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河南:扶貧車間在全省開花結果

2018-08-20 09:49 來源: 河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旺了産業睦了家庭惠了民生
扶貧車間在全省開花結果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各顯神通。這其中,扶貧車間兼顧産業發展和轉移就業,成為各地帶動扶貧的有力抓手,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截至目前,全省規範認定扶貧車間3300個,吸納4.8萬多名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有力促進了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無中生有”帶起鄉村産業

缺乏産業支撐,是我省許多鄉村陷入貧困的重要原因。近兩年,扶貧車間在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讓貧困群眾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室內25攝氏度,室外38攝氏度。8月16日,記者在鎮平縣馬莊鄉大龍廟村採訪,走進華鼎不銹鋼製品公司投建的扶貧車間,感覺是“冰火兩重天”。

“雖説是扶貧車間,但這個加工點的建設標準與正規廠房並無二致,我們打算長期在村裏發展下去。”該企業負責人王恒中説。據介紹,華鼎的紋身針系列産品遠銷歐美地區,年産值在2000萬元以上。

記者在各地走訪時發現,各地的扶貧車間裏,不乏華鼎這樣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不少扶貧車間已經從最初的“手工作坊”升級為標準化工廠,在促進群眾增收的同時,帶動了一方産業發展。

在臺前縣後方鄉武口村,周慶強、張春華夫婦從小作坊起家,創辦的濮陽市華強電機有限公司,已擁有自主品牌産品上百種,年産值5000萬元;在嵩縣紙房鎮馬駒嶺村,艾草製品龍頭企業奇奈爾公司今年産值有望突破億元,全縣近一半的艾草原料都在這裡被“吃幹榨凈”;在葉縣,中藹萬家公司佈局建設1個中心基地和25個衛星工廠,目前已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帶貧175戶。

“留媽拴娃”破解留守難題

長久以來,農村青壯勞力面前都有擺不平的“兩本賬”:出去打工,顧不住家;照看老幼,掙不到錢。據介紹,我省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勞動力,有相當一部分被困在家中,無法外出務工。在深度貧困縣臺前縣,這個數字一度佔到一半。扶貧車間大大緩解了這一難題。

在臺前縣打漁陳鎮晨晨服飾的車間旁,有一間安靜的小屋。每天放學後,總有一群孩子在這裡寫作業、看動畫片。這個特殊的“託兒所”,是為務工農民量身打造的,廠裏還有志願者輔導孩子們學習。在這裡工作的貧困戶鄭麗華樂呵呵地説:“既不耽誤我照顧老人孩子,又能賺錢補貼家用,真是一舉兩得!”村民們則形象地稱這種便利為“留得住媽,拴得住娃”。

除此之外,扶貧車間還給不少老年人找到了活兒,既有了收入,還有了“面子”。在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食用菌基地,75歲的張銀娥一邊削著雞樅菌一邊告訴記者,在車間裏幹活一個月能掙一千多元,家裏人都挺高興。

“真金白銀”惠及貧困群眾

“門口務工真好,兼顧莊稼老小。轉移就業一人,實現全家脫貧。”在各地採訪扶貧車間,幾乎都能聽到這樣的順口溜。

在桐柏縣淮源鎮,國生艾製品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裏,貧困戶曹永莉對2000元的工資表示滿意。在她看來,扶貧車間工資雖不如外地高,但吃住在家,綜合算來落到手裏的也不少。

與此同時,扶貧車間還與易地扶貧搬遷相結合,成為幫助群眾“能發展、可致富”的一大利器。淇縣黃洞鄉溫洞村村民焦連香,原是一位貧困戶,今年全家搬到了高村鎮的雨露社區。除了住上新房,她最高興的是幹活更方便了。“以前到縣城打工要跑40公里,現在新亞服裝公司在社區建了‘衛星工廠’,幾分鐘就能到,一個月能收入3000元!”焦連香説。

從黃河之濱到淮河之畔,從豫西山區到豫東平原,越來越多的扶貧車間正蓬勃發展,為河南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注入新的活力。(記者 歸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吳嘯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