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西靖安:“私人訂制”稻鴨共棲有機稻喜豐收

2018-10-13 17:1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0月13日,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稻田間,農民陳治明在展示他喂養的鴨子。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10月12日,農民駕駛農機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田間收割有機水稻(無人機拍攝)。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10月13日,農民駕駛農機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田間收割有機水稻。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10月13日,農民駕駛農機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田間收割有機水稻。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10月13日,農民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收穫有機水稻。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10月13日,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稻田間,農民李春香在展示她種植的有機稻。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7月17日,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農民陳治明在展示喂養不久的小鴨子。下圖:10月13日,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農民陳治明在展示他喂養的大鴨子。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7月17日,鴨子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稻田裏覓食。下圖:10月13日在靖安縣高湖鎮古楠生態種養合作社“稻鴨共棲”基地拍攝的成熟的有機稻穀。

金秋時節,江西省靖安縣採取“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的1.5萬畝有機水稻和30萬隻生態鴨喜獲豐收。

今年,靖安縣推行“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稻鴨共棲”生態種養模式,生産的有機水稻和生態鴨由上海和江西等地的企業職工“私人訂制”,未産先銷。整個生産過程由客戶遠程監控,不用農藥、化肥,每畝“聘用”約20隻鴨子擔任“田保姆”,為水稻捉蟲、除草。産出的有機大米和生態鴨深受客戶青睞,同時有效帶動當地農民致富增收。

新華社發(徐仲庭 攝)

titu.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邊雋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