源國已達10多個國家,未來還會有較大增長,其中包括美國的頁巖氣。”

王仲穎介紹,美國能源信息署發佈的《2018年度能源展望》預計,美國天然氣産量將在2020年達到92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10700億立方米,2040年達到11400億立方米。美國天然氣産量大幅提升,正驅動美國從天然氣凈進口國向天然氣凈出口國轉變。“深化中美能源貿易,擴大從美國進口能源力度,既有利於改善中美貿易關係,又有助於增進我國能源安全。”

“當然,儘管我國有巨大的天然氣進口需求,美國也有可觀的出口潛力,但中美兩國相隔較遠,能否大幅提升天然氣合作規模,也要看後續LNG項目的經濟性水平。”王仲穎説。

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在能源領域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將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開展國際能源合作,推動能源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建設更加開放、穩定、可持續的全球能源市場,推進能源國際産能合作。(記者 冉永平 丁怡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