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陜西寧陜:把“綠水青山”
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

2018-08-20 11:4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陜西省寧陜縣四畝地鎮泰山壩村蘭花湖種養殖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在給辣椒除草(8月17日攝)。寧陜按照“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推動生態林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發展,帶動全縣農民增收和農戶脫貧。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陜西省寧陜縣梨子園養蜂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在查看蜂箱(8月17日攝)。寧陜按照“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推動生態林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發展,帶動全縣農民增收和農戶脫貧。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陜西寧陜縣四畝地鎮四畝地村榮庚生態脫貧産業園區內,技術人員在查看林麝生長情況(8月17日攝)。寧陜按照“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推動生態林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發展,帶動全縣農民增收和農戶脫貧。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陜西寧陜縣四畝地鎮四畝地村榮庚生態脫貧産業園區內,技術人員在查看大鯢生長情況(8月17日攝)。寧陜按照“企業+園區+合作社+農戶”等方式,推動生態林業、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發展,帶動全縣農民增收和農戶脫貧。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遊人在陜西寧陜秦嶺悠然山高山濕地景區欣賞荷花(8月19日無人機拍攝)。寧陜縣不斷創新“生態+旅遊”模式,2017年全年接待遊客480萬人次,貧困戶通過生態旅遊戶均增收3000余元。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遊客在陜西寧陜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休閒觀光(8月18日攝)。寧陜縣不斷創新“生態+旅遊”模式,2017年全年接待遊客480萬人次,貧困戶通過生態旅遊戶均增收3000余元。

陜西寧陜縣地處秦嶺腹地,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寧陜縣立足森林覆蓋率90.2%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生態+産業”“生態+就業”“生態+旅遊”等一系列“生態+”扶貧模式,把“綠水青山”變成貧困戶的“金山銀山”。據悉,2017年寧陜通過生態脫貧361戶1192人,佔脫貧人口的52.9%。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630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