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

2018-06-18 07:19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5月份國民經濟數據發佈
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5月份中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生産需求基本平穩,就業持續向好,物價漲勢溫和,供求結構和企業效益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分析人士指出,當前世界經濟雖然有所回暖,但不確定性依然較多。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能夠持續穩中向好,不僅體現出中國改革開放措施及經濟發展思路的正確性,更為世界經濟帶來了信心與正能量。

經濟運行亮點多

今年5月份,中國經濟在關鍵指標上再次延續了此前向好的態勢。

據毛盛勇介紹,當前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五大特點:

一是工業穩定增長。經濟運行穩定性日益增強,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5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上漲8.1%,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

二是需求結構優化。從消費角度來看,升級類消費保持比較快的增長勢頭。從投資來看,儘管整體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投資的結構在優化。

三是經濟效益提高。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比1—3月份加快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利潤增長了8.4%,財政收入、稅收收入也保持了較快增長。

四是就業、物價平穩。從就業來看,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環比、同比均下降0.1個百分點。從價格來看,5月份CPI同比上漲1.8%,保持溫和上漲態勢。5月份PPI上漲4.1%,總體保持在比較合理的水平。

五是動能加快轉換。從工業來看,5月份,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3%和9.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和2.6個百分點。從服務業來看,現代服務業增長勢頭比較好,1—4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超過18%。

“從綜合生産指標、效益指標、結構指標、民生指標來看,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持續。”毛盛勇説。

內需強勁提升

14日淩晨,美聯儲宣佈年內第二次加息,再次為全球經濟增添了不確定性。這對中國經濟有哪些影響?

毛盛勇對此回應稱,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主要發達經濟體退出量化寬鬆,國際貿易摩擦也有所加劇,世界經濟不平衡、不穩定性有所增加。同時也要看到,主要經濟體增長比較平穩,多數經濟體增長勢頭較好。他表示,美聯儲加息對世界經濟,包括對全球資本流動的影響已經得到了部分釋放。從中國過往的經驗和現實情況看,美聯儲加息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是有限的。

“從內部來看,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近年來一直穩定在60%左右,基礎性作用越來越強大。”毛盛勇説,在2017年經濟增長的內外需貢獻中,內需貢獻超過90%,今年一季度內需貢獻更高。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消費貢獻提升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即使外部有一些風吹草動,只要把內需文章做好,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是沒有問題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指出,最新數據表明消費在提升中國經濟增長韌性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鞏固好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地位,就需要我們順應消費升級趨勢,讓需求得以持續釋放。

改革積聚新動能

分析人士指出,觀察中國經濟,關鍵在於把握供給側改革未來的演進邏輯,2018年則被視為供給側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微觀杠桿率繼續下降,4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6.5%,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商品房庫存繼續減少,5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6010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6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2%;企業成本繼續降低,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52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1元;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1—5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6.7%、16.1%和8.6%,分別快於全部投資30.6、10.0和2.5個百分點。

在張立群看來,無論是微觀杠桿率持續下降,還是短板領域投資增長較快,抑或是5月份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56.7%、集成電路增長17.2%、工業機器人增長35.1%,都意味著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效果正在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來。

“5月份經濟數據表現較好,反映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日益明確,蘊含了更多高質量發展的因素。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實現發展質量的提升,中國還有很多爬坡過坎的路要走。為此,我們必須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對標、對表,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發展質量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各種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為經濟持久健康發展積蓄動力。”張立群説。(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