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大力促進融通創新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2018-09-28 17:44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大力促進融通創新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解讀李克強總理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致辭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指出,我國將以更大力度激勵創新,完善政策、創新機制,打造線上線下結合、各類主體融通的創業創新格局,推動“雙創”上水平。近年來,在世界經濟低迷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形勢下,我國之所以能夠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並不斷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與創新的貢獻提升是分不開的。

新發展形勢下的融通創新有四個特點。一是創新鏈條各環節結合更緊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産業化研究深入融合,創新鏈條前後端聯絡愈加緊密,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分工界限越發模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科技成果産業化的同時,以華為為代表的領先企業開始進入基礎研究領域,科技與經濟的融合更加鮮明。二是技術、人才和資金三大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順暢、配置更加優化。科研成果以許可、轉讓和作價投資等多種方式實現産業化,大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設立了專門的成果轉移轉化崗位,建立了專業化的技術轉移機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5隻子基金,資金總規模達247.2億元。一批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秀科研人員結合新技術自主創業,並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科研經費使用自主權下放後産學研結合積極性提高,2017年我國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1750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12%。三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升級。全國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出臺優惠政策,探索雙創升級版,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進企業簡易登出登記改革,營商環境改善,“互聯網+公共服務”促進更多優質資源進入創新領域。四是新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更緊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與傳統業態更好地融合,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趨勢更明顯;大數據、雲計算和分享經濟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工業4.0、新零售和人工智慧等行業開始萌芽;實體經濟在新技術的支持下從業態結構到組織形態、從發展理念到商業模式啟動全方位變革。

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間的融通創新推進了新技術、新業態、新産業快速發展,加速了新舊動能轉換。今年前7個月,我國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8.6%,快於規模以上工業5.0和2.0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已經達到13%,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2%,增速比全部製造業投資高4.9個百分點。

新技術、新業態、新産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體制機制和政策的進一步優化,以及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一方面,促進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等制度基礎得到夯實。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與《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法>若干規定》共同構成了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三部曲”,完善了融通創新的制度基礎;地方政府出臺成果轉化條例,普遍在成果轉化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科研人員轉化收益的比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規章也作出相應改進。另一方面,科技資源、信息、金融等相關政策不斷完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國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統的建立拓寬了各方主體使用創新資源的途徑,使得高校、院所和企業能夠利用更豐富的科研儀器、設備和信息等研發資源;財政支持方式和科技金融創新、創業投資子基金的設立、銀行貸款風險補償等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融資困難;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享受的免徵房産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範圍擴大至省級,惠及了更多的創新創業企業。在政府、院所、高校和企業等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成果轉化典型成功案例不斷涌現、轉化過程的各環節逐漸完善、成果轉移轉化市場日漸壯大。

儘管創新環境明顯改善,但融資和成果轉化政策等落實方面存在障礙,相關體制機制也尚未理順。首先,融資難依舊是重要短板。雖然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推出了政府引導基金、風險補償和各類低息貸款等支持方式,但由於創新投資自身具有風險高、週期長等特點,且政府支持的惠及面相對有限,融資難仍然是眾多創業者和中小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其次,成果轉化制度的落實還存在一定問題。各地方政府和高校、研究機構出臺的落實文件普遍提高了成果轉化收入中研發團隊所佔比重,部分地方和機構將該比重提高到了不合理的水平,影響了成果轉化其他參與方的積極性。最後,成果轉化與國有資産管理的關係仍未完全理順。在國有無形資産評估、資産備案等方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法規與國有資産管理的政策文件規定存在衝突,導致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存有顧慮,不敢完全放開手腳。

通過融通創新加速轉換新舊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必然要求破除短板、理順關係、強化落實,創造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破除融資困難的短板,為創新創業提供切實可行的低成本融資渠道,解決創新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完善對融通創新各環節人員的激勵,對成果轉化收益進行合理分配,提高整個創新鏈條的積極性;理順科技成果權屬與國有資産管理的關係,解除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中的後顧之憂,促使更多的優秀成果進入融通創新。隨著融通創新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和改善,我國發展新動能將持續成長,經濟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加速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楊超 作者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